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不孝顺的孩子,从小就有3个特征,父母要注意了!千万别误解为懂事又聪明(推荐)

教育   2024-11-25 07:04   北京  

明日直播 一键预约

作者:主创团·小番茄

前几天,父母在饭桌上谈起了这样一件事。

我妈有一个表姐,儿子挺优秀,考上了名牌大学,毕业就留在了上海。

最近说是在当地找了一个女朋友,打算结婚定居在上海。

可女方的要求是,想结婚必须先在当地买一套房子。

儿子毕业没几年,手里满打满算也就30万,现在就是每天管父母要钱,必须凑够首付,不然就威胁要断绝亲子关系。

可怜老两口掏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也远远不够,只好挨个给亲戚们打电话,各种低声下气地借钱。

听我妈的意思,实在凑不够,他们就打算把自己住的老房子卖了。

不禁一声叹息。

老两口可能也没想到,自己一辈子含辛茹苦,却把孩子养成了一个“白眼狼”。

听我妈说,那孩子从小就挺好面子,爱攀比,名牌球鞋天天换着穿。

明明家庭条件一般,但每次他要啥父母都会尽力满足,还美名其曰:

“买就买吧,孩子成绩好,比啥都强!”

俗话说:“3 岁看小,7 岁看老”。

其实一个孩子的性格底色,早在童年时期就已形成。

如果孩子出现了下面这三个特征,父母一定要警醒,可千万别以为是娃懂事又聪明!

习惯性服从

“懂事”曾经是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最高赞赏,他们总是习惯居高临下地指着孩子说:

“小孩一定要听话哦!

不听话就是不孝!

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

于是,循规蹈矩、乖巧懂事的孩子总是会被大人们津津乐道、赞扬有加。

可是,经常习惯性服从父母要求的孩子,真的过得幸福吗?

《烟火人家》中有一个叫李衣锦的女孩。

她从小在外人眼里就是个聪明伶俐,听话懂事的孩子:

她的朋友成绩不好,父母让他们断了联系,她就乖乖照做;

在学校和人发生争执,父母指责她以后不要惹事,她就努力变得低调;

平常还要按照妈妈的喜好去穿衣服,剪发型;

在父母的控制下,李衣锦变成了他们想要的模样——知书达理的乖乖女,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可当父母把孩子逼到退无可退的地步,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果然,当成年后的李衣锦依旧被妈妈要求做这做那时,她终于爆发了:

毅然决然地跟渣男前男友复合,只为离父母远一点,和父母彻底划清界限。

孩子太过听话的背后,是父母的过度控制。

在控制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容易滋生出各种心理问题:抑郁、焦虑、强迫、恐惧.....

这很容易让他们对父母产生深深的怨恨,在成年后只想逃离父母。

就像李嘉诚,从小就对两个儿子要求严格,不管什么事,都要求他们无条件服从。

有次,刚学会走路的次子李泽楷不小心碰到石头,顿时号啕大哭,他边哭边眼巴巴地看着大人,可李嘉诚呢,不仅自己狠下心不去抱起儿子,还不许身边的人去安抚李泽楷。

李泽楷在接受采访时曾说:父亲对他十分严厉,他从小就学会了服从和自我压抑。

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但也使得他们在长大后开始疏远父亲,亲情淡薄。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真正爱孩子,就应该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只有尊重孩子的内心,让孩子自己做主,孩子才会对父母心怀感恩,心里的爱才会自然生发出来。

精致利己主义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为他人考虑。

他们总认为自己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不在乎别人感受,一点感激之心都没有。

说好听点是“精致利己主义”,实际上就是自私自利。

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成就是典型的例子。

他从小在家就活得像个小皇帝,成年后依然心安理得地啃老。

老两口退休后一个月能拿到8000多块的工资,但是两个人省吃俭用,一个月才花600块钱,剩下的钱基本上都接济苏明成了。

不仅如此,他还拿着父亲的养老钱去做投资,结果血本无亏,却毫无愧疚。

妹妹苏明玉在母亲葬礼时承担了大部分的费用,苏明成不仅不感恩,还对她冷嘲热讽。

而他之所以变得如此自私自利,全都是因为父母对他无条件的溺爱。

他从小饭来张口衣来张手,成绩差考不上大学,家里花钱给他买了个大学上。

毕业以后找不到好工作,苏母又花钱给苏明成托关系安排工作。

这样的孩子,怎么指望他在父母老去之后,好好孝敬父母?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那些自私冷漠、不懂感恩的孩子背后,往往背后都有一对无条件付出的父母。

要知道,育儿先育德,育德先育心,养出一个感恩孝顺的孩子,才是父母最大的成功。

看过一段新闻,令人泪目。

河北一个小男孩在课堂上,被问到最想和爸爸妈妈说的话。

他眼里满是心疼:“别不吃饭,别熬夜,别每天三四点睡觉......”

