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练标志成果
华东师大人文社科推出
“新著速递”栏目
不定期推荐我校人文社科研究
最新著作
冯契 著作英文版
冯契(1915—1995),浙江诸暨人。中国著名哲学家。中共党员。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抗日救亡学生运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赴山西参加抗战工作,后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39年到昆明西南联大复学,至1941年大学毕业,此后至1944年为清华大学研究院研究生,受教于金岳霖、冯友兰、汤用彤等著名哲学家。1944年后,任教于云南大学、同济大学等。
《冯契文集第三卷·人的自由和真善美》英文版
《中国哲学通史简编》英文版
以一己之力完成如此鸿篇巨制(中国哲学通史著作),在近年实属罕见。
吴冠军《再见智人:技术-政治与后人类境况》
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奇点研究院院长、人工智能治理创新团队负责人,Monash University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领军人才,并兼任上海纽约大学双聘教授。著有中英文著作十余种,近著包括《爱、死亡与后人类:“后电影时代”重铸电影哲学》(2019)、《陷入奇点:人类世政治哲学研究》(2021)、《从元宇宙到量子现实:迈向后人类主义政治本体论》(2023),曾荣获多种学术奖项。
吴冠军著
我们见证了大语言模型的兴起。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在见证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后,写下了《人类境况》这本专著,而本书则在大语言模型时代系统性地探讨“后人类境况”。这是一部严谨的、开创性的学术专著,以跨越学科疆界的研究方式,对当下(后)人类境况进行了宽广且深邃的探索。
作者对人类主义进行了独特的解构,并提出以“技术-政治”为主轴来重新考察当下文明状态及其所面对的危机。这本书展示了出色的学术素养,并充满了独特的见解。作者令人信服地将人类阐述为技术发展的产物,而不是相反。他还认为,在当今时代,缺乏的是政治智慧而不是技术智能;能够发展全新政治智慧的能力,是让智人名副其实的关键。
本书既拓展了读者的学科与知识视野,又引人深入思考人类如何智慧地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文明性挑战,是一部富有新见和学术分量的力作。
刘志基 《汉字中的礼法观念》
刘志基,1955年4月生于上海。曾下乡六年。1978年2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市重点学科华东师大“汉语言文字学”(第二期)学科带头人,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副主任。
《汉字中的礼法观念》
刘志基 著
礼法是观念的产物,而这种观念又无不萌发于各种具体生存需求,其逻辑联系多见于文字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本书试图通过对文字的解读和分析来呈现这种联系,深入历史语境,挖掘蕴藏在古文字背后的文化因素,以使我们达到对于中华文明的更好理解。书中经由对“射”“法”“宀”“道”等具体汉字的字形结构演变的考辨和梳理,展现其背后诸如“射礼”“律法”“门户”“行走”的礼法观念。
黄平 《松江异闻录》
黄平(1981-),辽宁桓仁人,作家,评论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联络人。先后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上海市曙光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优秀青年学者。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松江异闻录》,评论集《出东北记》《自我的踪迹》《反讽者说》《以文学为志业——“80后学人”三人谈》等。曾获第四届唐弢文学奖、第五届扬子江文学评论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年度优秀论文奖等。
《松江异闻录》
黄平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来源 | 哲学系、中文系、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编辑 | 夏茸昱
审核 | 王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