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小说丨董晓军 :空间站里繁忙的一天

文化   2024-10-30 19:00   陕西  



银河小说










空间站里繁忙的一天

作者:董晓军 郝建军 胡国新


摘要:

张航飞借助雷达监视着那颗卫星,操纵“天光”系统瞄准它,对着飞过来的金属棒按下按钮,只见一道白光,那根金属棒顿时化作一缕青烟,我们的空间站安然无恙。一根金属棒体积达到0.4立方米,在我们的强激光照射下瞬间气化,足见我们的“天光”系统功率有多恐怖了。随后张航飞又接连摧毁了数根金属棒。随着那颗卫星逐渐离我们远去,太空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空间站里,钟良竹与伙伴们击掌相庆,我们的“天光”系统太厉害了,简直是我们空间站的“带刀护卫”,是护站神器啊!


浩瀚寂静的太空,星光闪烁,深邃无垠。无数有人的、无人的各种航天器在各自的轨道上无声的运行着。

北京时间凌晨6:30,中国天宫空间站里一阵急促的“滴!滴!滴!”的警报声打破了凌晨的寂静。

正在天宫空间站核心舱的睡眠舱里酣睡的“神舟六十八”乘组指令长钟良竹,被急促的警报声叫醒了,昨天晚上他一直在调试空间站舱外机械臂的控制程序,忙到凌晨四点多钟把程序调整好后才睡下。

听到警报声,他穿着一身睡衣就钻出了睡袋,“飘”到主控台前,乘组的另外两名航天员已经在等他了。值班的航天员刘祥报告说:“指令长,国内控制中心发过来的最新指示说,据‘天眼系统’跟踪太空航天器综合情报得知,有一个不明国籍的卫星正在通过变轨的方式向我空间站靠近,意图不明。要求我们立即查明情况,妥善处置,一定要确保空间站的安全!”

钟良竹马上命令刘祥使用空间站警戒雷达搜索目标。很快,刘祥就报告说:“在我空间站上方的高轨道上距我空间站约250千米处,确实有一颗卫星正在以约150米/秒的相对速度向我空间站靠近,从卫星的轨道参数大数据分析,极有可能是M国的卫星。指令长,我们怎么办?”

钟良竹思索片刻说:“来得正好,我们正想看看M国的卫星是什么样的,运用了哪些先进技术,特别是其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模式以及数据链传输等技术,如果能把它抓住,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这样,张航飞,你马上启动舱外机械臂,准备抓卫星。刘祥你注意控制好空间站,如果那颗卫星运动速度过快,注意控制空间站规避,以免发生碰撞。”


6:30,那颗卫星果然快速向我空间站靠近,张航飞操控着空间站外舱壁上一长一短两根机械臂缓慢张开,刘祥启动空间站上的矢量火箭发动机工作,控制着空间站的机械臂转向卫星靠近的方向,并调整空间站的运行姿态,使空间站与卫星的运行方向一致。这样,空间站与卫星都朝着两者的轨道交叉点靠近,两个航天器的距离逐渐缩小,眼看那颗卫星就要撞上空间站了,空间站的两只机械臂往中间一合,只听“咔”的一声,那颗卫星碰在了机械臂上。因为卫星是圆的,两只机械臂的直臂无法夹住卫星,卫星和空间站碰撞一下后又弹开了。钟良竹心想,得想办法把卫星抓住,不行的话只好派宇航员出舱去抓了。想到出舱,钟良竹突然想起来在核心舱储物柜里存放着一个智能机器人“吴刚”,它可以不受限制地在空间站舱内、外自由活动,现在可以派上用场了,让“吴刚”出舱去抓卫星应该会事半功倍。

