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摄入乳脂会增加血脂负担?我国科学家有新发现;这条曲线对寻找“外星人”有帮助 | 国内一周科技导读

科技   2024-12-28 10:01   北京  


来源:新华社、中国科学报、澎湃新闻等

科学家发布首个月背古磁场信息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和该所副研究员蔡书慧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背样品,分析了月球约28亿年前的磁场信息,发现月球磁场强度在该时期可能发生反弹,与先前认为的月球磁场在约31亿年前急剧下降且一直处于低能量状态不同。

相关研究12月20日发表于《自然》。这不仅是人类得到的首个月背古磁场信息,还为人们认识月球磁场演化过程提供了关键锚点,进而为月球磁场发电机时空演化和驱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4/12/382509.shtm?id=382509

长期摄入乳脂会增加血脂负担?我国科学家有新发现


全球有超过60亿人食用牛奶,使其成为人类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但是,国际上普遍认为全脂牛奶或者牛奶脂肪会增加宿主的体重与血脂负担。

日前,我国科学家在iMeta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该研究选用遗传背景清晰,基因序列稳定的C57BL/6小鼠模型,对正常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进行实验:持续7周每天分别饲喂15毫升全脂牛奶或者0.5毫升牛奶脂肪。相当于人持续5年每天食入2千克以上的全脂牛奶或者100克以上的牛奶脂肪。
结果表明,无论对正常饮食组还是高脂饮食组,长期高剂量食用全脂牛奶或者牛奶脂肪,均不显著增加小鼠的体重和血脂负担。相反,无论是对正常饮食小鼠还是高脂饮食小鼠,长期高剂量食用全脂牛奶或者牛奶脂肪,都显著提高了小鼠血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DL-C能够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该研究从理论上回答了全脂牛奶或牛奶脂肪对不同饮食小鼠血脂影响的机理及其潜在调节路径,有助于从产业上深化对全脂牛奶或牛奶脂肪的健康认识与全面利用,实现食物资源效率最大化,从消费上解答长期困惑消费者对全脂牛奶或牛奶脂肪的担心疑虑。而全脂牛奶或牛奶脂肪的更多研究将对全球营养健康政策的调整与改善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495854868769874&wfr=spider&for=pc

这条曲线对寻找“外星人”有帮助


来源:Xiao and Laflamme 2009

化石是记录生命演化的最直接证据。科研人员耗时六年创建了目前全球数据最全、信息量最大的早期地球古生物地层数据库、全球首个早期地球化石大数据平台,并采用“超算+AI”等分析方法,绘制出迄今第一条早期地球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曲线,揭示了地球从20亿年前到5亿年前——约15亿年的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演化历史。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第一个可信的真核生物化石在约17亿年前出现后,其多样性一直保持较低但稳定增长的模式。直到约7.2亿年前全球性大冰期的出现,打断了生命演化的原有进程。随着大冰期事件的结束,地球物种多样性开始迅速增加并且频繁发生波动,造成多次生物大辐射和大灭绝事件。其中包括约6.35亿年前到5.8亿年前的生物大辐射事件,以及紧随其后发生的生物演化史上第一次大灭绝事件,导致当时的优势类型—带刺的微体生物大量灭绝。在此之后,形态更为复杂的宏体生物(包括动物)迎来了快速辐射。但这些复杂宏体生物在埃迪卡拉纪末(约5.51亿年前至5.39亿年前)又遭遇了两次明显的多样性下降,代表了动物演化史上最早的两次大灭绝事件。

该研究填补了早期地球生物多样性宏演化的空白,并为探索地外生命是否存在以及宜居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915625423532744&wfr=spider&for=pc

临床治愈不足10%?联合疗法开启乙肝治疗新时代


近日,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所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教授侯金林团队与合作者在乙肝治愈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正式上线。该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充分证实了联合病毒抑制和免疫激活双重策略对于提高乙肝治愈率的关键作用,为全球乙肝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研究采用综合平台设计策略,集成了多个新靶点抗乙肝病毒药物的评价,引入靶向HBV RNA的小核酸药物和免疫激活药物,使乙肝治愈率突破30%,对HBsAg水平低于1000 IU/ml的患者治愈率可达47%。未来10年是乙肝功能性治愈的关键期,侯金林呼吁采用新策略与新技术攻克乙肝,惠及全球病患。

