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提醒】@找工作的朋友,这些求职陷阱需防范!

政务   2024-12-26 18:23   云南  

收费“内推”

刷单返现

“拉新”升职

……

求职不易,千万警惕!

这些陷阱,务必避开!


01
非法职业中介陷阱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属于典型的违法违规行为,各类求职“陷阱”中多有此类“黑中介”进行组织或参与。


求职者应选择具有正规资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平台,查看其是否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最好选择诚信度高、经营规范的服务机构,不要轻信中介机构的口头承诺,务必签订正式服务协议。


如遇“黑中介”,请及时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若个人财物、人身安全等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请保留好相关证据并立即报警。



02
入职前先交钱陷阱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劳动者财物


《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人员或者开展其他人力资源服务,不得以招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


用人单位或服务机构,均不能以收取押金、保证金、服装费、资料费等名目作为求职者的录用入职条件



03
求职“内推”陷阱

收费“内推”、保offer等多属虚假宣传,涉嫌违法违规,求职者千万不可抱着“走捷径”“靠关系”等心态轻信骗子的话术,应通过正规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用人单位正规渠道求职



04
招聘“套路贷”陷阱

求职者对有应聘意向的企业,最好事先通过第三方平台等渠道核查其相关资质,若企业在求职过程中以各种理由要求租用、购买各类工作设备或交钱、贷款才能安排岗位的,应果断拒绝,以免上当受骗。



05
入职捆绑付费培训陷阱

员工培训成本一般由用人单位承担,对经付费培训可录用、包就业等要求,求职者一定要警惕“挂羊头卖狗肉”陷阱,谨防既被坑骗一笔培训费,又浪费时间精力,最后学不到什么本领,更得不到理想的工作。



06
兼职“刷单”陷阱

兼职刷单是诈骗更是违法行为,不要下载不明App、扫描可疑二维码或是缴纳押金



07
传销“拉新”陷阱

传销组织有三大特征:入门费、拉人头、金字塔结构的盈利模式


求职者要掌握辨别传销的基本常识,避免误入。求职者一旦被骗、遭受侵害,请立即报警求助,并及时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



08
色情招聘陷阱

以招聘为名诱骗求职者从事色情服务等各类违法违规活动,是近年来的典型骗局。


对此,求职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擦亮识别骗局的“慧眼”,遇到“活少钱多、轻松来钱、躺平赚钱”等招聘信息,遇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一定要提高警惕,多查多问多防备,谨防踩雷、掉坑。



09
盗用个人信息陷阱

在求职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银行卡、网银和支付密码等信息,提供证件复印件时在合适位置注明用途。




10
“猫腻”合同陷阱

求职者一定要仔细阅读并认真签订劳动合同,尤其要核实清楚涉及个人权益的重点条款,这是对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若属于非全日制工作,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但应注意留存当初做出约定时的有关资料。


一旦遇到纠纷应及时寻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的帮助,通过正规渠道予以妥善解决。



求职时

要通过合法的、正当的、信誉好的

信息渠道

了解和掌握招聘信息

可以到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

公共招聘网站

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许可的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求职






求职、入职不需要任何费用。一切打着“找工作”幌子的收钱行为都是诈骗!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心存侥幸心理。


应聘时保护好个人信息,填写简历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时不要过于具体,应该把重点放在工作和学习经历上。接到招聘邀约后,尽量多和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亲朋好友沟通情况,冷静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及时上网核实相关信息,特别是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官方网站查询该用人单位注册或者备案情况,若查不到相关信息,就说明该单位可能不存在。



一旦遭遇求职陷阱

或遭遇恶意解约等情况

请立即拨打12333电话

或前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投诉举报

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伤害

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


来源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


云南省绥江县人民法院
欢迎关注绥江县人民法院!立案庭电话:0870-7622167;执行局电话:0870-7621203;综合办公室电话:0870-762234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