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群体被大量投诉所围绕,这一现象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议题。西南某基层教育局所提供的台账资料表明,在今年 1 月至 8 月期间,该局总计接收了 128 条针对教师的举报信息。经深入调查核实,仅有 7 起举报被认定基本属实。在众多不实举报当中,恶意举报并不鲜见,例如无端编造教师体罚、辱骂学生等情节。除了在 “管教学生” 方面的举报之外,举报教师的缘由还涵盖了作业布置量 “过多” 或 “过少”、对学生的态度过于温柔或过于严格、回复信息不及时、在学生面前食用外卖以及缺乏经验难以带好班级等情况。甚至还有教师因学生在班级中丢失一块橡皮而遭到举报。(半月谈)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时常呈现出一种复杂难辨的状态。“恭维奉承” 与 “暗中攻击” 的现象,往往能够在同一时空下同时存在。有媒体以某地作为样本展开调查后发现,家长针对教师的投诉接连不断,且投诉的名目纷繁多样。从查证的实际情况来看,“128 条举报信息中仅有 7 起基本属实”。面对如此现状,也难怪众多网友发出 “教师受困于不实举报” 的感慨。大量无理和失实的举报,给教师的日常履职带来了极大的干扰,同时在客观上也耗费了主管部门的人力和精力,可谓是多方皆输的局面。
家长对教师进行举报,自然也是事出有因,属于 “不平则鸣”。那种完全无中生有、蓄意诬告的情况,终归是极少数。在当前的现实语境下,家长向教育局等部门投诉教师,既带有 “传递信息”“寻求帮助” 的意味,同时也明确存在着 “有仇必报”“情绪发泄” 的倾向。在某些家长的思维模式中,一旦子女在教师那里 “受了委屈”,就一定要为孩子出头,让教师付出代价。而频繁地进行 “投诉”,其目的在于给教师制造麻烦,让教师感到难受 —— 然而,这并非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而仅仅是一种反击和树立权威的姿态。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家长对教师投诉的泛滥化现象,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孩子强烈的保护欲,生怕孩子受到哪怕一点点的 “伤害”,无论是真实存在的伤害,还是在想象中被放大了的 “伤害”。当孩子因犯错被批评后,有些家长便按捺不住进行添油加醋地举报,这种行为显然过于敏感和执拗。其二,则是对教育有着强烈的 “参与感”。年轻的家长群体中,不少人存在教育焦虑,并且拥有更为多元的教育理念和更为坚定的教育方法。家长们自认为 “很懂教育”,教师的权威也就随之变得岌岌可危。一旦见解不同,便选择投诉了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家长们的 “教育关切” 无法与学校、教师进行充分的 “讨论争辩”,无法转化为对后者的直接影响时,“投诉” 便成为了一种唯一的途径,用以表达诉求、进行仲裁并确定是非。除了 “投诉” 之外,家长们还有哪些其他渠道可以用来传递自己的意愿、彰显自身的存在呢?无论是家校共育机制,还是家校群、家委会,实际上都未能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在客观上导致了 “意见积压”,直至在下游形成了 “举报信息” 的堰塞湖……
对于举报,主管部门理应给予高度重视,对于存在问题的情况要严格查处并追究责任,对于没有问题的情况要进行澄清并正名。同时,还应梳理出对 “投诉” 进行分级分类、区别处置的标准化流程。除此之外,拓展家长们的表达渠道,完善反馈机制,保障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合理参与,这也是从源头化解投诉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