同期,侯金林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教授樊蓉共同研发的新型乙肝治愈预测模型——乙肝“金牌”评分系统也正式面世。这一评分系统将为乙肝患者的治疗提供更精准、更科学的评估工具。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2/536184.shtm

我国科学家揭示害虫抗药的关键机制


当前,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威胁着全球粮食供应安全,研制高效、生态友好、低抗药性的绿色农药是农药产业发展的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害虫体内存在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与农药抗药性直接相关。

研究团队以全球性害虫赤拟谷盗(俗称“面粉虫”)为实验对象,解析了这种转运蛋白质在昆虫体内转运脂质和外排农药的全过程。“这意味着,如果能够抑制这种转运蛋白质的功能,就相当于破解了害虫的表皮防御屏障和解毒机制。”论文通讯作者杨青说。在此基础上,他们团队找到了能够抑制这类转运蛋白质的小分子抑制剂。

该研究揭示了这种蛋白质在昆虫体内转运脂质和外排农药的全过程,为研制新型绿色农药、有效解决抗药性问题开辟了全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于12月24日左右发表于《细胞》。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412024061232911&wfr=spider&for=pc

朱鹮故乡发现了新蘑菇,不能直接食用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

近日,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隐孔菌被确定为该属新物种——秦岭隐孔菌,这是全球范围内发现的该属第三个物种。隐孔菌是珍稀大型药用真菌,此前已确定有在中国发现的中华隐孔菌和北美地区的遮孔隐孔菌两个物种。

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解修超介绍,这一新物种是该研究团队成员王勇在2023年春季的一次秦岭科考中发现的。随后团队成员宋玉等人多次走进秦岭采集样本,并带回实验室进行形态学和多基因分子系统学研究,最终确定此为一新物种,将其命名为秦岭隐孔菌。
相关研究论文已于11月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分类》上发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487839324029050&wfr=spider&for=pc

科技手段揭示中国古代蜻蜓眼玻璃珠的“来龙去脉”


来源:杨益民、徐思雯 供图

玻璃是人类研制的最重要材料之一。早在中国东周时期,地中海、美索不达米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就以钠玻璃生产而著称,而中国则以铅钡玻璃生产而闻名。以往研究表明,中国铅钡玻璃珠蜻蜓眼的出现受到外来钠玻璃的影响。但外来钠玻璃究竟如何影响我国铅钡玻璃珠的制作,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

据中国科学院大学23日消息,该校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利用多种科技手段,阐明了战国至西汉时期铅钡玻璃珠“蜻蜓眼”的技术内涵,成功揭示中国古代蜻蜓眼玻璃珠的“来龙去脉”。科研人员对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出土的铅钡玻璃珠蜻蜓眼进行无损或微损的成分、物相和显微结构分析,首次识别出:铅钡玻璃的钠源为富钠矿物或来自欧亚大陆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钠玻璃,铅钡玻璃的硅源还包括额外添加的石英。

这项研究探讨了欧亚大陆的钠玻璃如何促进中国早期铅钡玻璃制品的诞生,并揭示铅钡玻璃珠生产工艺中的本土创新。对认识中国早期玻璃生产和文明互鉴提供了新的见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通报》杂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029631335124606&wfr=spider&for=pc

“女娲”开“天眼” 12颗商业雷达遥感卫星开启规模应用


23日晚,随着“宏图二号”09至12星成功发射入轨后完成一系列调试并传回高清影像和数据,由12颗商业雷达遥感卫星组成的“女娲星座”开启规模应用,为救灾应急、农业监测、海洋观测、能源开发等提供高分辨率的对地观测影像。

