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来源: 蓝橡树(ID:blue_oak)
提起这一代的孩子,父母总忍不住皱眉。
“花钱大手大脚,对钱没有太多概念。”
“房间永远一团糟,生活自理能力为零。”
“只有对父母提要求,却不懂体谅父母的不易。”
“不爱跟人沟通,总沉迷于手机、游戏、小视频。”
“心理太脆弱了,说不得还容易炸,动不动就走极端。”
好好的孩子,生活上用心养着,学业上严格地抓着,心理上小心翼翼地护着,殊不知,却养着养着就废掉了。
为什么?
懂得最多,失去最多
这一代的孩子是最博学的。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五六岁的孩子,嘴上就挂着自转、公转、宇宙、黑洞等抽象名词;七八岁的孩子,就能眉飞色舞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典故说得头头是道;十来岁的娃做的奥数题,爹妈已经看不懂,英语口语飚起来,只会听得你一头雾水。
可以说,论知识储备,这一代娃,分分钟碾压成人!
但这一代孩子,又是最无知无用的。
六七岁的孩子,还要大人帮着背书包;八九岁的孩子,还不会自己系鞋带;十来岁的孩子,吃鱼都还得父母帮着挑鱼刺……
他们不知道父母的工作具体是做什么,只知道买东西扫码就能付款;不知道食物从哪里来的,只知道手机一点外卖就送到了;不知道“粒粒皆辛苦”的背后,真的有人会因为吃不起饭而饿死;更不知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并非所有事情都有人能兜底……
他们的生活感觉衣食不缺,却自私、任性、不识人间疾苦,禁不住一点挫折,对人生感到无望,空心病比比皆是,稍不如意就容易走极端……
这是一个分裂的时代。
孩子拥有最富足的关怀,最好的物质条件,最博学的知识储备,却体质最弱,自理能力最差,心理问题高发,如同活在真空里的瓷娃娃,一碰就碎。
导致孩子活在真空世界里
学校-家-培训机构,三点一线,这是许多城市孩子的常态化生活。“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不识人间疾苦”更是无数孩子的真实写照。
有一位名师教书育人多年,却越教越困惑,这一代的孩子怎么那么“无知”。他曾记录下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时刻”,并疾呼——“别让我们的孩子活在真空里。”
有一次,上课时谈到厦门的地域,班里孩子只知道岛内分了思明和湖里两个区,但再细致一点的地名,就完全不知道了。因为,他们天天上课,除了家、学校、培训班、老家这几个熟悉的地方,他们很少有机会去除了生活学习以外的地域探索。
有一次,我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很喜欢的一种植物,并且说明原因,现场沉默了很久。他们最后从嘴里迸出来的词语,大都是他们听来的花名,比如玫瑰、百合、康乃馨。要问为什么喜欢,他们答不上来。接着我请他们看看窗外的行道树,凤凰木、鸡蛋花树、香樟、羊蹄甲,他们没有一棵树是认识的。每日行色匆匆的学子,没有精力停下来看一眼路边的风景。
有一次,我让孩子们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道菜,那道菜必须是家里做的。报菜名的时候大家非常踊跃。但当我问他们知不知道这道最喜欢的菜要怎么做时,大家都开始支支吾吾起来。
自己从没有动手做过可以理解,但是难道从来没见家人做过吗?有一个男孩回答我:“厨房油烟那么大,我才不想去呢。就算我想待在那里,我阿嬷也会让我快点走开。”
牛津大学的社会人类学家项飙就曾在《十三邀》的访谈中提到一个21世纪的新现象——“附近的消失”。
指的是,人们越来越不关注生活周边的事物场景,在我们和真正触手可及的世界之间,树立起了一个看不见的隔离带,让我们产生了“真空感”。尤其在互联网冲击之下,“附近”会被折叠,人们趋于凡事信息化的同时,也在斩断与“附近”的联系,愈发成为一座骄傲的孤岛。
项飙教授对此举例,那些我们不以为然的“寻常”,在孩子的眼中早已“视而不见,闻所未闻”——
