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
期中模拟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某班的同学为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绘制了一张表格。该原始人群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
2.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神话传说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农耕文明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4.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20年4月4日上午,近300名在陕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与在西安、台湾分别设立的视频连线点代表参加公祭典礼。此举是因为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
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
D.黄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5. 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
A.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B.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D.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6.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④处应是
A.商朝的建立 B.西周的建立 C.夏朝的建立 D.东周的建立
7.右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览中的器物-“利簋”图片,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此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由此可知
A.文献与文物都不可相信 B.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
C.文献记录更具有真实性 D.文物与文献同时代出现
8.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9.《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10. 余秋雨曾经写到: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是
A. 灵渠 B.赵州桥 C. 长城 D. 都江堰
11.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推行郡县制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 ⑤修建陵墓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⑤ D.①③④⑤
12.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A.辽东、临洮 C.山海关、嘉峪关
B.鸭绿江、嘉峪关 D.山海关、临洮
13.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根据材料分析,秦实现统一的原因不包括( )
A.顺应百姓和平的愿望,符合历史潮流
B.商鞅变法,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C.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善用人才
D.秦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14.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15.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上,画有“楚河-汉界”,作为双方的分界线。这是以下棋比喻历史上楚汉战争,关于“楚汉之争”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秦末农民起义的一部分 B.项羽取得胜利,成为“西楚霸王”
C.刘邦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D.楚汉之争结束,标志秦朝灭亡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那个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使中国出现了空前的思想解放局面,产生了许多思想流派,被后来许多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所推崇。
(1)材料中所说的“那个时代”是什么历史时期?当时的各思想流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什么局面?(2分)
材料二 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③兼相爱,交相利。④以法治国……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2)材料二是某七年级同学收集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言,请你写出材料二中四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谁的观点。(3分)
材料三 公元前2世纪,孔子学说被宣布为帝国的官方教义,其经典著作成为学者和政治家的主要研究对象。直到2000多年后,也就是1911年满族王朝覆灭为止,孔子学说一直在中国居统治地位。”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再写出孔子的一项政治主张。如果要了解孔子的言行,你认为应该查阅哪部经典著作?(3分)
材料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
(4)你认为孔子的哪一观点最能体现材料四的报告精神?(1分)
17.制度创新是人类发展水平和文明的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史前时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2分)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新变化?材料三描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2分)
材料四 如图所示:
(3)材料四表明秦朝实现统一后,创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图中①空缺处应该填什么官职?(2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1分)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3分)
材料三 秦孝公重用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师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
——《战国策秦策》
(3)根据材料三,请你概括出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体现了哪个学派的思想?并根据材料归纳出商鞅推行改革坚持了哪些原则?(2分)
材料四(4)分析材料三中从图三到图四,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并分析商鞅变法与此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2分)
19.下面是一个历史小故事,请你阅读并体验亲历者的感受。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写一篇60-10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6分)
相传,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当作"龙骨"卖给中药店作药材。1899年,北京的官员王懿崇得了病,在这仁堂买药,发现龙骨上刻着符号,认为这是古文字,就把药店里所有带符号的龙骨都买下来。学者经过研究,认定这些符号就是商朝的文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B | B | C | A | C | D | B | C | B | D | A | A | D | B | C |
16.(1)春秋战国。百家争鸣。(2分)
(2)老子;孟子;墨子;韩非(韩非子)。(不得错别字)(4分)
(3)核心思想:“仁”。政治主张:为政以德。著作:《论语》。(3分)
(4)有教无类。(1分)
17.(1)禅让制。(2分)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分封制。(2分)
(3)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丞相。(2分)
18.(1)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分)
(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3分)
(3)法家学派;公平无私、不畏强权的原则。(2分)
(4)从分裂到统一;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并成为秦国现实统一奠定了基础。(2分)
19.开放题。例:题目:甲骨文的发现。(2分)
论述: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记载王室占卜的内容。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被称为“最早的汉字”。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4分)
题目:中国最古老的文字。(2分)
论述: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4分)
▲可保存图片打印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