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旅“局部最优解”

文摘   2025-01-15 17:55   天津  

局部最优解





微积分中有一个的概念叫局部最优解,它的定义是:在某个特定区域内,目标函数所取得的最优值。不久前,学员队组织的年终总结暨故事分享会上,身为新学员的我,声情并茂地向战友们分享了我自身军旅道路上的局部最优解。

















即将毕业时的最优解:矢志从军








大学三年恰逢疫情,半年的居家学习,一年的校内隔离,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与知识的匮乏。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季,我陷入了对未来的深深迷茫。直接踏入社会打工吗?还是继续浑浑噩噩地度日?不,那样的生活绝非我所愿。去做学徒,一切从头开始?可微薄的收入,家庭条件的不允许,让我望而却步。
一番深思熟虑后,我选择了当兵。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下定决心后,我通过网上咨询、向朋友打听等多种途径,对军营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经过半年的刻苦锻炼,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








在新兵连的日子里,由于适应能力强、体能素质过硬,我主动选择了特战专业。那时的想法单纯而坚定,既然选择了军营,穿上了军装,就要勇于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凡事既然做了,就要全力以赴,当兵就要争当尖兵。









投身军营时的最优解:逐梦特战



时光荏苒,新兵连的生活转瞬即逝,我来到了机动中队。下连后不久,特战选拔考核便如约而至。令我始料未及的是,此次竟要与众多经验丰富的老兵同台竞技。

现实总是那么残酷,与他们相比,我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最终未能如愿入选。望着成功入选的战友,我暗自发誓:“没关系!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朝着目之所及的最高点努力前行,就一定是正确的选择。下次,我一定要留在特战。”




带着几分不舍,我离开了特战排,来到了机动排。由于膝盖出现一定损伤,特战梦也因此变得愈发遥远。就这样,在休养中度过了半年时光。彼时,摆在我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退伍回家,继续完成学业;二是不顾伤痛,继续追逐特战梦;三是报考军校,学习部队所需知识,继续为部队贡献力量。
经过深思熟虑,我的内心充满犹豫:高考早已成为过去,如今的我还能考上吗?倘若未能如愿,在中队又没有突出表现,是否还能留下?会不会成为他人的笑柄?一会儿想特战,一会儿想考学,如此三心二意,能否成功?





落选特战时的最优解:奋力军考





无论身处何种境遇,朝着目之所及的最高点前进,总是不会错的。而当时,我眼中的最高点便是考学。只要学好本领,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于是,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当中。

在不影响正常训练和执勤的前提下,我挤出时间埋头苦读了半年,成绩从支队预考的四百四十多分提升到了总队预考的五百八十分左右。从最初信心不足,到后来越来越向往,只要保持这股劲头,考上军官学校指日可待。

然而,天不遂人愿,人生并非小说,更没有戏剧性的反转。我再次与军官学校失之交臂。接连的打击让我情绪低落至极。班长见状,耐心地开导我说:“肖勇,别灰心!这次没考上军官学校,留队考警士学校也挺好的,可以学习一门部队急需的专业技术。”对啊!朝着目之所及的最高点前进,核心在于“走”这个字,  而非一定要达到最高点。只要尽力了,就无怨无悔。



我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光飞逝,一年又悄然过去。这次,我没有再遭遇挫折,成绩出来了,619.93分。我心想,这次应该稳了。然而,命运似乎又跟我开了一个玩笑,我报考的专业的最后一名考生分数是620.17分,仅仅比我高出了0.24分,我再次与目标擦肩而过。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没有达到个人目标,但我收到了武警后勤学院递来的橄榄枝,最终顺利成为了一名军校学员。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无论把你放在哪里,只要朝着目之所及的最高点努力前行,就一定不会错。”












END





撰稿:樊世隆 胡松宝

摄影:汪昊天 胡松宝 王林波





武警后勤学院微信发布


总  编:董丁丁

主  编:李明亮

责任编辑:王旭东

执行编辑:夏子健


武警后勤学院
★传递红色正能量★传播校园好声音★ ★展现学院新形象★铸魂育人保打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