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华东师范大学在本次评选中共有43项成果获奖,获奖总数创学校历史新高。本期为您推介著作论文一等奖、二等奖获奖成果(按教育部公布顺序排序)。
人与世界:以“事”观之(著作)杨国荣
内容简介: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著作)
内容简介:
该著作围绕“谁办学?”“办什么学?”“如何办学?”“如何保障?”4个核心问题,完成了6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多重理论基础,重点反思了新中国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历史经验与规律,同时也比较和借鉴了美、英、德、法、日、韩等国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其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研,分析了中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进展、成效与问题,剖析了典型经验与制度环境。最后,提出了中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战略。
该著作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历史发展、国际经验、国内现状、本土实践,“全景式”呈现了职业教育办学系统的方方面面。解构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分析要素、结构单元,归纳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特征与规律,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理论“建模”。“前瞻式”指引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方向、思维与路径。从办类型职业教育的目标出发,从“国家——区域——院校”层面规划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转向的路径,设计了教育系统“内部+外部”的保障机制。
列宁政治遗产十论(著作)
内容简介:
该著作选取列宁政治遗产十个重要方面从历史的学术的层面加以梳理和论析,国内关于列宁和列宁主义的论著尚罕见较为系统评述列宁政治遗产方面的内容。该著作所论及的十个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和理论价值。该著作以翔实的史料和列宁原著相结合,参考国内外较为权威的苏联史评论,经过认真地综合思考和研究,在以下几方面提出个人的创新见解,如:对十月革命性质的辨析;对围绕《四月提纲》争论的辨析;对一党制形成的历史考察;从列宁和斯大林对党内矛盾不同的认知和处理方法中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对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两个时期以及对农民问题上思想认识转变过程的剖析;对列宁在对待旧知识分子问题上得与失的评估;对列宁世界革命理想主义的思考和分析。
中国的立法体制研究(著作)
内容简介:
该著作在理论研究上作出了诸多创新性前沿性研究、前瞻研究和体现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国之大者”提供前期研究支撑和创新贡献。创新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的新论断新要求,该著作作了充分体现。创新之二: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等新任务新举措,该著作有积极体现。创新之三: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和胸怀天下等创新观点,书中均有专题章节体现和提炼。创新之四:该著作在推动构建中国特色自主话语体系方面作了新探索。
该著作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前沿性、实证性,注重扎根中国大地,将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在方法上秉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立法体制特色,在价值追求上努力讲好中国特色故事和构建中国特色自主话语体系,为新征程上丰富拓展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独到贡献。动力与秩序——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与转向(著作)
内容简介:
该著作研究成果作为一项以问题为中心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其宗旨是在时代自我意识的高度,对现代中国思想和中国精神如何围绕着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内在期待而展开的复杂历程,作出进一步的哲学反思。将中国哲学在近现代的发展,从“现代化取向”(冯友兰)、“政治革命—哲学革命”(冯契)等书写方式作进一步的推进。本项成果主要从社会哲学的视角集中考察十九世纪末以来,围绕着“动力”和“秩序”两大核心观念,前辈和时贤作了何等有深度的思考并发生了什么样的论辩,同时探寻观念史的进程如何传达了文化精神的转向,考察它对于世人理解历史、认识今日中国的现实以及我们的未来,有何值得注重的意义。通过对20世纪中国人的“动力”和“秩序”两大核心观念历史的社会哲学分析,来描述20世纪中国哲学史的重要面向,这在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中是一种新的尝试。
该著作对自19世纪末以来对中国哲学观念史的研究,所采用的社会哲学视角,其最初的焦点,就是注意到19世纪晚期以来,中国文化精神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表现出对社会发展之“动力”的强烈追求。这一场观念变革如何引领了中国后来发生的巨大飞跃,发展起来的中国又如何出现观念运动主流之再度转向,表现出对“秩序”重建的高度关注。整个研究既作必要的哲学分析,又不以哲学体系的完整与否为唯一标准。始终注意哲学史与社会史的融合,希望由此打破“学院哲学”和“通俗哲学”的隔离,运用社会哲学(“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哲学综合)的分析框架来讨论整个问题,因而为将来撰写一部中国现代社会哲学史导论开辟了新的空间。
礼乐文明与生活政治——《礼记》与儒家政治哲学范式研究(著作)
内容简介:
该著作对《礼记》所记述的礼乐制度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结 合历代礼乐实践进行分析,同时参酌儒家政治哲学观念予以理论建构与思想阐释。该著作论证了“生活政治”的一般性政治哲学范式,从礼乐文明的整体维度上阐述了“礼乐文明是一种生活政治”的命题,对礼乐生活与自然天道、生活规范与政治规范进行详细分析,搜集了礼乐典章、儒家政治哲学、现代政治哲学的大量资料,通过文献分析和社会实践互证的方法,分别从衣冠、饮食、宫室、车舆、乐舞五个层面全方位地论证了《礼记》所展现了儒家生活政治范式,形成了完整的论证框架。
该著作既是研究《礼记》一书政治哲学思想的中国哲学史领域专书,也是对儒家礼乐文明进行“生活政治”分析的一个理论探索。该著作坚持史思合一,故而既具有学术意义也具有理论意义,其学术意义在于对《礼记》全书做了系统的政治哲学解读,其理论意义在于提炼出“儒家生活政治”的理论范式,该范式可以用来解读传统社会的政治与生活之间的双向互动,并可以以此为资源来认识现实。该著作对儒家生活政治范式进行了全面论证和深入考察,讨论了儒家所认可的最好生活规范与政治秩序,对反思日常生活追求与政治价值的契合以及公私生活具有新的启发意义。
难为沧桑纪废兴——中国近代新闻记者的职业生涯(1912-1937)(著作)
内容简介:
该著作试图较为全面系统地勾勒出中国近代新闻记者,作为一个社会职业群体的发展动力、演进轨迹、结构特征、表现形态、社会影响,及其与其他新兴现代专业、时代背景、社会脉络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与关联。将记者职业生涯嵌入中国近代新闻职业化的背景中进行考察,揭示个体记者纷繁多变的职业生涯背后所深蕴的共同结构和内在律动。同时,突破以往仅拘泥于组织制度层面来考察中国新闻职业的形成与迁变,将其落实到生动鲜活的记者职业意识与活动中进行观察和探讨;突破以往仅拘泥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来检视中国近代新闻职业的形成与演变,把其放置于记者职业活动与各类社会活动的交相互动之中来分析中国近代新闻专业主义的生成和建构。
该著作不仅探讨政治、经济、文化对记者职业生涯活动的影响,而且还试图综合心理资本、社会资本等影响因素,从更为系统和深刻的社会文化脉络中来透析记者职业生涯的丰富内涵和复杂含义。借鉴了工作社会学理论(Social theory at work),从工作史(Work history)、生命史(Life history)和新闻传播史交叉融合的视野对中国近代新闻记者的职业生涯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不仅努力拓展既有记者职业史研究的理论视域,而且力图填补那些因以往研究取向狭窄所忽视的重要面向,以期深化对记者职业生涯的全面认识和系统把握。
