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未曾留意,从去年10月至今,已经有至少3323家上市公司率先进入了大大小小的并购与重组前线作战。自从监管层在2023年8月明确表示将收紧IPO并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以来,进入2024年后,新股发行数量与融资额均出现了大幅下滑。这使得并购重组成为众多PE、VC更为重视的退出策略。加之“科创板八条”与“并购六条”政策的出台,上市公司的并购市场已初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根据棱镜洞察与同花顺iFinD数据的综合整理,在过去一年(2023年10月30日至2024年10月30日)的时间里,已有3323家上市公司经历了并购或资产重组(包括上市公司的收购、出售,设立并购基金、以及大股东的股份变动),占A股全部上市公司的62%。
其中,961家上市公司作为卖方,1787家作为买方,部分上市公司则同时扮演了收购方与出售方的双重角色,并参与了多次交易。例如,爱尔眼科在过去一年内就收购了至少88家公司。
注:序列1有34家标的公司
以上市公司(包括全球各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及A股公司)作为交易标的(包括大股东股份变动)的交易共计1115宗(包括大股东的股份变动,如拍卖,协议转让等),涉及上市公司总数达到881家。相关数据清晰地揭示了一个事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并购活动中的主力军团,特别是行业翘楚和大市值的公司。但是,并购需求最为迫切的小市值公司,它们的并购之路却最为艰难。 另据览富财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以标的资产过户完成为交易完成的计算标准,A股市场仅有15家上市公司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这些交易的累计金额达到了386.93亿元。所以大的并购重组还是不多。
这段时间,监管放宽了对跨界并购和亏损并购的限制。但在当前这一历史的特殊时期,关联并购的增加表现得稍显异常,有不少大金额的并购活动都是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且以大国企或大财团综合体为主,这进一步说明中央政策在主要市场主体上的快速落实与迫切需求。如不少B股公司开始被A股公司吸收合并,同类大企业直接合并等。但并购中的“三高”现象(高估值、高商誉、高承诺)仍然值得警惕。与此同时,以产业并购为核心的非关联并购显示出更高的成功率,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目前,一部分一级市场的投资者迫切希望通过并购实现退出。也有部分上市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堪忧,迫使它们不得不寻找买家来接手优质资产。而对于那些拥有充足现金储备的优势上市公司来说,现在则是展开并购活动的黄金时机。并购不仅是上市公司扩张版图的利器,更是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为了获取新技术、拓展市场边界,还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它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1.文中数据除已明确标注外,其余均来自同花顺iFinD系统。2.本文仅为作者基于学习需要自行整理与统计,供读者交流使用,正式数据请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为了给读者更加方便的沟通交流机会,棱镜君已建“上市公司研习社”(机构)及“红绿灯研究室”(个人),请扫下方微信入群,并注明职业与来意,以方便分类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