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从史前到商朝,虽殷墟中有青色颜料粉末,但 “青” 字未在甲骨文中现身,直到西周的金石铭文才发现它的身影,春秋时期,《论语》《尚书》等文献中开始大量出现 “青” 字,意义开始多元,绿色、蓝、黑或其他暗色,都可称作青色。
商周时期匠人建窑技术高超,窑内的温度能到 1200 度,又懂得在原料中加入草木灰助熔,使陶器的外面有了一层青色釉面,成为了原始的青瓷。
【应用】
青色在中国历史上有多个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是青瓷艺术高峰,代表作有越窑青瓷等;隋唐时期青绿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科,展子虔的《游春图》、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等为代表;北宋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青绿山水代表作 。此外,宋代的青瓷发展至顶峰,龙泉窑的粉青、梅子青釉色瓷器是杰出代表。
【意义】
在古代社会,青色的使用与等级制度密切相关,如官服的颜色等级中,青色被固定为官服序列里的一种颜色,从隋朝开始,官服的颜色排序基本为紫、绯、青、绿,青色和绿色成了较低职位的官员的官服颜色。
同时青色是东方之色、春色,象征着生命、希望、坚强、古朴和庄重,是 “万物生之色”,也与春天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意象相契合。
*作者声明*
以上图片均为作者收集整编设计,仅供交流学习参考,不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