教育治理的逻辑与战略研究——基于管办评分离的教育变革(著作)
内容简介:
该著作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为背景,以教育“管办评分离”和放管服结合为基本原则,在破解教育“管办评分离”实践难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教育治理理论,通过客观、真实地分析教育“管办评”的基本状态,探索教育“管办评分离”发生、发展、流变的生态环境、权力主体的权力界限、演化机制,在厘清不同教育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不同教育治理主体的能力提升、不同教育治理主体的互动结构基础上,构建基于“管办评分离”改革的教育治理逻辑框架与运行机制,探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进而丰富教育管理学、教育政策学、教育法学、教育财政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借鉴价值的教育治理理论体系。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教育治理的逻辑与战略研究虽然在研究时间上前后相继,但其研究内容呈现从理论分析到实践探索、前瞻性研究的逻辑演进:教育治理的逻辑研究侧重于从管办评分离改革的角度,旨在深度分析教育治理的内在逻辑,阐明我国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依据;教育治理的战略研究侧重于从面向 2035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未来发展,从教育治理变革的实践方略层面探讨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与策略。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著作)
内容简介:
该著作是迄今为止我国关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研究最系统、最全面的前沿性著作,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核心价值定位于服务现代产业人才培养,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试点现状和关键问题,系统构建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理论基础,设计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制度体系和实施模式,分析和比较了世界主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模式及其形成因素。
该著作借助哲学、社会学、制度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从知识论基础、生涯发展基础、企业基础和制度基础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为什么现代产业人才培养需要现代学徒制”“如何全面理解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如何应用于现代产业人才培养”“如何构建支撑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等基础理论问题,尤其是提出了全面理解现代学徒制内涵的三个层面和四个维度。这些成果构成了我国学校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学理基础,实现了现代学徒制理论从“西方舶来”到“本土创新”的跨越。
指标与路径:中国教育迈向现代化(著作)
内容简介:
该著作是面对教育现代化推进中的评价难题,综合运用德尔菲专家问卷及专家工作坊、大规模实地调研、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文本分析等多种方法,以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价值维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案和推进路径,具有突破意义。全书共13章,分为四个“篇”,体现了“融中外于一体”“贯古今于一线”“熔理论实践于一炉”的系统性全面性,以及“理论-指标-路径-保障”阐释体系的逻辑严密性。
该著作注重在现代化反思基础上,回应和吸纳公平、开放、可持续发展等新诉求,不断地丰富和拓展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内涵,彰显了教育现代化的价值理性精神;创新性地提出刚性指标与柔性指标相结合、共性指标与地方性指标相统一、关注结果与关注过程相融通的举措,体现了合理适用的工具理性价值;在梳理提炼改革开放以来实践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同时也在研究过程中深入探讨了国家、地方和学校教育现代化推进中的制度与政策保障。
深度学习(著作)
内容简介:
“深度学习”指向学生高阶智能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是21世纪型学校变革的风向标,也是我国教育部“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倡导的教学指导方针。深度学习被视为打破应试教育桎梏,解决“浅表学习”“虚假学习”等问题,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灵丹妙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深度学习”在中国都遭遇了种种现实困境。
该著作回应了理论与实践的两大困境,为我国教育界提供了一幅描述“深度学习”的前世今生的清晰画面,揭示了“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以及新时代我国中小学课堂转型面临的挑战性课题,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围绕“深度学习”,该著作尝试从新的视角对热点议题加以探讨,并积极拓展话题边界,使研究内容具备一定的前沿性;从新的视角对“深度学习”的核心概念和相关问题做了深入系统的阐述,并开创性地将“课外作业”纳入讨论,从而拓展了深度学习的边界。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著作)
内容简介:
该著作重点论述了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主要成就、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的背景以及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学业质量与学习评价、实施保障、未来展望等,旨在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理解和实施新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供指引。本著作既能够在理论层面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产生引领作用,又能为一线贯彻和落实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提供指导,对进一步深化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该著作的内容全面和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既瞄准国际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又结合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际,体现了国际前沿与本土现实相统一的特点,并彰显中国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和实践体系;二是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最新政策要求,又针对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过程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迎接挑战的创新手段、方法和途径,充分体现了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新导向有机结合;三是既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又结合了我国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