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第一集|宇宙信使:探秘宇宙线

科技   2025-01-09 18:28   北京  


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主海报

你知道

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宇宙射线探测装置在哪吗?

国际上空间最大、埋深最深的深地实验室长什么样?

在1秒钟的1亿亿分之一的时长里超快光场能完成哪些活动?

答案来啦!
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出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央视纪录频道与中央新影集团发现纪实传媒联合制作播出的系列科学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近期在CCTV-9热播。本片聚焦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中国天眼”、郭守敬望远镜、中国散裂中子源、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锦屏地下实验室等科学大装置,对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行了科学解读,展示了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及这些超级装备所孕育的重要科研成果。
让我们一同走进《打开宇宙之门》第一集《宇宙信使》。






REC

云室实验,指通过干冰对云室降温,使云室内酒精蒸汽达到过饱和状态。当有粒子穿越时,蒸汽会沿带电粒子轨道发生凝结,从而可以被我们肉眼观察到。此刻云室中显示出的就是宇宙线轨迹。
而对于宇宙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成做了解释:“宇宙线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分钟都有几百个缪子(一种宇宙线)穿过我们的身体,因为它的能量高,粒子小,所以肉眼是无法看到的。”
宇宙线携带着遥远天体的信息,像信使一样前往宇宙中的各个角落。它们来自哪里?如何通过它们破译遥远天体的奥秘?
为了观测研究宇宙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海拔4410米的四川稻城海子山上,建起了世界海拔最高、灵敏度最强、规模最大的宇宙线观测站。
这里有三种宇宙线观测装置。中间这个呈“品”字形的装置,是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这里面装满了高纯度的水。
此刻,科研人员正划船进入探测器内部,对这里的设备进行集中维修和更换。
水切伦科夫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宇宙线穿过这些纯净水时,会产生一种微弱的切伦科夫光。这种光会被水下两千多个光电倍增管转化成电信号,放大并记录下来,从而探测研究宇宙线信息。
当某种粒子在一种介质中的速度超过光子在该媒介中的速度时,这种粒子传播过程就会产生一种光,因为这种现象是苏联科学家切伦科夫发现的,所以被称为切伦科夫光。
在水切伦科夫探测器周围,是缪子探测器和电磁粒子探测器阵列
宇宙线是一种高能粒子流,其中有带电粒子和不带电粒子两部分。带电粒子在宇宙中穿梭时会受到磁场影响,改变路径,因此无法通过它们追溯天体方位。而不带电粒子则不会受到磁场影响而改变方向,通过它们可以给出准确的天体信息。伽马光子就是一种不带电粒子。
缪子探测器和电磁粒子探测器就是用来寻找和筛选伽马光子的。
这些蓝色集装箱式仪器,是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在晴朗的夜晚,它们打开箱盖仰望星空,通过捕捉宇宙线高能粒子在大气中穿梭时所产生的切伦科夫光来探测宇宙线。
多种探测器阵列协同工作,可以捕捉不同能量波段的宇宙线粒子,并相互印证数据。
一颗距离地球24亿光年的大质量恒星坍缩,6万多个伽马光子穿过茫茫宇宙,于2022年10月9日,被观测站收集到,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观测到的最完整的一次伽马暴。




精彩内容回顾

大数据赋能中医: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研究的新篇章 | 科技导报

聚焦中医药真实世界数据:质量评估方法进展与展望 | 科技导报

仝小林院士:守正创新时代的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 | 科技导报

道路交通噪声预测:单车噪声模型研究与对策 | 科技导报

噪声治理密码:噪声地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全景 | 科技导报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


《科技导报》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于2014年,主要刊登《科技导报》期刊内容要点,报道热点科技问题、科技事件、科学人物,打造与纸刊紧密联系又特色鲜明的新媒体平台。
科技导报公众号聚集了数万名专心学术的未来之星和学术大咖,添加编辑微信,让优秀的你有机会与志趣相同的人相遇。


科技导报
中国科协会刊—《科技导报》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