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上午,2024年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果发布会在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承办,会议主题为“落实金融强国战略,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论坛年度研究成果《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4》在会上发布。
【图为会议现场】
在会议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胡晓义,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莫万贵发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致辞,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作总结发言,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主持会议。(点击查看详情)
在会议主题演讲环节,国家开发银行社会民生业务部总经理武靖人、中国工商银行养老金融部专家汪华、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海生、香港投资基金公会总裁黄王慈明、瑞士再保险原中国区总裁陈东辉发言分享。各位专家从国内实践和国际经验出发,深入探讨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如何推进养老金融生态建设,创新金融模式,优化金融服务与产品,从而着力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图为武靖人主题演讲】
武靖人表示,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服务普惠型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是养老金融的重要任务。在国家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不断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养老金融发展进入全新历史阶段。作为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的国有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将聚焦服务普惠型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银政企战略协同,守正创新融资模式,提升“金融+智库”服务水平,全力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图为汪华主题演讲】
汪华表示,金融机构需要积极落实中央决策,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金融服务全过程。支持三支柱养老金高效管理,优化收缴、投资和发放流程,推动提升企业年金覆盖率和个人养老金缴存额。支持居民养老财务储备,促进养老财富投资增值和养老财富与养老消费的衔接。支持银发经济发展,针对养老机构经营特点创新智链式金融服务模式。支持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金融服务融入“15分钟养老服务圈”和居民养老生活。
【图为李文主题演讲】
李文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是坚定发展个人养老金的战略部署,也是有效促进个人养老金和资本市场共同发展的关键制度。个人养老金具有长期性、持续性和规模性等特征,这使其与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养老金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保值增值,同时为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其中,指数基金因其低费率、透明性和风险分散等特点,将成为养老金投资的重要工具。金融机构需使命担当、奋发有为,持续加强产品、投资和投顾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建设,共同推动养老金融教育,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切实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有效实施与优化完善,努力写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
【图为叶海生主题演讲】
叶海生围绕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进,提出了当前养老金融领域的三大主要矛盾:人口老龄化快速推进与养老金激励不足的矛盾、民众养老投资需求旺盛与养老金融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以及养老服务需求提升与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矛盾。新“国十条”提出保险业的保险保障和财富管理、养老保障和跨期财务规划、家庭保障和家庭财富传承三大功能,要实现这三大功能,在养老金融产品设计方面,应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优化产品属性,积累阶段应注重收益性,而领取阶段则以安全性和流动性为主。倡导借鉴目标日期产品国际经验、基于国内市场特性,不断优化产品设计,推出一站式养老投资解决方案。
【图为黄王慈明主题演讲】
黄王慈明分享了香港强积金的成功经验,并提出可供内地参考的建议。香港强积金作为第二支柱的核心制度,通过长期配置权益类资产,实现了养老资产的稳步增值。尽管股票投资波动较大,但从长期来看,其平均年化回报率超过4%,显著优于低收益保守型基金。养老投资应着眼长期收益,避免过度保守,才能跑赢通胀,实现财富积累。在资产配置上,香港强积金坚持分散投资,债券和股票资产大部分配置于海外市场,通过全球化布局分散风险并提升流动性。黄王慈明还介绍了2017年推出的默认投资策略(DIS,Default Investment Strategy),呼吁内地借鉴这一机制,同时丰富产品线,优化投资选项,为投资者提供更高的获得感,推动养老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
【图为陈东辉主题演讲】
陈东辉围绕养老金融的国际交流与长寿风险研究,分享了两方面的观察与建议。养老金融已成为全球经济论坛的重要议题,国外金融机构高度关注中国养老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他提出,应进一步加大养老金融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对外开放。强调加强基于长寿风险的金融交易品研究与推广的重要性。应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开发如长寿债券、风险互换等工具,分散和对冲长寿风险。这不仅可丰富养老资产配置,还能为机构投资者提供长期另类资产选择,同时提升社会对长寿风险的认知。
【图为董克用总结发言】
最后,董克用对发布会进行总结,他指出2024年将是养老金融从理论探索走向全面实践的元年。他从政策推动、理论深化和实践路径等方面分享了重要体会。首先,随着养老金融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大文章,学界、业界和地方政府纷纷聚焦这一领域。多支柱养老金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未来重点在于完善制度设计,推动资产积累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实现长期资金的增值。
其次,董克用进一步阐述了“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之间的关系。养老金金融是基础,除了制度继续完善外,核心任务是养老金资产的保值增值;养老服务金融则是补充与桥梁,重点解决退休后服务需求的实现问题;养老产业金融则支撑产业发展,需更立体化的市场化金融工具加以完善。
此外,他强调了各类金融机构在养老金融中的角色:银行可通过跨行业聚合提供一站式服务,保险通过生态闭环连接工作期与退休期,信托、证券和基金在财富传承与资产增值中发挥特定作用。同时,需要加大养老金融教育力度,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董克用寄语,与会各方应携手共进,以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更全面的实践探索,推动养老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字 | 王言、骆启祯
排版丨韩梦楠
责编丨曲悦
审核丨魏晨阳
推荐阅读
落实金融强国战略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2024年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
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
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隶属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前身系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由我国养老金融领域权威专家董克用教授创办。论坛定位为养老金融领域高层次、国际化智库,致力于从研究、政策、实践等多方面推进我国养老金融事业发展。
扫描二维码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