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气|大雪至,寒冬始

旅行   2024-12-06 13:40   北京  

传统

节气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大雪

2024/12/06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每年12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时,便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大雪节气是干支历亥月的结束以及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顾名思义,临近大雪节气,天气愈发寒冷,降雪可能性更大。





大雪节气释义

大雪时节,人们会明显感到气温变低、白昼缩短。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我国不少地区会出现降温、大风天气过程,最低温度降到0℃以下,寒气逼人。除了无冬区的华南和云南南部外,大雪节气的到来,让我国大部分地区披上冬日盛装,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辽阔的大地银装素裹,绿树披银饰玉。

当然,大雪节气前后,主“藏”还需注意“防寒护阳”。大雪节气的到来,标志着秋冬季节交替正式开始,这时天气寒冷,阳气潜藏,人体易受寒冷影响,生理功能和食欲均会发生变化。仲冬进补有助于体内阳气的敛藏,有利于开春阳气的升发,正是进补的大好时节,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畏寒。






大雪物候特点

我国古人将大雪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到了大雪节气,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此时是阴气最盛之时,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能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大雪习俗文化

大雪时节,冬意浓,寒气盛,水面结冰,北风卷地,人们期待着能够看见雪花漫天、银装素裹的冬日美景。那么在大雪时节,人们都有哪些民俗活动呢?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

在大雪节气,还有“赏封河”“赏冰雕”的习俗。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水全都被冻住了,形成了一层厚厚的冰。在古代,大雪节气也是储藏冰块的最好时间。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北京市玉渊潭公园
介绍玉渊潭公园历史文化、发展建设、特色景观、游园资讯、文化活动、服务指南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