王忠民:统一体制内外退休金,预估可能在5年后会实现

文摘   2024-08-14 17:00  

网易财经智库《C位观察》节目一一看C位大佬解读C位大事。独家对话智库头部经济学家、企业家、各个领域 KOL,解读时下热议的财经和社会问题。

NO.048  对话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

60S要点速读: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在接受专访时,就延迟退休政策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发表了见解。他表示,延迟退休和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当前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两大挑战。

正文:

01

延迟退休的实施并非“一刀切”

统一体制内外退休金

预估可能在5年后会实现

王忠民指出,延迟退休政策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我国当前严峻的人口结构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负增长,劳动适龄人口逐渐减少,而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依然保持着较强的劳动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延迟退休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选择。
王忠民还强调,延迟退休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共同面临的问题,并已有多国采取了相应措施。这表明,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决策并非孤立无援,而是顺应了国际趋势。然而,他也提醒,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并非简单的“一刀切”,而是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群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让每个公民的利益都得到保障。

在谈到如何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时,王忠民提出了几个关键问题。首先,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养老问题上存在着城乡差异、职业差异等不平等现象,这需要在政策制定时予以充分考虑。其次,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需要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避免给企业和个人带来过大的负担。为此,他建议采取渐进式改革的方式,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并配套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
另外,王忠民表示,关于统一体制内外退休金的可能性,预估可能在5年之后会实现,解决这个问题的进程与我们当前社会的经济资源和能力密切相关。目前存在着两种现象:一方面,体制内的事业单位、公务员以及央企和国企员工的五险一金实现了百分之百的覆盖和缴费;另一方面,中小民企的覆盖和缴费情况则不尽相同。过去,许多民企员工更倾向于获得更多的现金收入,企业也愿意以较低成本发放现金而非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形成了一种民间自主契约。然而,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其他职工,都不应被排除在五险一金体系之外。统一政策的关键在于,所有劳动者都应按照统一标准对待,以消除差异性结果。

02

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

应更加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投资人心理

未来将进入“机器人养老时代”

王忠民坦言,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起步较晚,且目前成效并不显著,这主要是由于制度设计时间窗口不佳,恰逢疫情和经济下滑周期,导致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意愿和能力下降。此外,投资环境的低迷也影响了个人养老金的收益水平。
他指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投资者心理。一方面,个人养老金制度应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激励人们积极参与;另一方面,个人养老金制度也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健性,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失。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要求往往难以同时满足。此外,如何平衡政府、企业和个人在个人养老金制度中的责任和权益也是一大难题。
针对上述问题,王忠民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应加快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和权益;其次,应优化投资渠道和风险管理机制,提高个人养老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同时,还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最后,他呼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健康发展。
他表示,个人养老金属于第三支柱,是完全归个人所有的资产。如果个人去世时账户中还有余额,这笔钱是可以被继承的,这不仅限于法定继承人,受益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指定任何继承人。相对地,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则不具有可继承性,这是因为它基于群体间的关系,一旦个人去世,他就不再是群体的一员,也就无法从社会统筹账户中继承余额。我们应当确保所有完全属于个人的养老金是可以被继承的,以体现受益人的意志,这种设置鼓励人们更多地参与第三支柱的养老金计划。

对于未来的个人养老规划建议,王忠民称可以靠子女养老,但不是靠他们直接提供服务,而是靠子女的财力支持,比如,未来可以购买一个服务机器人在家里就满足全部养老需求。“现在,服务机器人技术已经渐趋成熟——你愿意在养老院养老就在养老院,你愿意居家养老就居家,居家养老既可以用线上的医疗服务,也可以用一个服务机器人把贴身服务做的更好。我们用技术、用新的社会机制去解决养老问题,而不是让我们回到了传统的只有孩子直接服务才可以的养老方式,只有孩子提供全面养老服务的时代过去了。”王忠民表示。

内容来源 | 网易财经智库

责任编辑 | 刘佳星 


- THE END -

养老金融50人论坛(Ageing Finance Forum,CAFF50)于2015年12月9日正式成立。论坛成员由政界、学界和业界具有深厚学术功底和重要社会影响力的人士组成。论坛主要关注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部分内容,致力于成为养老金融领域的高端专业智库,旨在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搭建交流平台,向媒体大众传播专业知识。随着对养老金融研究的深入,为了促进产业落地,贵州国康养老金融研究院于2021年1月29日在北京宣布成立,致力于将自身建设成为一流、综合、专业的养老金融智库。

欢迎关注↓↓



养老金融50人论坛
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隶属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前身系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由我国养老金融领域权威专家董克用教授创办。论坛定位为养老金融领域高层次、国际化智库,致力于从研究、政策、实践等多方面推进我国养老金融事业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