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气|大寒:凛冬将尽,静待春来

旅行   2025-01-20 09:30   北京  

小寒不如大寒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至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一过,四季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节气接近春节,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

大寒到顶点

日后天渐暖














 大寒·节气简介














大寒时节,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景象。一般来说,大寒节气的气温与冬至节气相近,因此许多地方有“腊月有个小阳春”的说法,此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前期略有增加。

《大寒》

(宋)陆游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

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

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

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

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大寒到顶点

日后天渐暖














大寒·节气三候














鸡乳·征鸟厉疾·水泽腹坚

大寒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意思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鹰隼之类的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大寒节气的花信风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大寒到顶点

日后天渐暖














大寒·节气习俗














大寒,是春节的配菜间,也是年夜饭的试味席。

在东南沿海,祭拜土地的仪式叫“做牙”,每年的二月二是“头牙”,腊月十六为“尾牙”。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

大寒时节走进南京,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定是各家门店必备的冬日美味。在梦回大唐的西安,大寒喝腊八粥是必不可少的项目:爱吃甜的用粳米、芸豆、大枣等混合,出锅还要加上一把冰糖;而偏爱咸口的人则加入肉丝、咸盐,煮出一碗旧时称作“肉糜”的咸味腊八粥。历史悠久的老北京,至今还保留着大寒吃消寒糕的习俗。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食后能起到温散风寒、润肺健脾的功效,此外还有消除寒冷、步步高升的寓意。

扫屋迎新春,俗称“掸尘”。“尘”与“陈”谐音,因此蕴含着除旧迎新之意。钟毓龙《说杭州》中记载:“扎竹枝为大帚,承之以竿,屋角檐隙,无不加以扫除;桌椅杂物,无不加以洗涤,预备过年。”这把竹枝扎成的大扫帚,除了掸尘洒扫,还要在祭灶时作引火之用,噼里啪啦的爆裂声好似爆竹。

大寒到极点

日后天渐暖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北京市玉渊潭公园
介绍玉渊潭公园历史文化、发展建设、特色景观、游园资讯、文化活动、服务指南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