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代表成果介绍(三)

学术   2024-08-16 21:03   上海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华东师范大学在本次评选中共有43项成果获奖,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本期为您推介著作论文三等奖获奖成果(按教育部公布顺序排序)。


著作论文三等奖




陈赟

自由之思:《庄子·逍遥游》的阐释(著作)

内容简介:

《自由之思:<庄子·逍遥游>的阐释》(以下简称《自由之思》)对《逍遥游》的文本脉络、逻辑结构、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发,这一阐发立足于对历代庄子注疏和近现代庄子研究成果的认真研读基础上,但同时又实现了对以往注疏和解释模式的创新性发展与架构性突破。这一研究不是将庄子放置在道家哲学的语境中,而是放置在三代秩序解体、“道术将为天下裂”的背景下,以中国思想的轴心奠基为视域,考察《逍遥游》中的逍遥思想及其秩序背景、逍遥的形而上基础、自由主体的成长历程及其秩序条件、常人自由与圣人自由的区分、无名无功无己何以作为走向逍遥的工夫等。在充分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庄子研究的推陈致新。
该书从中国思想轴心奠基的视域切入《庄子·逍遥游》,在通行的审美化、境界化的逍遥阐释基础上,增加政治逍遥的向度,并以常人的自由与圣人的自由作为对应连接点,试图提供一个具有内圣外王格局的《逍遥游》阐释版本,更新了对《逍遥游》的通常认识。在充分研读历代注疏和钻研近现代当代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于《逍遥游》的文本给出了一套细致、精微、系统、一贯的阐释,这一阐释被认为具有思辨力道和哲学意味。在具体观点与阐释等方面,实现了诸多创新,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现时代语境中,该书发掘了自由思想的中国内涵,并在跨文化对话的语境中予以阐发。









内容简介:

该书是先前出版的《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史》的后编,该书以从国内外图书馆拍摄的约40万张照片资料为基础作梳理考辨,涉及创作与翻译、作家概况、重要理论观点、官方文化政策、书局与报刊、创作地域分布及读者意见反馈等多个层面,以丰富的信息立体而连贯地展现了近代小说的演变过程,费时14年撰成,大量资料与千余种小说以往未见。
该书主要探讨以往研究未曾涉及者,或虽有涉及,但因缺乏充分资料支撑、受思路方法局限作出误判者。在充分占有资料前提下,运用小说在创作、传播、理论、读者与官方文化政策共同制约下发展的研究模型,对近代小说史上一些重要关键问题进行较系统深入的分析与论述。描述与分析近代小说理论发展变化全过程,指出它实由古代小说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逐渐变化而来,同时又涉及以往被忽略的内容:新传播方式出现后,出版者为牟利打破了原先以劝惩为主导的格局,使消闲、娱乐性的小说观在阅读市场上流行;同时,一些作者与评论者则在批判梁启超政治功利性的小说理论,主张小说回归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本性,其间外国小说的传入也产生了影响。











刘阳

事件思想史(著作)

内容简介:

该成果是国内外第一部论述“事件”思想发展谱系的专著。全书详尽深入地论述了“事件”思想在欧陆内外与东方的丰富发展历程,追踪其各种前沿进展,考察这一谱系的复调构成、多重线索与论争性张力,阐释其思维方式与传统的联系与区别,澄清其与语言、伦理和后理论的关系,以及在创作、研究与教学方面的实践前景。
该成果开拓性地论述了事件思想在欧陆内外与东方的丰富发展,在还原出古希腊起点、以及范式革命的前事件性的基础上,全书循序对尼采、海德格尔、巴赫金、拉康、列维纳斯、布朗肖、利科、利奥塔、德勒兹、福柯、德里达、维利里奥、巴迪欧、朗西埃、南希、阿甘本、马里翁、斯蒂格勒、罗马诺、齐泽克,英美的蒯因、戴维森、伊格尔顿、阿特里奇、迈克尔·索亚、马苏米、小森阳一以及以色列的伊莱·罗纳等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理论家的事件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最近十余年来国际学界前沿上关于“事件”的新研究动向,以及包括哲学、政治学与文学等学科在内的我国学术界对事件理论的初步兴趣,也都作了追踪研究。在此过程中考察了“事件”谱系的复调构成、多重线索与论争性张力,阐释了其思维方式与传统的联系与区别,澄清了其与语言、伦理和后理论的关系,及其在创作、研究与教学等方面的实践前景。












谭帆

“叙事”语义源流考——兼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传统(论文)

内容简介:

