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西柏坡的故事”征文丨许言:追忆郑州老战士之家“重走进京赶考之路”的日子——郑州老战士之家“西柏坡——北京行”活动侧记

文化   2024-11-08 19:01   陕西  

“我与西柏坡的故事”征文


 追忆郑州老战士之家“重走进京赶考之路”的日子

——郑州老战士之家“西柏坡——北京行”活动侧记

作者:许言

摘要:走出纪念馆,老战士宣讲团成员们思绪万干。西柏坡,这个小小的山村,在中国革命史上却占据着如此重要的地位。它见证了伟人们的智慧和勇气,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艰辛历程。这次西柏坡之旅,不仅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段历史,也让我们从伟人们的典故中汲取了无尽的力量。老战士们说,通过参观学习重温历史,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弘扬西柏坡精神,对于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信息大学退休教授、抗美援朝战地记者、志愿军老战士王光森说,走进红旅胜地西柏坡,让我们一起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感受到了那永不磨灭的革命精神,在这里,我又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段旅程我将终生难忘。

2016年7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9周年的前一天,在爱心企业的帮助支持下,中国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组成“重走进京赶考之路”宣讲团,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学习,接受革命历史教育,并于8月1日应邀参加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9周年拥军爱民拥政爱民公益活动。这是郑州老战士之家“重走长征路”活动继河南信阳新县之后的又一重要活动,以此追寻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历史,重温西柏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1949年3月25日清晨6时,一列火车缓缓驶入北平(今北京市)清华园车站。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从西柏坡抵达北平,清华园车站作为进京赶考“第一站”,见证了中国革命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启。

据中央文献记载:“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乘汽车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25日凌晨2时在涿县换乘火车,早上抵达北平清华园车站,然后改乘汽车至颐和园。”25日清晨,迎着曙光,中共中央专列火车缓缓驶入北平清华园车站,列车停车后,毛泽东步入站台,正式踏入北平,下午在西苑机场阅兵,当晚入住香山。随后,新华社向全国、全世界播发了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正式进入北平的消息。

在告别西柏坡踏上进驻北平征途之后,毛泽东还风趣地把进驻北平比喻为“进京赶考”。周恩来也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是退回来。”毛泽东坚定地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表现出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的清醒头脑和革命气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伟大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向全党强调,要保持和发扬“赶考”精神。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进京赶考”的出发地——西柏坡时指出,西柏坡“是立规矩的地方”“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为了追寻中国共产党的赶考之路,2016年7月31日上午8点,郑州老战士之家“重走进京赶考之路”宣讲团从郑州东站出发乘动车于一个小时后抵达石家庄,受到当地爱心人士的热烈欢迎,并积极做好老战士服务保障工作帮助转乘,又一路乘专车来到位于平山县的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地处太行山东麓,总面积为16440平方米。西柏坡南邻滹沱河,西依太行山,东临华北平原,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地理位置优越。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

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一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是一种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是一种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这种精神,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它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西柏坡纪念馆以大量的文物、照片和历史资料,生动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学习。

在西柏坡历史博物馆。馆内设置12个展室,以平山人民光辉的抗日斗争为铺垫,以解放战争为主线,运用大量文物、照片和历史资料,辅之以绘画、雕塑、景观、幻影成像、半景画等高科技手段,重点介绍了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

这里也曾是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所在地,为砖木结构平顶房。大院分前后两个院,前院有周恩来旧居、任弼时旧居、毛泽东旧居、军委作战室旧址、刘少奇旧居、董必武旧居、中共中央九月会议旧址等;后院东北部是朱德办公室和居室旧址。大院西部前后院之间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旧址。

西柏坡纪念碑,矗立在众多景区的中轴线上,碑高18.93米,碑名“西柏坡”系邓小平同志手迹,碑文是江泽民同志为西柏坡的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西柏坡,可以说是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伟大精神的地方,终于在建军节前一天踏上了这片令人敬仰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旅程,老战士们激动万分,其中还有当年跟随毛主席一同进京赶考的战士,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不禁感慨万千。

一进入景区,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便扑面而来。眼前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口沿看蜿蜒的小路前行,我们来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看着那简陋的房屋和朴素的陈设,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敬意。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伟人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智慧,指挥着干军万马,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西柏坡期间,毛主席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有一次,一位老乡前来反映问题,毛主席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地倾听老乡的讲述,并亲自为他解决了困难。这件小事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伟人的亲民情怀和伟大人格魅力。

西柏坡纪念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生动地展示了那段光辉岁月里的点点滴滴。每一件展品都仿佛是个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大家在一幅幅图片前驻足凝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眼目睹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场景。

在纪念馆里,还有一个关于周总理的感人故事。当时,西柏坡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物资匮乏。周总理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还十分关心同志们的生活。有一次,他发现一位工作人员因为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而身体虚弱,周总理立刻亲自安排为他送去了一些营养品,并叮嘱他要注意休息。周总理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同志们深受感动,也更加坚定了大家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决心。

