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岁月、感恩有你——基础部组织召开吴克学同志荣誉退休欢送会

文摘   2025-01-18 16:00   天津  

  时维四九,序属隆冬。暖阳倾辉,煦日催春。1月17日上午,基础部会议室,一场欢笑与泪水交织的欢送会,正为吴克学教授的光荣退休温情启幕。基础部党委成员、各教研室主任、教员代表与吴克学教授进行了温情欢乐的畅谈。

  会上,王卫国主任介绍了吴克学教授在职期间的工作事迹,充分肯定了他多年来的辉煌工作业绩,对吴教授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地感谢。吴克学教授情真意切的发言,字里行间饱含对学院和基础部的感恩之情、不舍之情和祝福之情。

不忘来时路,感恩袍泽谊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回首将近34年的漫漫军旅路,吴克学教授于军校教育事业倾尽全力,以渊博学识为笔,用赤诚之心作墨,勾勒出无数教员和学员的成长轨迹。1991年7月1日,作为一名刚刚硕士毕业的26岁青年,他背着行囊只身来到这里,一待就是34年。34年来,吴教授一路见证了学院从武警医学专科学校到武警医学院、再到武警后勤学院的光辉历程,中间经历的每一步都留下了他奋斗的身影和坚实的足迹。吴教授满怀深情地说,感恩学院这个干事创业的平台、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不论是从一名地方青年到一名合格军人,还是从硕士到博士,从助教到教授,从普通教员到教研室副主任、主任,自己的生命和学院的发展紧紧融在一起,个人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学院各级领导的器重和培养、基础部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以及基础部每个人的关心和帮助。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在座的教研室主任和教员代表们,纷纷回顾了与吴教授并肩奋斗的日子和相处的点点滴滴。一路走来,吴教授引领着一批批学员和年轻教员成长与成才,无私给予大家最真诚的鼓励、肯定、信任、包容、指导和帮助。从领导到战友,从良师到益友,有识、有才、有心、有情,这“四有”是大家对吴教授公认的印象。

春去秋复来,不舍朝夕情

  1月3日的那个周五,院史馆的灯一直亮着。吴克学教授在此伫立良久,目光缓缓扫过墙面,抚摸着一幅幅照片,重温一段段鲜活的时光。这是后勤学院的历史,也是吴教授的军旅之歌,这里承载着他的青春岁月,更见证了他的奉献与荣光。那些成功的喜悦、奋斗的快乐、合作的兴奋,都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清晰。1991年入职,1992年被评为优秀教员,1996年当选教研室副主任,2001年代表武警部队去南京、烟台、北戴河、沈阳宣讲,荣立三等功;2007年带领一行26人去陕北资助贫困学生;2008年传递奥运火炬,同国家一级编剧王宝社一起创作以学院为背景的36集电视剧《锵锵天使》;2009年被评为教学名师;2010年参加武警部队首届优质大课比赛,在81名选手中拿到第三名(二等奖);从2012年起,指导一批又一批教员,屡次荣获武警部队教学比赛一二三等奖。千言万语,化作不舍。不舍集体的关心和爱护,不舍同志们相互扶持的深情厚谊,不舍学员的朝气蓬勃和青春热忱……

  杏坛耕耘人未老,春晖暖泽遍四方。回顾和吴教授相识相处的点滴,杨丽红教授感慨地说,有时候,同事之间相处的时间甚至比家人还要长,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基础部很多年轻教员,都是在吴教授的指导和帮带下逐步成长起来。吴教授是令人尊敬的师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大家受益匪浅;是和蔼可亲的兄长,对大家的成长进步和个人生活始终关心关注。大家纷纷表示,要继续学习吴教授爱岗敬业、潜心治学的宝贵精神,接过他手里的育人接力棒,在军校教育之路上继续播撒阳光。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在发言的最后,吴克学教授表示,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真诚祝福学院蒸蒸日上,越来越强大;祝福基础部欣欣向荣,越来越好;祝福每个教研室、每一位同志身体健康、生活如意。作为一名老军人,如果学院和基础部有需要,召之即来,在所不辞。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吴克学教授将毕生心血浇灌在了学院的三尺讲台,带出了不知道多少优秀学员和年轻教员,用青丝白发换来了年年桃李、岁岁芬芳。基础部党委和全体教员,希望吴克学教授常“回家”看看,祝愿吴教授退休生活如春日暖阳般温暖而惬意,元气满满,一路生花。

END


作者:孔楠





武警后勤学院微信发布


总  编:董丁丁

主  编:李明亮

责任编辑:王旭东

执行编辑:邢明玉


武警后勤学院
★传递红色正能量★传播校园好声音★ ★展现学院新形象★铸魂育人保打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