钟良竹赶紧“飘”到储物柜跟前,打开储物柜,搬出智能机器人“吴刚”,让它站在自己面前。这是一款华为公司生产的第12代智能机器人,因为在它的身上安装了48片高性能芯片,光是它的核心处理器就集成了36片,具有超快的计算和信息融合能力,所以智能化程度相当高。它具有认知学习、综合模糊信息、自动组织和提升器官功能等能力,能够与人交流,会思考问题。而且抗高温、高压,还可以在超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组成机器人的拟人化元器件表面蒙上了一层用特殊纤维材料制作的高仿真“肉皮”,细皮嫩肉的“吴刚”就是个小鲜肉,给人一种“萌萌哒”的感觉。这个机器人组装完成后经过一系列恶劣环境测试,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原本准备带到月球上工作的,所以同事们给它起名叫“吴刚”。因为钟良竹的专业是自动控制,受邀全程参与了这款机器人的设计和制作,也想亲自验证一下它的各种性能指标。所以在担任这次“神舟六十八”乘组指令长以后,请示上级同意,把“吴刚”先带到空间站来初显身手。

钟良竹在机器人后背控制区内快速输入唤醒程序。只见“吴刚”举起双手伸了个懒腰,张开嘴打了一个哈欠,然后规规矩矩站在钟良竹面前等候指令。

钟良竹告诉“吴刚”,让它出舱后接近那颗卫星,到卫星跟前时将其抱住,只要抱住了就算完成任务了,其他的事情由航天员来完成。只见“吴刚”微微地点点头,两只用摄像头组装的大眼睛眨了眨,一副似懂非懂的模样。

钟良竹带着“吴刚”来到空间站的K1出口,将内舱门打开,让“吴刚”站到隔离舱里,系好安全绳。钟良竹关闭内舱门,同时命令刘洋控制空间站调整姿态,使空间站的K1出口对准那颗卫星。随后用控制钮打开外舱门放出“吴刚”。

只见“吴刚”一跃而出,舞动着双臂,扭动着腰肢,似乎是在太空跳“霹雳舞”,飘到那颗卫星附近后,轻舒双臂,很轻松地就将卫星抱在了怀里。钟良竹赶紧收拢系在“吴刚”身上的安全绳,将“吴刚”连同那颗卫星一起拽到了K1出口外,“抓俘虏”成功了,“吴刚”立了大功。


钟良竹和伙伴们把那颗卫星移入梦天实验舱,并没有对这颗卫星轻举妄动,主要是怕触发卫星上的自毁装置。一旦触发,卫星自毁,那就前功尽弃了。钟良竹让刘祥将其放入具有屏蔽电子信号功能的太空回收安全箱内,待返回地球时带回去让技术人员去分析研究吧。

8:00,控制中心通报,我国在月球上建立的工作站上的工作人员又制备了约一吨氦-3原料,正在由“嫦娥15号”运送至空间站,待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再由“天舟”货运飞船送回地球,预计9:00到达空间站。氦-3原料是一种如今已被世界公认的高效、清洁、安全、廉价的核聚变发电燃料。根据科学统计表明,利用10吨氦-3发电就能满足我国全国一年所有的能源需求,100吨氦-3便能提供全世界使用一年的能源总量。月球上由于太阳风的作用,其月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氦-3在月球上是以气体形态依附在月壤中的。我国月球工作站的同志们将富含氦-3的月壤利用机械将其粉碎就可以收集到氦-3气体,再用高压气瓶储存起来,经过液化后运回地球。1吨氦-3原料运回地球可以让我国的核电站发1万兆瓦的电,相当于燃烧400万吨石油发的电,真是一克值千金啊。

钟良竹还意外得知自己的未婚妻周慧也在月球工作站上,心里一阵小激动。自己一年前上空间站前知道她已入选载人登月梯队,曾与她相约要在太空见,没想到会这么快。

钟良竹马上命令刘祥调整空间站姿态,准备迎接“嫦娥15号”的到来。

9:00,“嫦娥15号”如期而至,在K2接口与空间站对接,顺利卸下了氦-3能量包。

10:00,刘祥报告:“‘天舟18号’到了,在K3接口与空间站对接。”

钟良竹看了一下日程安排表,今天除了要接收“天舟18号”货运飞船,还要进行铌钛合金冶炼、天-地(水下)量子通信等试验。“天舟18号”是来送给养和由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等几所高校制造的18颗“纳卫星”的。钟良竹他们要在今天下午把这些微小卫星施放入轨,组成星链。钟良竹和张航飞一起将“天舟18号”上的物资卸到了空间站的核心舱,又将那颗“俘虏”的卫星和已经完成的各类科学试验的材料及数据等装入“天舟18号”,待钟良竹他们返回地球时一起返回。