走出纪念馆,老战士宣讲团成员们思绪万干。西柏坡,这个小小的山村,在中国革命史上却占据着如此重要的地位。它见证了伟人们的智慧和勇气,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艰辛历程。

这次西柏坡之旅,不仅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段历史,也让我们从伟人们的典故中汲取了无尽的力量。老战士们说,通过参观学习重温历史,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弘扬西柏坡精神,对于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信息大学退休教授、抗美援朝战地记者、志愿军老战士王光森说,走进红旅胜地西柏坡,让我们一起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感受到了那永不磨灭的革命精神,在这里,我又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段旅程我将终生难忘。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让我们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了解了西柏坡精神的形成背景和历史脉络也更加理解了西柏坡精神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经过此次西柏坡红色记忆之旅,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后期的战略决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许多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所打动。

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者许言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感慨于老一辈革命家们在艰苦卓绝环境中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卓越智慧,更要致力于将这份红色记忆和精神传承,希望以用我们的行动将这份宝贵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2016年8月1日下午3点,郑州老战士之家“重走进京赶考之路”宣讲团,在团长张爱兰的率领下高唱志愿军战歌走进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的舞台,接受全国人民致敬,他们现场发表了参观西柏坡的感慨,号召在场观众也重走一次进京赶考之路,深刻领悟西柏坡精神,那场景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多少次全场观众起立为他们鼓掌,至今让老战士回味无穷终身难忘,在参加中央电视台活动之前,他们特别专程来到天安门广场在天安门前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回忆。他们说这是他们一生中最最知足最最幸福的一件事。

如今8年过去了,当年参加活动的老战士已经都九十多岁了,有几个老战士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们当年那种飒爽英姿老当益壮精神矍铄的气势一直深刻地印在我们的脑海。

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开展生动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连续举办了“走进彭德怀纪念馆”“走进杨根思部队”“走进黄继光学校”“走进毛岸英学校”“走进雷锋小学”“重走抗美援朝之路”“重走长征之路”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陆续开展“井冈山——南昌行——从革命圣地到英雄城市”相聚在军旗下系列主题活动。

为了留住革命历史,联合多所大学连续多年开展“追寻红色记忆——寻找最可爱的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达60次,遍及全国16个省直辖市,走访慰问在乡老战士数千人次,整理回忆录300余万字,口述战争历史5万多分钟。编辑出版了《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红色追寻》《血与火的洗礼》《感恩伟大祖国》等口述历史书籍。应对疫情防控形势,为把红色文化传播到师生和家长心中,连续四次开展了“寻访红色足迹 传承伟大精神”线上直播活动,河南全省15个地市县、30多所学校、2万名师生家长参与收看直播,点赞量超过11万,打造了线上红色文化传播新境界,构建了红色基因校园文化新格局,省教育厅领导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中央电视台、河南卫视分别提前半月入驻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采访,10月23日,中央举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大会当天播出了博物馆的专题报道。2020年12月博物馆被平原示范区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多个单位、院校将老战士之家挂牌设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生思想品德课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河南应用技术学院联合开展的“三个文化”、与河南农业大学开展的“三品教育”、与郑州工商学院开展“寻迹”、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大思政课”等共建项目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联合河南工业大学社会实践团队打造的团中央政协提案“薪火相传”荣获全国一等奖,大思政课项目被多所学校列入社会实践项目库,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被省委宣传部授予“出彩新人说”特等奖,被省委省直工委授予“两优一先”特别奖。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策划实施了庆祝建党百年传承红色基因“五个一百”工程即:在百年党旗下为100名老战士拍摄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特写留影; 慰问100名老战士并采集百双老战士红手印; 面向社会开展100场党史教育课; 组织采访撰写整理100篇老战士口述战争历史回忆录;面向全国老将军老战士征集100幅书画作品举办庆祝建党百年书画作品展览。此项工程被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授予“我为群众办实事”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同时注重从青年学生层面着手,策划开展馆校“跨界”联合,构建建人、物、事叙事空间,策划开展“升一次国旗、穿一次志愿军军装、唱一次志愿军战歌、讲一个志愿军英雄和烈士遗物背后故事、吃一把炒面一把雪和冻土豆、走一次抗美援朝之路、敬献一次鲜花、行一个少先队礼等“十个一”活动,打造一个红色文化育人品牌,让红色文化更接地气。

2021年8月,中部战区陆军开展“乘‘忠诚号’列车学党史活动,郑州抗美援朝战争口述历史博物馆作为第十个打卡地与北大红楼、八七会议纪念馆、革命圣地延安和西柏坡革命圣地等红色纪念地一起列入军队党史学习教育打卡地。

2023年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6月联合银河悦读网、《百年战旗红》组委会、国防专业委员会和彭德怀纪念馆等单位举办的“正义必胜——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反响热烈,全国300多名作者参与;7月9日,联合河南电视台在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办了“向英雄致敬”——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活动,首开了全国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活动的先河。7月27日,特别制作“伟大的胜利 不朽的丰碑”——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图片展。

