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心扉,说说心“理”话|全国二等奖!听听她的“心”路历程

文摘   2024-12-19 18:53   天津  

  12月8日,我院2023级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员蔡畅霞、王韬,凭借作品《为什么你每天都那么累?》(指导老师:基础部军事心理学教研室周喻、韩雨森)荣获“2024年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大赛”心理科普作品二等奖。本期推文将分享团队成员蔡畅霞的创作心得及心路历程。



  视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等概念广为人知,它们简单地区分了人们的劳动类型,而在家庭、职场以及各类社交情景中付出最多的情绪劳动却很容易被忽视。随着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长期面临高压环境,不知不觉中付出的情绪劳动很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工作倦怠等问题。通过科普视频的形式,可引导观众了解“情绪劳动”,正确识别、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能够更加理解他人,保护自身心理健康,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稳定。

01
初接任务


  在刚接到教研室周喻主任的通知,得知有机会参加全国应用心理专业的赛事时,我们既激动又兴奋,抱着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心态,反复观看往年获奖视频、研究解析视频素材和主题,学习获奖选手的参赛经验,探究时下心理学知识热点,结合专业知识可表达性,最后综合实力考量,接受了这个挑战,给自己定下了拿奖的目标。在三个类型的比赛中,我们挑选了心理科普类短视频制作,创作理念是贴近生活、做有用的科普,通过多样有趣的表现形式,降低专业壁垒,把晦涩难懂的专业内容以简单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
02
确定主题


  确定目标后,我们和指导老师周喻主任、教研室韩雨森教员主动对接。韩教员凭借其敏锐的专业视角,提出了几个时下热点话题,经团队成员共同商议,我们最终选择了“情绪劳动”作为科普视频的主题。

  首先,人们意识到情绪劳动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觉醒。很多人可能并未察觉,自己在家庭、社交场合甚至是面对陌生人时所展现的笑容、耐心和理解背后,是一系列精心控制情绪的结果。情绪劳动常常被视为理所当然,很少得到应有的认可。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人们才能够更加珍视这些看似寻常实则重要的情感投入,同时更加理解和支持那些在服务行业中努力工作的人员,促使社会对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开放地交流情感经历和个人感受,减少因误解和忽视而导致的心理隔阂。

  那么,什么场景会存在情绪劳动?这个主题能抓住大众需求吗?

  在工作场景中,航空公司乘务员在面对乘客的各种要求甚至不当行为时,必须保持微笑和耐心,即使内心感到疲惫或受挫,也要持续表现出专业的态度和服务热情。这种持续的情感管理即是典型的情绪劳动,再如医护、教师、心理行业工作者等。

  在社交场合中,即便内心并不想参加,但为了避免让朋友失望,仍出席并表现得感兴趣、有活力,这也是一种情绪劳动。

  在家庭中,孩子哭闹不止时,父母即使自身已经极度疲惫,仍需保持冷静和耐心,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给予孩子安慰和支持。情侣或夫妻间,一方需要在另一方遭遇困难或情绪低落时扮演倾听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尽管自己也可能有烦恼,但选择设身处地理解和关心对方,这体现了情绪劳动的重要性和挑战。

  以上种种都是日常生活中无处不见的情绪劳动。我想我门的选题一定契合了大众的需求。
03
文案及视频创作


  确定了一个好的选题,工作便完成了一半。接下来,我们开始广泛查阅相关资料。文案内容的科学性、表达的流畅性、以及与视频的契合度都是需要考虑的细节。在冥思苦想过后,我决定从情绪劳动的发生场景、心理机制、解决建议等方面层层深入开始撰写,期间不断与周主任带领的教研室团队商讨,视频需要在短时间内需要呈现最核心的知识点,因此每句话都需要精雕细琢、仔细推敲,前前后后共修改了十几稿。
  为了更准确地定位大脑里各个系统的位置,团队花时间收集了很多解剖素材,还将不同脑区形象地比喻为“指挥官”、“情感探测器”等。为确保视频丰富生动,我们一张一张地寻找动画素材,一遍一遍地试听各类音色。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提交作品前几天我们更是无比焦虑,几乎利用了所有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不断润色文稿、修改视频、优化细节。王韬在创作过程中更是积极寻找素材,贡献出自己的音乐库,精心挑选背景音乐,贴合视频匹配试听,又积极谏言献策,对视频提出了很多细节上的修改意见,让作品呈现更加精致。
  每完成一版视频,指导老师周喻主任带领团队韩教员都进行细细地审阅,从整体结构、细节上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指导意见,在我们坚持不下去、对视频审美疲劳时反复和团队说“再坚持一下、再薅一薅自己,再改一改。”这个坚持到最后确保了视频最佳的效果呈现。可以说视频及文案倾注了团队所有人的心血。
结  语


  这次获奖经历让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提升职业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既是自我挑战的过程,也是回馈社会的机会,非常感谢学院提供了给我们展示的平台和机会,感谢教务处和基础部的大力支持,感谢指导老师周喻主任把控整个创作方向并从各方面提供了巨大助力,感谢韩雨森教员不遗余力地帮助,全程协调处理报名请示、与主办方沟通等琐碎繁杂事宜,感谢导师王振国主任、陈旭义研究员、李平主任不断地关心支持与鼓励,感谢大队提供的帮助,使我们圆满高效地完成了此次创作,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作者:蔡畅霞





武警后勤学院微信发布


总  编:董丁丁

主  编:李明亮

责任编辑:王旭东

执行编辑:陈佳汉锋


武警后勤学院
★传递红色正能量★传播校园好声音★ ★展现学院新形象★铸魂育人保打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