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隆冬“三九”基本上处于小寒节气内,正所谓“天寒地冻北风吹,小寒时处二三九”,因此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
小寒·节气简介
小寒气象变化
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这是因为在上一个节令冬至时,地表得到太阳光、热最少,但还有土壤深层的热量补充,所以还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等到冬至过后,也是到“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
小寒物候现象
一候:雁北乡;
小寒节气时虽然温度低,但阳气已经开始生发,大雁顺阴阳而向北迁移。
二候:鹊始巢;
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它们感知到阳气的生发,开始筑巢。
三候:雉始鸲。
“雉雊”的“雊”为鸣叫的意思,意为野鸡感知到了阳气的滋长开始发出鸣叫。
Xiao
Han
小寒·传统习俗
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数九过寒冬
数九,是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数九计算寒天这一方法在我国民间口口相传,有历史,乏记载,至于起源何时,没有确切的资料。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吃糯米饭
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Xiao
Han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