如果你问年轻学生,父母的工作是干什么?你居住的这个小区,有几个认识的邻居?周边的菜市场在哪,各种生活用品在哪里买?这个小区在你的城市里面,社会意义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他们描述不清楚,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问题有点无聊、有点不重要。他们觉得更为重要的是“超越”这些,比如他们对好大学相关的世界排名、托福GRE怎么考这个系统很清楚。
这一代父母有多用力,早已不言而喻。
但当父母倾尽全力报课、辅导、补习,希望给孩子的大脑里塞入更多的知识时,却也用繁忙得无暇透口气的日程表,剥夺了孩子了解、摸索、感知生活的能力。
孩子很少有机会能真正从一方书桌中抽离,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多彩和复杂。当与真实世界的联结越来越少,存在感越来越薄弱,一种难以言说的“真空感”就会将他们裹挟。让他们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越活越空虚。
看到过太多太多的孩子,在最朝气蓬勃的年纪里,却活成了千篇一律的模样,前面那位名师忍不住哀叹道——
“曾经我是教培大厂里的老师,当我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把教育变成单向灌输,用标准化的考试成绩来评定一个孩子的时候,那时,我并不快乐。
我没办法忽视他们在机械上课刷题的过程中散发出来的情绪,被妈妈的沮丧、跟朋友吵架的愤怒、没时间睡觉的烦躁、青春期时莫名的忧伤……
考卷背后是一张张鲜活的脸,每个人都不一样。”
我们时常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却在挤独木桥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将孩子培养成了流水线上相似的成品。
缺乏心理养分易枯萎
“我时常感觉自己是一台学习的机器人,父母按下开关启动键,对我的唯一指令就是学习。除了学习,我的生活再也接收不到其他任务。”这是一位13岁女孩在遗书中对自己短暂人生绝望地回顾。
生命明明如此丰富多彩,奈何他们能碰触到的除了学习,别无他物,以至于枯竭感笼罩心头。千篇一律“抬头读书,低头刷题”的生活,使他们磨灭了生机,扼杀了期待,找不到生命的价值感,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只要轻轻一击,就容易陷入深渊。
“对生活的满足感,自尊和使命感”,是美国国家学校心理学家协会推荐的防御自杀机制必不可少的一项。
为什么这一代孩子轻易就会浮现“求死的欲望”?
因为长期体验“累赘感”,缺乏归属感。
当孩子唯一的成就感只能来自于学习,生活的价值感就很难在别处体现,只要学习不如愿,强烈的累赘感和负担,会击垮他们的自尊。而长期只围绕着学习的生活,也让他们与周边世界的链接稀薄,难以产生归属感和使命感。
青少年教育专家陈默老师,就曾抨击鸡娃教育对孩子身心的伤害:
“当今都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从小到大一切现实事务都被替代了,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这代孩子的特质,就是在现代化的电脑世界里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
与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找不到归属感,让轻则沉迷网络、游戏,重则逆反、摆烂、走极端,成了这代孩子自暴自弃的特征。
其次,长期缺乏真实世界的体验,也会让温室的花朵活成了仿真花。看似花繁叶茂,实则枝干空心,独独一株如同摆设,找不到根系相连的同伴,感受不到亲密关系的链接。
在同个小区住了多年,却没有青梅竹马的玩伴;同窗多年,毕业后却没有继续往来的同学;成长到十几岁,也没几个交心的好友。
“情感与归属感”的缺失,让许多孩子从“弱社交”到“心理宅”,变得人情冷漠,生活仅限于自己在意的那几件事,别的事情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有位妈妈曾在微博上提到了自家孩子的真实经历——
因为英语成绩优秀被选为课代表的儿子,却愁眉苦脸,原因居然是——“班主任老是让我给同学讲题,这不仅耽误我的学习时间,而且我教给他,他成绩不就超过我了吗?”
