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的历练与成长

文摘   2025-01-09 18:39   天津  






  暑来寒往,转眼间,5个月的后勤初期指挥培训即将到达终点。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像是一位勇敢的探索者,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成长的期待不断前行。回忆这5个月的点点滴滴,可以说历历在目,既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成长的宝贵经历,更是每一位学员都经历的一场深刻的蜕变,收获着知识、技能与精神的全方位成长。回顾这段参训经历,很充实、很踏实、很扎实。


从陌生到熟悉

我收获了深厚情谊

  还记得刚刚踏入校门,初入一个新的环境,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面孔、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工作节奏,让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安,生疏感就如同一堵无形的墙,将我隔离开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一起参加学院组织的现地教学、一起参加大队组织的各类“主题沙龙”活动……通过专家教授的辅导授课和学员们争先恐后、各抒己见的交流研讨发言,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交流了思想。

  特别是大队协同心理教研室、研究生大队组织的“集体破冰,携手共进”团辅活动,大家齐心协力、互相鼓励,共同完成了各项游戏任务,当活动完成的那一刻,我们欢呼雀跃,彼此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许多。

  回顾这段培训经历,从开始的“遥遥无期”,到当前即将毕业的“指日可待”,心中更是多了几许不舍。


从碎片到体系
我提升了专业水准
  还记得刚刚上课接触专业课程的时候,知识就像散落一地的拼图碎片,让我眼花缭乱。每一个概念、每一个课程对我而言显得那么难以捉摸。

  课堂上,教员讲授的一个个专业术语,仿佛神秘的密码,让我既好奇又困惑。心中不禁涌起一丝迷茫,听起来简单,实际操作确实难,这些碎片般的知识究竟如何拼凑起来呢?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通过教员们课堂上有声有色的授课、课堂外有规有矩的蹲班助学以及大队本着“战场需要什么,就研究讨论什么,打胜仗需要的东西,就是努力研究的方向”,为我们精心组织的“知兵谋胜”学员论坛,让我们碰撞了学习的思维、交流了日常的工作经验、收获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回顾这些课程,从开始的“听不懂、跟不上、学不会”到如今“思路清、方法明、成绩好”,心中更是多了几分成就感。

从教室到现地
我开阔了思维眼界
  曾几何时,我们习惯了坐在安静的教室里,听着教员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知识。四面的墙壁仿佛是一个无形的牢笼,将我们与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课本上的文字和图片虽然丰富多彩,但是总感觉少了一些生动和真实。然而,当那扇通往现地教学的大门有序地按计划打开时,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革命圣地延安,我感受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延安精神都是永远读不完的教科书,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指引革命前进的灯塔,是红色基因的发源地,是取之不竭的革命财富。

  在平津战役纪念馆,通过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烈士遗物和一场场战斗瞬间,仿佛让我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战斗旅行。

  在廉政教育基地——石家大院,通过真实的案例、详实的史料和教员生动的讲解,揭示了“廉贪一念间、荣辱两世界”的深刻道理,让我认识到腐败行为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巨大危害。

  在天津城市规划馆,我了解了天津的历史由来及海河沿线建设情况。沿着意大利风情街,我回顾了梁启超、袁世凯、冯国璋等近代名人故居的历史。在金汤桥上,我缅怀了革命先烈。在古文化街中,我感受了天津的近代发展情况。

  在天津综合仓库,我观摩了立体式仓库全自动收货与出库过程,看到了货物箱能够被快速识别箱内物品信息的“秘密”。回顾各具特色的现地学习之旅,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知识的宝库,让我领略到了学习的无限魅力。

  毕业的终点,又是踏上新旅程的起点,后勤学院的初级培训经历,将激励着我在未来的军旅生涯中,为武警后勤事业的发展,为强军梦的实现奋勇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END


撰稿:刘 岩

摄影:虞斌哲





武警后勤学院微信发布


总  编:董丁丁

主  编:李明亮

责任编辑:王旭东

执行编辑:陈佳汉锋


武警后勤学院
★传递红色正能量★传播校园好声音★ ★展现学院新形象★铸魂育人保打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