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花纹,也称 “宝相花”“富贵花”。
是中国传统纹样之一,外形圆润成团状,内以四季草植物、飞鸟虫鱼、吉祥文字、龙凤等纹样构成图案。
- 起源 -
团花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彩陶旋纹,其雏形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兴起于唐代团窠纹,并在清代随着吉祥图案的盛行而达到鼎盛。
彩陶旋纹
- 寓意 -
团花纹层次增多,形象丰富,有桃形莲瓣团花、多裂叶形团花、圆叶形团花以及三种花形团花等。团花纹寓意着金玉满堂、荣华富贵,表达了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应用范围 -
春秋战国之前:
团花纹也被用于青铜器的装饰,在青铜器上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等级象征意义。例如,错金银团花纹流鼎铸造于战国时期,其蹄足、盖、腹饰、盖缘、耳等分别用错金银工艺饰有四瓣花纹与云纹,体现了当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审美。
错金银团花流鼎
隋唐时期:
唐太宗时期,陵阳公窦师纶受波斯萨珊艺术织锦纹样风格的影响,设计出了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特色纹样,被称为 “陵阳公样”,也叫团窠纹或团花纹。这一时期的团花纹常以联珠环带为骨架,内置传统动物图案,团花结构明朗,强调对称性,整体风格大气雄浑,纹样偏简约抽象。并且,唐代的团花纹样在陶瓷器上也较为常见,制作手法多为模印.
唐 团花纹镜
唐 宝相花纹瓦当
明清时期:
明代,前期团花纹饰尚较少见,成化之后才大量出现,以斗彩团莲花为主,另有团菊、团灵芝等。表现手法有利用团形开光内填绘花卉纹和直接将花卉描绘成团花形两种,绘工精细,组织形式工整。
明成化斗彩团花菊蝶纹罐
明万历 黑漆描金团龙纹圆盒
清代,团花纹饰在康、雍、乾三朝最为兴盛。这一时期的团花纹样丰富多样,除了花卉题材外,还有团龙、团凤、团鹤等动物题材,以及团寿等具有特定寓意的题材。
清 斗彩缠枝团花大缸
清 橙红地团云寿纹刺绣吉服袍
团花纹从简单雏形发展到丰富多样。早期较抽象,后风格多样、写实。它广泛应用于服饰、瓷器等诸多领域,体现了审美变化,承载着人们对吉祥、团圆的美好期盼,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视觉符号。
*作者声明*
1.文中所涉及的图片及纹样摘自于网络及小红书@樊淘涛(传统纹样研究者),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删除。
2.以上图片均为作者收集整编设计,仅供交流学习参考,不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