说着说着他还落泪了。

他还说以后自己一定要在家附近工作,每个月都给爸妈打钱。

其实,男孩懂得感恩的背后,是他曾经目睹了父母的艰辛。

父母在北京从事着垃圾分类的工作。

小男孩曾在假期亲眼看着父母从早上七点,一直忙到凌晨三四点,连饭都顾不上吃。

感恩,是需要从生活中习得的。

1、有机会要多让孩子看见父母工作的辛苦,感受父母的艰难

2、平常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舍得用孩子

3、以身作则孝敬长辈,让孩子知道感恩父母是重要的事

父母只有教会孩子共情和付出,孩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爱与感恩。

成绩好

但为人处事很差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种孩子,虽然成绩很好,但为人处事却一塌糊涂:

不懂怎么和人相处,情商低,动手能力差,性格也总是格外内向、敏感。

还记得曾经大火的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吗?

男孩朱朝阳,成绩年年第一,在妈妈眼里是个完美的好孩子。

但这样优秀的孩子,在学校却和同学们关系特别差,没有一个朋友,被同学排挤、欺负。

当老师向妈妈反馈这个情况时,妈妈却不耐烦地说:

“学生就是要以学习为主,交朋友是进入社会才做的事。”

于是,在这种“唯分数论”的教育下,朱朝阳最终走向了罪恶与暴力的深渊。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写道: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如果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眼里只有成绩和分数,那么最终培养出来的孩子,很有可能高分低能,缺乏健全的人格。

这样的孩子,又怎么指望他长大后能扛起生活的重担,为你遮风挡雨呢?

为人父母,一定要先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1、带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还记得“神童”魏永康吗?

13岁考入湘潭大学,17岁中科院硕博连读,3年后却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惨遭中科院退学。

而这一切的源头,竟然都是因为家务——

魏永康的母亲认为读书才是最要紧的事情,在家务上大包大揽,直到高中还要一口一口喂儿子吃饭。

家务劳动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感恩之心,也会让孩子更有担当和责任心。

有远见的父母,绝不会以学习之名,剥夺孩子变得独立的机会。

鼓励孩子多动手参与到家务中,他们才能活成热气腾腾的人,对生活葆有无限热爱。

2、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

现在孩子生活在网络里,交友在网络里,仿佛生活在一座空中楼阁;

缺乏和社会真实连接的孩子,内心一片虚无,长大也很难融入社会。

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带他们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可以爬树摘果,下河抓虾,在大自然中充电;

还可以逗猫遛狗,做各种有趣的手工,在与事物的链接中收获乐趣……

能在现实中收获快乐的孩子,长大后也往往更容易幸福。

3、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

俞敏洪老师曾说过: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动物,对我们来说,培养孩子和群体打交道的能力永远大于他考试成绩有多好。 

他从小养成的习惯,就是对别人好。

大学四年扫地、打水、帮宿舍同学洗衣服,他做了很多,

大学毕业十年以后,他开始创业,跟同宿舍的同学一说,他们都愿意出来。

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教会孩子基本的社交技巧:

要懂得关心他人,多理解和共情别人,也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作家毕淑敏说过: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

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多少父母努力一生为孩子付出了一切,披荆劈荆地为孩子铺好了路,最后的回报却极其有限,甚至换来伤心失望。

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养出一个温暖善良,懂得感恩的孩子。

要知道,只有懂得感恩、内心温暖的孩子,才能爱自己,爱他人,从而走得更远。

愿所有父母都能被孩子温柔以待,也愿所有孩子都能心怀感恩之心。

点个“在看”,一起共勉。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哦 

新东方家庭教育
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