“叙事”是中国古代小说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该文对“叙事”的语义源流作了比较详尽的梳理和辨析,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考知中国古代小说之特性,进而揭示中国小说之独特“谱系”。该文的宗旨即为小说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对中国小说史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文涉及问题复杂,牵涉三个内涵:一是“叙事”语义的流变历史绵长,从《周礼》一直到晚清;二是涉及的面比较宽广,如史学、文学等,文学中还有诗文小说戏曲等领域;三是理论难度大,长期以来,“叙事”为“讲故事”的内涵流播深广,对古代文学尤其是小说的研究影响深远。该文的梳理和分析对解决这些问题有明显的推进之功。通过梳理和辨析,大致得出如下结论:1.《周礼》的“叙事”与史学、文学之“叙事”在精神内核上乃一脉相承。2.“叙事”在史学和文学领域呈“分流”而又“融和”之势,“叙事”在文学领域的内涵最为丰富,尤其在小说的批评和创作领域。3.“叙事”内涵绝非单一的“讲故事”可以涵盖,这种丰富性既得自“事”的多义性,也来自“叙”的多样化。尤其在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认识上,“叙事”理解的狭隘直接导致了认识的偏差,这在笔记体小说的研究中表现尤为明显。4.“叙事”语义的古今差异可谓大矣,故“叙事”与“narrative”的对译实际“遮蔽”了“叙事”的丰富内涵,而厘清“叙事”的古今差异正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古代小说的自身特性。












朱国华

渐行渐远?——论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离合(论文)

内容简介:

该文通过对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关系的前身后世的初步回顾,对文艺理论及文艺学学科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性反思,主要讨论不同历史时间段的学科状况及其成因分析,包括中国文学理论的基本条件及其传统继承、改革开放之后的文学理论、学术体制化进程中的文学理论、走向“大文学”研究。

该文对文学理论及相关学科发展史的梳理并非以传统的理论人物或者孤立的学术论题为线索,而是以更为宏观的视角,清晰地指明了文学理论产生的时代动因。此外,紧扣文学学科中理论与实践、批评与创作的“离合关系”及其流变的写作方式,也凸显了该文所具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

该文在中国文学理论的古代传统与上世纪 80 年代先锋潮流的对照中,发掘了两者的共性,从而开创性地勾连了中国古今的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在细腻的历史梳理中指出了作为一种必然结果的文学学科学术体制化。基于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分离的不可逆性,该文以“走向‘大文学’研究”作为结论。这一向前开拓而非折返的建议,也符合当下“新文科”建设的总体要求。












黄纯艳

宋代的疆界形态与疆界意识(论文)

内容简介:

该文对宋代多样的疆界形态及其反映的疆界意识作了实证研究,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纠正了宋代疆界问题研究中有悖于历史逻辑和历史实情的观点,对更切实地认识中国古代疆界问题有推动作用。该文核心创新有以下两点:一是对宋代疆界形态作了整体考察和归纳,辨析了中国古代是否存在清晰疆界问题。该文提出宋代存在着点状模糊疆界、片状模糊疆界、带状清晰疆界和线状清晰疆界等多样疆界形态,宋代没有统一的划界原则,影响疆界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关系形态,疆界清晰程度与关系的对抗程度呈正比,划分疆界的主要目的是现实安全应对。二是通过宋代疆界与近代疆界的具体形态、概念内涵、法理逻辑等的比较,辨析了宋代处理疆界问题是否具有变革意义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宋代疆界和近代疆界相似现象背后的不同逻辑,提出宋代疆界有其时代特殊性,体现了华夷观念和现实应对的交互,总体上是对中国古代自有传统的承继,并不具有变革意义和“近代性”特点。该文史料充实,直接引用的历史文献30余种,今人论著29种,对宋代多样疆界形态的辨析皆立足于扎实的史料基础之上,在系统把握学术史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实质性的学术对话。












孟钟捷

魏玛德国的社会政策研究(著作)

内容简介:

对于“魏玛何以失败”,国内外学界在这一领域已有一些成果,但共性问题在于:个案研究都试图以小见大,从微观反映魏玛社会政策的整体发展特征,但碎裂化趋向日趋明显。该书正是建立在上述成果及其反思的基础之上。其意义在于,它在弥补综合性研究至今缺失的空白外,还试图为理解魏玛社会政策发展提供一种整体性的理解框架。在这一框架里,一方面,应随着现代理解中的“社会政策”范畴的不断扩大而增加研究对象。另一方面,该书还力图跟随当代历史研究的视野转向及方法论变革(例如概念史研究),希望在历时性地叙述某项社会政策的前因后果之外,还能够共时性地比较某项社会政策与同时代思潮或心态发展之间的复杂关联,并试图为“魏玛何以失败”这一历史问题寻找更具有普世性意义(如现代性的拷问)的思考根基,进而为当代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提供某种历史性借鉴。
该书在个案研究上,推动原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如把“历史政策”首次置于魏玛德国社会政策研究的视阈中,从青少年罪犯、吉普赛人、同性恋者这三类所谓“非正常”人群的遭遇来探讨社会矫正措施的起源及其问题,通过“新穷人”和医生群体的反抗来发现传统社会保险制度扩大与革新中的张力等。从政治文化史的角度重新定位“社会政策”作为一种危机管控、社会治理与政治合法性塑造渠道所面临的争议和困境,特别是重要社会政策如何在公共场域接受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争夺,中央与地方政府如何看待并介入私人领域中,社会政策如何在经济承受力和政治价值观之间游走。












