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
饕餮纹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它是古人集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并融入想象而形成的一种图案化兽面纹。
兽面通常以鼻梁为中线两侧对称排列,有大眼、双角等。其起源可能与史前的眼睛崇拜有关,也有观点认为与太阳神崇拜相关。
饕餮纹盛行于商早期至西周早期,在青铜器上常被饰于主要部位。
- 寓意 -
饕餮纹一方面象征权威和力量,展现统治阶层的威严。另一方面,也有驱邪避祸的含义。通过夸张、神秘的图案表达,凸显庄重、肃穆的气氛,让人对器物产生敬畏之感。
- 发展历程 -
产生时期(二里岗时期)
纹饰特点:
这一时期是饕餮纹的产生阶段,饕餮纹一般为单层,多以突出的线条来表示,常以带状长条的形式出现,上下夸张夹以连珠纹。
饕餮乳钉纹铜方鼎鼎足
整体造型较为简单,图案抽象,除了兽目圆大作为象征外,其余条纹并不具体表现物象的各个部位。
应用方式:
饕餮纹此时已应用在青铜器上,但青铜器的壁面比较朴素,装饰纹样少而单纯,各纹饰之间泾渭分明,为单层凸起纹饰,显得古朴、肃穆。
鼎盛时期(殷墟时期)
纹饰特点:
到了殷墟时期,饕餮纹发展至鼎盛。其构图趋于饱满,装饰上添加了很多辅助的花纹,占据了器皿较大的空间,向通体满花的方向发展,且向立体多层装饰发展。
绝大多数都饰有底纹,即在饕餮纹的底部空白处刻上均密纤细的云雷纹作为衬托。动物纹的特征被突出夸张,如兽面纹的角、鸟纹的羽等,千变万化。还出现了以鸟兽、以夔配兽等复合纹样。
殷商 青铜饕餮纹贯耳壶(局部)
商晚期 殷墟二期饕餮纹大方彝(局部)
象征意义:
这一时期大量的鬼神崇拜和祭祀活动盛行,饕餮纹代表了鬼神,被用来驱除恶魔。同时,统治者也借此来震慑百姓,体现他们的威严。
转变时期(西周时期)
纹饰特点:
西周初期,青铜器出现了简化趋势,饕餮纹逐渐开始简化,向素面纹过渡。兽面通体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图案不再像之前那么狰狞和复杂。
商晚期/西周早期 青铜饕餮纹尊(局部)
西周 日己方彝(yí)
商周时期 饕餮纹青铜鼎
象征意义:
其神秘色彩逐渐减退,宗教意义也逐渐淡化,慢慢失去了在商代和殷墟时期所具有的强烈的宗教和政治象征意义。
衰落时期(东周及以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东周及以后,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装饰风格也发生了转变。饕餮纹逐渐被其他纹饰所取代,如宴乐、攻战等反映人们生活场景的纹饰开始流行,饕餮纹在青铜器上的应用越来越少,逐渐走向衰落。
*作者声明*
1.文中所涉及的纹样及图片摘自于网络,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删除。
2.以上图片均为作者收集整编设计,仅供交流学习参考,不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