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近,全球各地的华人都在积极准备庆祝中国年。但是偏偏每到这个时节,都会有让人憋闷的事出现......
有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帖表示,
即将在华人区Parramatta举办的一场庆祝中国年的大型活动里,宣介文案中全文没出现“Chinese”,反倒出现了好几处“Korean”,搞得好像这是个韩国新年一样。
这引发了广大华人群体的愤怒。
帖主表示,已经向Paramatta议会发送了抗议邮件,华人议员也出面表示,已经向议会传达了华人群体的意见。实际上,中国新年之前多被翻译为Chinese New Year。但近几年开始,Lunar New Year的叫法逐渐多了起来。据网友@我改名字了 在社交平台发帖指出,悉尼Parramatta议会计划举办一场庆祝春节的活动,但在活动的宣介资料中,却只字未提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表演,反而着重提到K-Pop等韩国文化表演。“从活动名到活动简介,没有一处提到China,清一色lunar new year,介绍舞狮和高跷等传统中华节目时没有一个字提到chinese,但到韩国节目就着重写明korean culture,全部活动内容的宣传中对中国只字未提,不了解的老外还以为春节是韩国的呢观感极差。”帖主补充表示道,自己已经给议会发送邮件,在等待议会的回复。
此贴一发,立即引发了人们的讨论,无论是在澳还是在国内的人都认为这是难以接受的。
有网友表示,如果要庆祝Korean new Year,就别用任何中国元素。
还有人提议,既然官方主办的活动如此不尊重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附近的华人社区如果举办庆祝新年的活动,大家愿意带着家人前往捧场。
有在澳华人直接表示,自己不准备进入写Lunar New Year的店中消费。
网友在评论区中艾特和华人议员陈潇Charles,希望他能为大家发声:
“春节作为世界华人最重要的节日,却被大力宣传韩国文化,作为华人,我感到非常伤心以及觉得受到了冒犯。
春节去年12月成功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认为是Lunar new year这种包容性更强的错误说法,也需要被更正了。我们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帮助推动澳洲其他民族的人能够正确认识到,春节是农历新年。
农历是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根据日月历结合二十四节气还有闰月等计算的日子。和伊斯兰的月历毫无关系。请您帮助!”
民众的诉求也被议员关注到了,@悉尼晨潇Charles 很快给出了回应,表示对大家的呼声感同身受,并代表大家及时与Council进行了沟通,也得到了回复:
议员本人在回复中承诺,自己会“第一时间”向大家更新调整内容,并“继续跟进”确保调整后的内容能够符合华人社区的期待。
目前再进行查看,发现宣介页面已经进行了更改,在部分传统活动前加上了“Chinese”,但是整个活动依然采用了“Lunar New Year”的叫法。
在早些年,春节在海外多被翻译为“Chinese New Year”。
但是近几年来,一些海外的媒体却逐渐开始将春节改译成“Lunar New Year”。
2022年,时任英国首相的约翰逊选用了“Lunar New Year”来庆祝新春,而非英国政府以往常用的“Chinese New Year”,此举有意淡化了中国元素。越南、韩国对这一译法大肆宣传,企图从名称上淡化这一节日的中国文化色彩。除此之外,大英博物馆此前也曾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条邀请大众前来观看由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赞助的音乐表演,以此来庆祝“韩国农历新年”。众所众知,春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重要节庆日,而周边国家庆祝这一节日的传统,也是受到古代中国的文化影响。
因此,当这一传统节日在国际上的称谓被以这种方式进行模糊的时候,中国的年轻人们站了出来。2023年,在大英博物馆举办那场活动当天,一群年轻人身着中国传统服饰走进馆内,手持宣传海报,向全球游客为中国的春节正名。
与此同时在网络上,海内外的华人群体也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声援行动,坚定地为中国传统文化据理力争。在这种压力之下,大英博物馆最终删除了原本的宣传帖,在庆祝新年的Ins推文中,正确地加上了“Chinese New Year”的标签。而在北京时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Spring Festival)成功申遗刚刚宣布不久,在悉尼的庆祝活动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可见想要守住我们的传统文化与节日,不被有心人擅自挪用、盗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海外的华人们守护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越来越强。此次悉尼华人社区挺身而出,及时反馈,就是最好的例证。
↑ 滑 动 查 看 更 多 图 片,扫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