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荷叶浮萍

文摘   2024-05-16 21:26   日本  
小时候是很喜欢《红楼梦》的。先是看的电视剧,印象最深的是焦大骂街,不知哪一年暑假寄放在外婆家时看的。很小的一个彩色电视,放在一个很旧的五斗橱上,后面的墙壁上挂着橘红色的“托幼先进个人工作者”奖状,封在玻璃相框里。
那个时候好多家里都有这样的相框,但是一般都塞的是各色小小的黑白照片,唯有我外婆这个,清清爽爽只有奖状,显得很郑重。
重庆的夏天热得发懵,当西晒的房子,一到中午就会把所有的窗帘放下来挡光。房间里晦暗不明,电视又很小,夜里的景色就越发黑漆漆,黑脸的焦大长什么样子就更加模糊。头顶的风扇嗡嗡作响,骂的话听不大清,理所当然也听不懂。因为其他都黑漆漆,越发显得锦绣堆里的凤姐和宝玉婉转流光,舒适安逸。因为不懂剧情,反而觉得温馨美好。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场景是元春省亲。也是暗沉沉的夜里,但又格外光明璀璨,特别是元春。那个时候正在读《一千零一夜》,里面描述美丽的少男少女,总是像太阳,像月亮,特别是月亮,新月满月,没有一种月亮不美好。看到元春的时候心里就自然涌起很多句子,自然而然觉得她就是满月,非常符合我这种土孩子对于皇帝妃子的想象。
后来得了书,分两册,前八十回后四十回分列。那个时候还是很小。说是讲宝黛爱情,可我横看竖看就是看不出来怎么有爱情了。我自觉也不是不知道爱起来是什么样子,毕竟我读过那么多童话,王子和公主楼台相会,亲吻拥抱,一千零一夜里那些情侣,甚至见个面就能激动到先昏死过去。而宝玉和黛玉,整天就是吃喝玩乐加吵架,怎么就爱了呢?看不懂。
每天都有很多作业又要练琴,便总是上厕所的时候看。反正看不懂,便翻到哪里看哪里,书又厚重,就只拽着上册看。等到能大致明白人物关系的时候,已经上高中了,又不得闲了。说来说去读红楼,竟然只有那么短暂的一瞬。记得住的,也仅是松穰鹅油卷、五分一斤的螃蟹和软烟罗之类而已。
但又奇怪,虽然内容读得稀里糊涂,可文章的好坏一嗅便知,就觉得是别样的东西,是好东西,只是讲不出来是怎么个好法。
高中语文有林黛玉进贾府一节,老师絮絮叨叨反反复复地讲“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可能也因为讲不出别的。其实也想不懂。没了妈妈,去舅舅家里生活这种事情,没经历过怎么能懂?我们这些蓬门小户的孩子,又懂什么大宅院里的“风刀霜剑”?甚至我想象,要是在舅舅家里生活,就可以随时随地看他那一柜子的书,那还不得快乐似神仙。
所以我就很反感让小孩子写红楼、写三国、写水浒,这些东西小孩子随便读读没问题,非得让写点什么出来,写浅了还不行,真是有毛病。好多例文,也无非是装腔作势拾人牙穗罢了。这些书要读到能写出自己的见解,而且是有内容的见解,一般人根本做不到。如果一般人能做到,那么那些所谓模仿红楼的肥皂剧一定没市场,因为哪怕是稍微选几回读得熟一点,都看不下去那些乌糟玩意。
最近在读朋友廉萍写的红楼随笔《荷叶浮萍》。书不厚,但是读起来很慢很厚,里面爬梳了相当多的材料,结论和感受谨慎又克制。这是有学术背景的人的读法,读来收获很大。一是知识,二是方法,读了这种东西,就会知道,学霸的学习是个什么样子,学霸为什么会是学霸。
比如有一篇《从会芳园到大观园》,
于是凤姐儿带领跟来的婆子丫头并宁府的媳妇婆子们,从里头绕进园子的便门来。但只见: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翻,疏林如画。西风乍紧,初罢莺啼,暖日当暄,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
廉萍说:“一直以为这几句,是章回小说中常见的俗语套话,所以读的时候,总是跳过去。后来忽然意识到,这里写的是会芳园,是书中唯一一处对会芳园地形地貌的详细描写,忍不住回头再看。
看到前半,会心微笑,俺也一样!但是后面“忽然意识到”,便是学霸与学渣的分界点了。学渣们储备不够,就很难有这样灵光一闪的时刻,也不会有后面勤勤恳恳的“回头再看”这样的事情。
学霸们总是求甚解。
另外一些篇章,又得有七窍玲珑心才能写出来了。一点一点读下来,就觉得很奇妙很叹服,原来这些内容还有可能有这样的意思。可就算知道了这些意思,下次遇到有梗的让我讲,那也是讲不出来的。这是天赋的才能,生下来有就有,生下来没有就没有。
因为太厚,所以我也跟小时候读红楼一样,抓起来翻到哪里看哪里。有时候脑子愚钝跟不上,就只看里面引的材料。她是专做古典文学的,诗文熟得不得了,光读里面引的诗文就可以有满足感。
廉萍说自己写的算是“荷叶浮萍”,实在是太谦虚,本来以为该是我这样的。正惭愧的时候,翻到一篇叫《读书从四十岁开始》,发现我跟学霸的想法不谋而合,又看到一篇,说如果自家孩子写些狗屁不通的文言,一定先吊起来打一顿,感受一模一样,又高兴了起来。
我这个人,也比较势利,就是崇拜学霸。

贾政看时,认得是宝玉的奶母之子,名唤李贵。因向他道:“你们成日家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话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等我闲一闲,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长进的算账!”吓的李贵忙双膝跪下,摘了帽子,碰头有声,连连答应“是”,又回说:“哥儿已经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呜,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说的满座哄然大笑起来。贾政也掌不住笑了。因说道:“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都是掩耳偷铃,哄人而已。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李贵忙答应“是”,见贾政无话,方退出去。
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风流天下闻
什么都有点的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