10:30,钟良竹来到梦天实验舱,按照工作日程安排,他今天要在梦天实验舱完成铌钛合金的冶炼试验。铌钛合金是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韧度的材料,是制造航天和航空发动机叶片的绝好材料。但这种金属在在地球上难以冶炼,因为铌钛合金的熔点是2400摄氏度,在地球上很难找到能耐2400度高温的材料做容器。只有在太空这种高纯净度、微重力真空环境下才能冶炼,因为在真空失重的条件下不用使用容器就能冶炼这种合金。

钟良竹穿好防护服,按照操作要领一步步实施。在将冶炼材料通电以后,温度控制器显示,两个电极之间的温度很快就达到了2400多度,由于梦天实验舱里是真空的,所以尽管钟良竹离冶炼材料很近,但却并没有感觉到高温的炙烤,刺眼的蓝光让人不能直视,幸亏钟良竹戴着防护镜呢。经过近半个小时冶炼,一颗亮晶晶的金属球悬浮在两个电极之间,成功得到了约50克铌钛合金。按照这种冶炼方法将来肯定可以在太空大规模生产了。钟良竹想,一定建议国家将来在空间站专门建一个实验舱来做这个事情。

12:00,刘祥报告说,根据巡天望远镜观测的信息,空间站在10分钟后将与由无数太空垃圾形成的“云团”相遇,请示下一步的行动。


时间太短了,空间站无法运用变轨的方式规避太空垃圾。钟良竹命令张航飞立即进入问天实验舱,启动“天光激光发射器”,准备清除太空垃圾。“天光”使用氦-3核原料,所产生的激光具有惊人的功率和作用距离,可以瞬间将目标物体气化且不产生任何碎片。

12:08,刘祥调整着空间站的体位,“天光激光发射器”作为空间站标配的装备,在空间站问天实验舱有固定的发射窗口。待这个窗口对正空间站飞行方向正前方时,张航飞戴好护目镜,从巡天望远镜的显示屏上观察着随时靠近的太空垃圾,按动发射钮,一束耀眼的白光瞬间将飞过来的碎片气化。他又看见一只航天员用过的手套飞过来,那是美国航天员爱德华在1965年实施太空行走时不慎“掉”到太空里的,已经在太空中飞行了近百年了,今天在激光中化作一缕青烟,终于结束了太空旅行。

12:30,刘祥报告,尽管我们使用“天光”系统清除了绝大部分太空垃圾,但还是有部分微小太空垃圾撞击了我们的空间站,空间站太阳能帆板有破损,需要修复。在太空中,只要太空垃圾中微小的颗粒的体积有一粒花生米大小就可以对航天器造成损害。

钟良竹知道,虽然出舱的活儿可以交给“吴刚”去做,但像这种修复空间站太阳能帆板的细致活还得靠宇航员亲手去做。于是钟良竹决定亲自出舱去修复。他穿戴好太空服,携带工具箱和修复材料,在张航飞的协助下从K1出舱口钻出空间站。他首先绕飞空间站一周检查了一下太阳能帆板,发现有三处破损。他使用特制的“胶水”将修补材料一一粘贴在破损处,很快就修复好了。

13:30,此时空间站正好飞临中国上空,钟良竹和张航飞带着“吴刚”,将18颗“纳卫星”“飘”到K1出舱口,向“吴刚”交代了相关注意事项,打开内舱门,将“吴刚”和18颗卫星放入隔离仓后又关闭了内舱门。13:45是施放卫星的“窗口时间”,时间一到,张航飞按下控制钮打开外舱门,只见“吴刚”将小卫星每隔30秒钟施放一颗,18颗卫星就像18颗珍珠在太空组成一条星链,它们将是组成我国“万帆星座”低轨互联网星座的最后一批卫星,它们的入轨标志着“万帆星座”组网完成,可以正式投入运营了,届时我们在家里上网就可以享受“秒速”的网速啦。

