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片区位于古城西北角,占地1.84平方公里,下辖1号、2号、7号、8号、9号与15号等六个街坊,约占古城区面积的八分之一。整个片区人文色彩底蕴深厚,“唐寅”和以桃花坞木版年画为首的“非遗手工艺”是整个片区最独步天下的文化标志。随着桃花坞美术馆和“桃花坞里”的开业,点“睛”之笔有了。
唐寅文化区,文化“馆院聚集地”
2号街坊是整个桃花坞历史片区里占地最大的一个区域,也是整个片区里面最早开发的街坊区域。街坊内的唐寅文化区,由唐寅故居遗址、唐寅祠、文昌阁、文化产业综合街区、展示馆、文化特色酒店六部分组成。而整个唐寅文化区紧邻苏州美术馆、苏州市文化馆、苏州市名人馆等“三馆”资源,以及周边丝绸博物馆、木刻年画博物馆、昆剧院等,定位上也与此呼应,形成新的文化“馆院聚集地”,集中展示桃花坞文化,可谓条线多,内容资源异常丰富。同时,唐寅文化区还会不断引入以社会民生服务为出发点的必要商业设施,“既有内容,又有载体,同步有能留得住人的商业辅助,才能为片区谋得更好的发展。”苏州名城保护集团相关人士表示。
桃花坞美术馆,是第一个完全属于苏州名城保护集团、独立运营的美术馆。有别于其他博物馆和美术馆,桃花坞美术馆以吴门画派展示为主,专注于挖掘、呈现片区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与近在咫尺的苏州美术馆错位发展。在展馆体量上,包括中庭大小,市美术馆展陈展览更大型,而桃花坞美术馆主要为中型展厅,各厅可分可合,易于在空间大小上做变换。
上述人士介绍,美术馆主要围绕桃花坞地区的两个重要IP唐寅和非遗手工艺,做主题切入和内容策划。例如开馆首展为小莽苍苍斋收藏展、温炉雅器手炉展、杨明义画展、苏派盆景艺术展等四个展览,意在与两大IP主题在气质上相通。
文化区恢复了始建于清代桃花坞文昌阁,再现桃坞文运兴盛的象征与符号;完成保护修缮的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唐寅祠,被保育活化为集文化展示、旅游、剧目表演为一体的综合空间;近2000平方米的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唐寅故居遗址,引入人气轻餐饮及创意文旅商家,营造“明式江南文旅街区”氛围。
文化综合街区集结方志馆、苏州仿古铜器炉缘阁、桃花坞木版年画体验中心、人文社科馆项目、漫婷花园酒店、桃花坞岚山咖啡等。其中,方志馆进行江南、苏州地方文化集中展示和地情文献的收藏、研究、开发利用、宣传教育,会不定期举办各类地情文化展览;苏州人文和社会科学馆项目,展示苏州文脉,进行社科学术交流。
阊门西街文化区,延续中医文化脉络
泰伯庙·阊门西街文化区主要位于7号街坊,是桃花坞片区的重要地带,将延续、传承阊门西街原有的中医文化脉络。沿街东侧基本建成,已于今年6月份交付第三方,以中医药业为主要运营业态,正在全面招商阶段,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已有多家中医药铺子表明了意向,初具规模。沿街西侧也将展开建设,计划于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呈现中医药衍生业态、辐射业态,比如针灸理疗、药膳药食及特色住宿等,力图令整个文化区都有比较好的全貌呈现。
作为片区发展的重点项目,以唐寅文化区和泰伯庙·阊门西街文化区为开发主力,联通桃花坞大街到阊门,将形成一条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文旅街区。久负盛名的阊门周边,通过一定的布局,就可以从“阊门-西中市-阊门西街-唐寅祠-唐寅文化区-德必‘桃花坞里’-桃花坞大街”,加之北寺塔门户打造,连成整个姑苏古城西北角的citywalk线路。
从阊门到阊门西街,覆盖的古城7号、8号、9号街坊历史文化资源异常丰厚,除了大运河环古城河点段,有着大量文保单位和控保建筑。随着对街巷老宅的逐步保育活化,不但老宅会成为其中亮点,丰富的河道资源也有望引入水上游线路,串联起诸多河街空间,逐步呈现给游客。
桃花坞片区,创造多条引流动线
根据历史资料描述,我们可以想象桃花坞大街曾有多么热闹,但恢复繁华盛景需要时间。
桃花坞大街上,“桃花坞里”由苏州名城保护集团合作伙伴,核心主营文创、科创、文体旅及服务式办公领域的德必集团运营。整个“桃花坞里”规模35000多平方米,在目前已开业的特色餐饮、文创衍生、汉服摄影等特色业态基础上,还将有一个剧场、一个婚礼堂、两家品牌酒店及一些餐饮等正待开门营业。两家酒店也独具特色,一家在设计中融入了桃花坞木版年画、唐寅书画等元素,另一家在古典苏式风格中融入音乐及酒吧文化。
说到酒店,不得不提唐寅文化区内的亚朵酒店,这是一间介于亚朵top级与S级定位之间的门店,可以说整个体系里的独特存在,特点之一就是公区很大。相关人士介绍,亚朵作为连锁酒店,对出房率有很高的要求,旗下门店前厅空间大多相对精简。而北寺塔桃花坞大街店花费了大量成本,精心打造的整体公共空间很特别,前厅宽敞,并附一个室外庭院,“他们也希望给自己的更多商务和旅游客人带来更多街区独特的文化氛围体验。”
抬头是北寺塔,低眉是独具片区特色的小桥流水风情,眼里是桃花坞千年的文艺味儿。地处古城西北角的桃花坞片区,距离苏州火车站非常近,但与苏州火车站之间,隔着一条环古城河,周边配套公共交通还没那么丰富。如何吸引最近的、来自铁路门户上的人流,打造更多条通往桃花坞片区的动线,是当下正在探讨与努力的事。
记者 | 丁云
-END-
---------------------------------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lvpang
本期编辑:乐妤
扫码开启杂志在线阅读
我们视频号超火哦
微信视频号搜索“现代苏州杂志”
点击下方视频
记得关注+点赞~
版权声明:
《现代苏州》杂志文字及图片版权归苏州新闻出版集团苏州现代期刊有限公司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单位。对不遵守本声明,或以其他违法手段擅自使用《现代苏州》杂志文字、图片等内容的团体或个人,本单位将依法保留追究权。
合作请联系:电话 65227688-3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