我国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分别在11月9日、12月17日以一箭四星方式,将“女娲星座”8颗商业雷达遥感卫星成功送入距离地面520余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入轨后,这8颗卫星在太空中先后完成太阳帆板及数传天线展开、星地测控数传链路测试、卫星状态监测、雷达遥感载荷开机。它们与2023年3月30日发射入轨、先期已在轨运行的“宏图一号”4颗商业雷达遥感卫星完成组网。迄今,“女娲星座”组网的商业雷达遥感卫星已达12颗“女娲星座”看得清、覆盖广、效率高采集的影像和数据已在湖南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干堤溃决等重大自然灾害抢险救援中发挥作用,支撑事件监测百余次。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243566920066157&wfr=spider&for=pc

研究揭示我国台风致灾影响持续北抬


来源:原论文

我国北方地区历史上罕受台风威胁,但近年来北方地区却频遭台风影响。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余锡平团队通过深入分析1984年至2020年期间台风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数据,发现台风在我国华东地区登陆后进而北上深入内陆,造成我国北方内陆省份经济损失显著增加。

研究表明,台风登陆后引发的极端暴雨事件频次增加是北方内陆省份经济损失加剧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华东地区登陆的台风数量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且台风登陆后衰减速度变慢。分析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大气比湿、土壤湿度的长时期增加趋势,以及垂直风切变的长时期减少趋势有利于维持台风登陆后强度和水汽,进而在内陆地区引发严重灾害。与此同时,研究还指出,在我国华南地区登陆的台风并未引起相应内陆省份的经济损失增加,主要与在华南地区登陆的台风数量减少有关。
该研究不仅为我国台风灾害的防控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国北方地区防灾减灾策略的优化和台风灾害应对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成果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通讯》。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2/536456.shtm

多组学分析揭示东西方猪表型差异巨大的原因


来源:原论文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综合作用促成了全球约600个不同猪品种的形成。尤其是在过去100年里,西方猪种因体重、生长速度和肌内脂肪含量等经济性状被强烈选择,相比东方猪种呈现显著差异。研究猪驯化和育种背后的遗传变化和选择机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医学和经济价值。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唐中林、易国强团队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教授Martien A. M. Groenen课题组合作,通过整合9个高质量猪基因组和1081个重测序数据集,构建了全面的猪泛基因组和遗传变异数据集。该数据集识别了与脂肪沉积、肌肉生长和免疫功能相关的选择性扫描信号及基因,为育种提供了遗传标记。结合27个肌肉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和甲基化组数据,研究揭示了东西方猪种肌肉生长差异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发现,人工选择影响DNA甲基化和基因调控,从而影响肌肉生长和肉质。

研究表明,脂肪型猪种和瘦肉型猪种之间猪肉产量的巨大差异归因于骨骼肌发育的异时性,人工选择是肌肉生长的关键驱动力,尤其是对于产前肌肉的发育。研究结果为东西方猪的(表观)遗传及表型分化提供了新见解,并发现了一些未来猪育种和人类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潜在候选基因。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iMeta。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4/12/382593.shtm?id=382593

最新高校人员任免动态一览表:


祝效华(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官网

据西南科技大学官网信息,祝效华已任西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https://www.swust.edu.cn/_s2/2024/1225/c11416a210732/page.psp

陈艳波(来源:贵州大学官网)

12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网发布人事任免通知,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陈艳波任贵州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hhttps://www.gzu.edu.cn/2024/1225/c18246a244412/page.htm

精彩内容回顾

基于综合优化方法的电力设备动力吸振技术研究 | 科技导报
中国噪声自动监测的现状和发展 | 科技导报
道路交通噪声遇“克星”:控制技术研发进展与展望 | 科技导报
守护城市宁静:轨道交通噪声污染防治进展 | 科技导报

打造宁静生活:中国宁静区域创建的制度探索 | 科技导报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


《科技导报》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于2014年,主要刊登《科技导报》期刊内容要点,报道热点科技问题、科技事件、科学人物,打造与纸刊紧密联系又特色鲜明的新媒体平台。
科技导报公众号聚集了数万名专心学术的未来之星和学术大咖,添加编辑微信,让优秀的你有机会与志趣相同的人相遇。


科技导报
中国科协会刊—《科技导报》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