14:00,控制中心传来指示,在国内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发生了一起歹徒持枪抢劫银行案,五名歹徒打伤了两名押送运钞车的保安和一名柜台女工作人员,抢劫了约两千万人民币后驾驶抢来的汽车逃到了西双版纳密林中。由于西双版纳原始森林面积太大,靠人力搜索根本无法实施。如派出直升机搜寻,一是发动机的轰鸣声会打草惊蛇;二是速度太慢耽误时间。而14:30时空间站正好飞经云南上空,上级决定由钟良竹他们运用电子侦察设备辅助公安机关搜索和确定歹徒的位置,抓捕歹徒。

钟良竹命令张航飞启动电子侦察系统天线,刘祥控制空间站稳定飞行。

张航飞收回了空间站的机械臂,使其处于收缩状态,又按下一个控制按钮,电子侦察系统的网状天线缓缓张开,平时为确保空间站的稳定飞行,这个天线是呈收缩状态的。


14:30,张航飞在电子侦察系统的显示屏上看到,云南省范围内有很多忽暗忽明的小亮点,每个亮点代表一个电子发射装置,如一部正在通话的手机,一辆行驶中的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等等。昆明、玉溪、攀枝花等地亮点非常密集,而在临沧、普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边亮点就稀少很多了,因为这边人烟稀少。他把监测范围直接选定在西双版纳密林这一片,启动详查模式反复快速扫描。突然,一个小亮点在西双版纳密林中心位置闪烁着。张航飞分析,这有可能是游人或者是猎人使用手机发出的辐射,也有可能是歹徒在使用手机。不管是什么情况,先把这个信息报告控制中心吧,因为空间站很快就会飞过云南省了。

事后得知,公安机关根据空间站传回的目标信息,出动了两架警用直升机搭载特警队员飞临目标上空。那个小亮点果然是歹徒,因为特警队员刚刚索降地面就遭到歹徒的枪击。特战队员果断还击,击毙击伤歹徒各一名,其余歹徒被抓获,收缴赃款二千一百多万元。之所以出现一个亮点,是因为这伙歹徒在逃亡中频繁使用卫星电话联系同伙来接应他们,所以暴露了目标位置。

15:00,控制中心发布情况通报,根据“天眼系统”侦测,M国装备有“上帝之杖”装置的M2008号卫星正在调整轨道,预计1小时后到达与空间站轨道最近的位置,距离估计约30千米。提醒空间站注意防范。

钟良竹知道,这是M国贼心不死,总是想千方百计要摧毁我们的空间站。自从国际空间站报废解体后,太空中就只有我们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在运行,经过两代的升级,目前这个空间站使用寿命已经达到了五十年以上。M国曾幻想参与我国空间站的建设和开发运用,但被我国拒绝了。因为当年我们想参与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时,M国国会通过了一个《沃尔夫条款》法律文件,禁止M国与我国在太空领域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我国科技人员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在太空领域埋头苦干,自主研发了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宫空间站等航天产品,成功进行了载人登月、降落火星、建立空间站等航天活动。今天我们的天宫空间站已经成为人类唯一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所以M国必欲除之而后快。上午想用卫星撞我们的空间站,结果反而被我们“俘虏”了,一计不成又施一计,这次肯定会耍花样。他命令张航飞准备好“天光”系统,随时待命。

16:10,刘祥报告:“发现一颗卫星在邻近轨道上,正在以约50米/秒的速度向我空间站靠近。空间站各种信息显示屏出现信号干扰现象。”

钟良竹知道,这是M国的卫星正在对我实施电磁干扰,他立即对刘祥命令道:“迅速启动‘铁壁-12系统’,对抗敌人的电磁干扰!”只见刘祥按下一个红色按钮,刚才还是一片雪花的显示屏上立刻变得清晰了,说明我们的电磁防护系统发挥作用了。