董直庆

城市财富与绿色技术选择(论文)

内容简介:

该文从绿色和非绿色技术分类入手,关注财富的绿色技术选择效应,识别财富绿色技术选择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分析何种约束条件会推动财富的绿色技术方向转变。按财富水平将城市分成三类,探究不同级别财富的绿色技术选择效应差异,并按财富来源地的资源丰裕度、财富的来源方式、财富获取的难易度,来探究财富的绿色技术选择路径;从公众与政府的关注度视角,研究外在约束是否会影响财富的绿色技术选择,进一步识别外在条件如何影响财富的绿色技术选择偏好,结合中国情境解释外在干预机制的合理性。
该文不再局限于技术进步推动财富积累的单向逻辑,反向考察财富积累对技术创新方向的影响,检验“富者仁心”或“为富不仁”?从财富的层级特征、财富的来源方式和财富获取的难易度、财富来源地的资源丰裕度视角,考察财富性质对绿色技术选择偏好的可能性影响。在自我筛选效应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财富的技术选择路径依赖和约束条件。创新性地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维度细化广义的财富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城市整体的富裕程度,在通过财富对技术创新方向的自我筛选效应检验基础上,探究不同维度城市财富性质如何转变技术创新方向,并进一步考察外在约束是否可以有效弥补绿色技术供给不足,改变财富的技术选择偏好。












张志铭

中国法治实践的法理展开(著作)

内容简介:

该书聚焦二十世纪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法治实践,以“中国社会的法治化治理和法秩序构建”作为核心主题,依托“中国法治实践的法理展开”这一兼顾问题导向与学理导向相结合的研究路径,扎根中国法治建设的宏大背景,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法学理论源于中国法治实践,中国法治实践彰显中国法学理论”的命题,展示中国法理学视域中的当代中国法治实践图景,为深化中国法理学的历史性、理论性、时代性研究提供智识资源。
根据作者对中国法治实践的整体认识以及对法理学科内容框架的心得把握,全书从内容和技术上分为三编,依次是“法治实践专题研究”“法治实践的法理展开”和“20世纪的中国律师业”。该书以 “法理”和“法治”作为两大关键词,明确法理学之经纬在统合的意义上表达为对“法治”概念的理解,在理论系谱上体现为与“法治”紧密结合的行为准则(制度实践)、主体视域(法律职业)和概念图谱(法理学与法学的基本概念),能够为回应中国社会的法治化治理和法秩序构建提供较为全面的可操作方案。












赵星

H型指数和H型测度研究(著作)

内容简介:

该成果是研究H型指数和H型测度的一部学术专著,对H型指数和H型测度的理论机理、实证研究和应用拓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索。围绕h指数及其相关测度的研究,成为图情学在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的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该书从H指数和类H指数的研究开篇,在模型测度上呈现从单指标测度与模型、H型模型测度、H型应用测度等多个维度,为探索H指数的科学机理提供了可扩展性的研究思路,也为情报学探索示范了一类方法指向。该篇给出的测度可望构成今后信息网络研究的方法选项。而以更符合信息网络特性的方法为起点,有望更深刻揭示信息世界的关系结构,并在应用中实现从属性描述到关系表征的深化。全书篇章结构安排,从基础概念出发,理论机理,应用研究,扩展研究,再到 H 型信息网络测度的探索研究,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该书从理论上,给出了多个H型指数数理模型,构成理论方法研究的逻辑起点。实证上,对学者、专利、期刊、基金、机构和国家/地区等从微观到宏观的聚合层次进行了系统性探索,为计量学系统性实证起到了示范作用。方法创新上,给出广义H指数、多维度引文、H型网络测度等新测度,可为信息计量学和情报学中的诸多领域(例如信息分析、信息组织、网络信息传播、网络舆情等)提供了新的工具。



编辑 |孙婉然 郭思晨
审核 | 王曼 吴文钰

华东师大人文社科
推送相关通知公告、分享科研动态信息、宣传优秀科研成果,欢迎关注华东师大人文社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