近两年,我们持续探索研究激活“红色基因”,解锁“传承密码”,又策划开展了“讲述英雄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讲述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我为传承红色基因代言”等小小红色宣讲员培养活动,我们坚信文物不言,岁月有声,记忆不散,讲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铸就铁骨忠魂。2024年4月份,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中国军号”和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视听”,联合举办了“爱我人民爱我军”短视频征集活动,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口述战争历史博物馆选送的小小红色宣讲员刘佳音的《一把军号》作为优秀作品入选5月份第一季“中国军号”“爱我人民爱我军”征集作品视频展播,进军全国百佳。

2024年以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相继颁布修订实施,郑州老战士之家致力于叫响“红色品牌”弘扬“红色精神”,以红色资源“活教材”打造立德树人“强磁场”,成功“唤醒”红色文化,释放红色资源的“乘法效应”,致力于成为红色故事的精彩讲述者、红色精神的生动诠释者、红色风尚的有力引领者。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




纪实文学详细记述了 2016 年郑州老战士之家 “重走进京赶考之路” 宣讲团的西柏坡-北京行活动。通过描述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时期的生活点滴、工作场景,如毛主席为老乡解决问题、周总理关心同志等,生动展现了伟人们的亲民情怀和人格魅力。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之旅,更是对西柏坡精神的重温与传承,让老战士们深受触动,也为全国观众带来深刻启示,激励着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推荐阅读。

——编辑:李亚文


作者简介





许言,军旅生涯14年,两次荣立三等功并荣获军地两用人才和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称号,历任有线电报站长,无线通信电台台长。多次参加全国全军征文并获奖,代表作品:《镌刻在导弹旅的诗行》《南疆有这样一个绿色的方阵》《圆在哀牢山的女兵梦》《天南地北情系边陲》,《昆明日报》专版介绍了我的写作之路。1994年1月初转业到中牟电视台开展电视节目初创,连续四年被评为郑州市优秀新闻工作者,获郑州市改革开放30年优秀市民荣誉,多次应邀参加全国地面电视台台长实战峰会交流探讨电视台体制机制改革和节目创新创优工作。首届最美退役军人,首届潘安文学奖获得者。

转业20多年来,历任电视台长,总编室主任,节目研究室主任,立足广播电视本职讲好中牟故事,传播中牟好声音,创作多部电视专题片纪录片,代表作品:《共建和谐家园》《四区并妍打造都市新城》《文明,让城市更美好》《辉煌70年——四集系列电视片》,多部作品获国家和省市广播电视创优奖;创作多部舞台剧代表作品:音诗画《2020,春天的壮歌》《抗洪战疫壮歌》《我想对你说》《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等节目;策划执导多届大型“感动”“最美”等颁奖盛典并担任总撰稿;策划创办大型文化品牌节目《感动中牟》《唱响中牟》;策划执导《讲好中牟故事》《让文明之光照亮新征程》等主题活动。编辑出版《感动中牟》《我的战疫故事》《讲好中牟故事凝聚奋进力量》中牟故事系列丛书。

2008年10月与爱人在郑州创办中国首个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创新成立“三团一馆”来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编著《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和《红色追寻》《血与火的岁月》等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系列丛书。发表广播电视、精神文明建设论文、传承红色基因及新闻特写专稿近20万字,现任《文明中牟》《文化中牟》责任编辑。

编辑简介





李亚文,毕业于汉语言文学系,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工作之余,酷爱读书,爱好文学,勤奋文学创作。199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散文《追求》、生命之旅》、《捧出你的微笑》、《月是故乡明》;诗歌《雪》、《爸爸的白发》;微小说《足迹》、《历史的天空》等公开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上。


- END -


征文通知丨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我与西柏坡的故事”征文通知

“我与西柏坡的故事”征文丨东方可可:参加西柏坡精神巡展首展



向上滑动↑


图文编辑 | 浅浅眉 


YINHEYUEDU

欢迎搜索加入我们

欢迎到网站投稿,找到知音

银河悦读网网址:

www.yinheyuedu.com

银河悦读

文若银河  

悦读无限

银河悦读中文网前身为榕树下雀之巢文学社团,2017年4月29日在上海创立该网站已近7年,现管理团队近60人。

网站汇集来自全国各级作协会员,退役军人、退休人员和高校及中小学的教师、大中小学生以及各界网络文学写手,是国内首家以中老年为主体覆盖全龄段的原创文学艺术网站。在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广东、海南、四川、云南、陕西、内蒙古、新疆等21个省市自治区创建了40家分站。

网站以“书写你我光芒”为宣言,以“网聚正能量,抒写真善美”为宗旨,以“传承红色基因、传承中国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志愿奉献”为精神坐标,以创作出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奋斗目标,是广大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也是浩瀚文学星空的璀璨星座。

2019年中国妇女报称誉:红色网络文学领跑者

2020年志愿军研究会称誉:红色文化传承方队


责编:浅浅眉  初见

即刻点击原文,发现世界的美好

银河悦读
文若银河,悦读无限,被誉为“红色网络文学领跑者”的文艺网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