此时只见M国卫星上一道闪光,一根“上帝之杖”金属棒快速飞向我们的空间站。据有关资料介绍,这种金属棒直径约30公分,长约6米,依靠自带的火箭发动机飞行。金属棒由钨-钛合金制成,硬度很大,依靠其快速飞行所形成的动能,撞击并击毁目标。我们的空间站要是被它撞上,后果不堪设想。

张航飞借助雷达监视着那颗卫星,操纵“天光”系统瞄准它,对着飞过来的金属棒按下按钮,只见一道白光,那根金属棒顿时化作一缕青烟,我们的空间站安然无恙。一根金属棒体积达到0.4立方米,在我们的强激光照射下瞬间气化,足见我们的“天光”系统功率有多恐怖了。随后张航飞又接连摧毁了数根金属棒。随着那颗卫星逐渐离我们远去,太空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空间站里,钟良竹与伙伴们击掌相庆,我们的“天光”系统太厉害了,简直是我们空间站的“带刀护卫”,是护站神器啊!

17:00,钟良竹和刘祥来到问天实验舱,按照日程安排,他们要进行天-地(水下)量子通信试验。刘祥是通信专业的博士,量子通信是他与导师共同研究的课题,他的《基于量子密匙分发的通信保密研究》博士论文曾获得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奖。其研究成果已进入工程运用阶段。这次试验是由他的导师曹银川院士主持的,要进行天-地超远距离,特别是在太空与在水下的“蛟龙”潜航器进行量子通信试验,如果能够成功将对通信领域造成颠覆性的改变。

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刘祥在17:10准时打开了量子通信设备,一排排信号灯闪烁着。此时空间站正好位于西太平洋上空,“蛟龙”潜航器也已经在马里亚纳海沟1000米的深度上悬浮着。只见刘祥在键盘上快速输入一组字符,只等着“蛟龙”潜航器的回应。但是时间过去了十分钟却一点反应都没有。钟良竹对刘祥说:“刘祥,你去核心舱把空间站的姿态再调整一下,让那个专业天线对准地球方向,可能会好一些。”刘祥“飘”到核心舱后迅速启动矢量发动机调整空间站的姿态,将那根“U”状天线对准地球方向。此时问天实验舱钟良竹面前的显示屏上出现了一组乱七八糟的字母和数字,“飘”回来的刘祥将这组字符输入到专门的“翻译”软件中,结果显示屏上出现了一组汉字“我们在1000米深的太平洋海底向战斗在空间站的战友们致敬!”钟良竹看到这句话激动得大喊一声:“我们成功啦!”是啊,这次天-地间信息传输的成功意味着量子通信超远距离通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钟良竹又让刘祥尝试着发送一些空间站的图片和视频信息,“蛟龙”号也发送了一些深海鱼类的图片和视频,都取得了成功,尽管时间拖的比较长,但图片清晰度和视频保真度都很好。天-地通信的成功其军事意义重大,特别是从太空到水下的通信,如果能够达到实际运用的水平,生产出的装备列装我军,这样以后我们的指挥机关和海军的潜艇部队就能够实现实时通信。我们的潜艇就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当需要沟通通信联络时必须浮出水面,否则就无法联络,因为无线电波无法穿透海水进行传播。在战场上潜艇浮在水面是很危险的,今后我们的潜艇除非需要返回港口维修或在海上补充给养,其它时间都可以藏匿于深海之中,让敌人看不见、摸不着、打不到,成为真正的“深海蛟龙”。

18:00,忙了一天的航天员们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各个都饿坏了。趁着现在空闲的时间,钟良竹和伙伴们一边吃着晚餐,一边看着副显示屏上正在直播的第28届足球世界杯中国队与巴西队的决赛实况直播。钟良竹和张航飞都是足球迷,在航天员大队,他们俩一个是后卫,一个是前锋,在北京总站每年的运动会上,航天员大队已经蝉联了三届冠军了。钟良竹看好中国队,从预选赛到决赛阶段的比赛,18场球仅丢了2个球,进了26个球。而张航飞却看好巴西队,认为桑巴足球天下第一。上半场中国队前锋容志峰一脚世界波踢进了一个球,中国队暂时1:0领先。