那一刻,这位妈妈猛然意识到自己平日里的教育缺失——只告诉了他怎么好好学习,却忘了告诉他怎么和大家一起学习。
当孩子的视野仅限于书本和教室时,当孩子的心胸仅局限于在意自己时,他体会不到别人的感受、困难和需求,缺少同理心,以至于他眼中的世界只会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窄。
不懂感恩父母,不懂尊重师长,不懂和同学和睦共处,不懂悲悯周边的弱势群体,对他人的付出心安理得,对他人的疾苦视而不见,对生活的酸甜苦辣无法平常心看待。
活在真空里的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心理养分太稀薄,没有见识过世界百态,体会过人情冷暖,所以人生维度只围绕着自己而活。
万维钢就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春藤的绵羊》中提到——
中美两国的顶尖大学都在培养同一类知识精英: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都颇为淡薄,也不愿为社会活动多付出,自顾不暇,“根本没时间管自己生活以外的事情”。
这些年被诟病的“高分低能”、“有知识,没思想”、“有文凭,无担当”、“懂考试,不懂悲悯”等问题,无不揭开“伪精英教育”背后,教育倒置带来的丑陋后遗症。
焕发生机,有烟火气
生活并不总像童话故事一样简单而美好,从小被捧在手心的小王子小公主,总有一天需要落入凡间去独自生活。
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一片五彩斑斓的花圃,一个乐观积极的孩子,无不需要真实世界的滋养,需要阳光,也需要风雨;需要被呵护,也需要去付出;需要被爱,也需要学会爱人。
正如《中国的道德和宗教教育》一文中,陶行知先生说过:
必须根据儿童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提供实际参与的机会。引导他们接触社会,了解各种社会需要——贫穷、疾患以及磨难……
一言以蔽之,必须将他们置于博爱、服务的社会温床中,教育他们自发地去献出爱心、参与社会服务。
只有引导孩子走出教室这一方小天地,才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广阔和多元。只有看到了世界的不同面,才能打破固有的认知桎梏,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接纳生活,理解他人,面对世界。
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食神”蔡澜,每到春节前一个月,微博就会开放评论,并且回答网友提问。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的提问下,蔡澜都会回复三个字“麦当劳”。
众人疑惑不解,蔡澜解释道——“才知人间疾苦”。
只因在麦当劳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边捶腰边拖地的服务员、盯着手机屏幕,守在出餐口,时不时催促一句的外卖小哥、埋头书海奋笔疾书的考试族、深夜还抱着电脑做方案的打工人,无家可归只能蜷缩在角落过夜的流浪汉……
见识过人间百态后,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和生活的复杂性,才会更珍惜当下。
仅仅通过书籍、纪录片、网络资源、旅行,得以窥见略微广阔的世界,孩子看到的往往是经过精心筛选的、美好精致的一面。这种被架空的,被别人解构又重构过的世界,获得的体验和感受是间接的,很难让孩子感同身受。
还是应该多推一把,帮孩子建立与社会的真实联结,让他真正地融入其中,真听、真看、真感受,活得接地气,环绕烟火气,生命里有“真实感”。
亲自将一株植物从小种子培育到开花结果,才会懂得浇灌和等待的意义;
尝试过自己从买菜、备菜到下厨,才会摒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理所应当;
看过凌晨五六点的菜市场,才会知道养家糊口的压力,理解金钱的来之不易;
体会过球场上摔倒又爬起来的坚韧,才会懂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拼搏;
参与社会实践,见识过各行各业,体验过服务他人,才能感受到真实的社会运作;
到更贫困的环境,尽绵薄之力帮助他人,才能挣脱自我狭隘的局限性,培养大爱格局……
真正的教育从不局限于课堂,而是源于生活中的碰撞。
社会化的学习过程也会让孩子增长出很多笃定和勇气,增加对人生的掌控感。
来源:蓝橡树(ID:blue_oak),哈佛本科毕业生和资深教育专家共同创立,80万家长共同关注的国际教育平台,传播教育正能量。不让孩子的天赋被应试教育局限,给他们更好的未来。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哦
来源:蓝橡树(ID:blue_oak),哈佛本科毕业生和资深教育专家共同创立,80万家长共同关注的国际教育平台,传播教育正能量。不让孩子的天赋被应试教育局限,给他们更好的未来。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