中场休息时,钟良竹忙里偷闲给在月球工作站的未婚妻周慧打了一个视频电话。他们俩是高中同学,钟良竹是班长,周慧是学习委员。两个“学霸”当年一起考大学,钟良竹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本硕博连读,攻读自动化专业,周慧立志要当一名女飞行员,所以报考了空军航空大学。上大学之前俩个人私订了终身,相约相守终生。周慧送给钟良竹一个玉坠,保佑他的平安,钟良竹则把外婆留下的传家手镯送给了未来的“孙媳妇”。钟良竹毕业后分配到空军航空工程大学任教,后来经过选拔以航天飞行工程师身份入选我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为一名非飞行员出身的航天员。周慧毕业后分配到陆军某集团军陆航旅,开的是直-31多用途直升机,后来又成为我军首批歼-40女飞行员。在得知钟良竹成为航天员之后也积极申请,经过层层选拔,最后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女航天员。两个人真是比翼齐飞啊。这次钟良竹承担“神舟六十八”航天任务的指令长进入空间站,周慧也入选了载人登月任务的梯队,两个人相约要在太空相见。今天,他们都在太空上,虽然没有出现在同一个航天器里,但也算是在太空相见了吧。

钟良竹在手机屏幕上看到周慧的影像,比在登月前又消瘦了一些。就在这时,只听周慧欢快地对钟良竹说:“我看到咱们的空间站了!好亮啊!好想飞到空间站上去看你啊。”原来,此时空间站正好运行到地球与月亮和太阳都能通视的位置,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钟良竹感到,自己虽然与周慧远隔万里,但两个人的心却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钟良竹嘴上与周慧说着体己话,心里琢磨着这次航天任务完成后,回到地球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周慧求婚,一定给她一个完整、幸福、温馨的家!

过了一会儿,工作站正好转到了月球背面,信号不太好,俩个人只好匆忙说了几句话就挂了电话。

下半场中国队依靠一粒点球把比分扩大为2:0,直至终场哨声响起双方再没有进球,中国队击败巴西队,终于捧起了几代中国球迷梦寐以求的“大力神杯”!

20:30,正当钟良竹他们还沉浸在中国队夺得“大力神杯”的喜悦中时,“滴”的一声,指挥中心又传来最新指示:“根据‘天眼系统’侦测,M国的‘锁眼-28’侦察卫星将在30分钟以后运行到我国上空,而此时我空间站也正好运行到我国上空,预计位置将处于该侦察卫星上方约280千米处。由于该侦察卫星安装了大口径镜头的光学和红外照相机,侦察图像分辨率已经达到了厘米级,可获取高清晰度的侦察资料,所以对我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你们要利用这次在太空与其相距不太远的良机,采取相应措施将其摧毁,至少使其失能,以消除对我国的安全威胁。”

看着眼前这个指示,钟良竹脑海里琢磨着,用“天光”系统到是可以将“锁眼-28”摧毁,但由于这颗卫星体积太大,“天光”系统不可能将其完全气化,必定会产生大量碎片,形成太空垃圾,对太空中的航天器包括我们自己的航天器都会造成安全威胁。那用什么方法才能让一颗卫星既不毁坏外形,又能使其内部零部件失能呢?思来想去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

就在钟良竹一筹莫展的时候,刘祥提醒了钟良竹一句话:“指令长,上次‘天舟-17号’送上来一部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微波发射器,他们在地面和空中已经完成了试验,送上来是要完成太空试验的。据说在地面试验时可以使500千米距离内目标内的仪器失能而不损坏仪器的外部结构。本来按计划今天上午要做这个试验的,我已经在问天实验舱把它打开,充上了电,但是一忙别的事就没来得及做,这会儿应该能用了。我们何不用M国这颗卫星作为靶星,用这部微波发射器攻击一下,做一个测试。这样既完成了微波发射器的太空试验,又能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钟良竹听刘祥这么一说不禁眼前一亮,说到:“对呀,这部器材在地面和空中试验效果都很好,在太空没有空气阻隔,效果应该更好。好,就用它试一下。”

于是钟良竹命令张航飞马上到问天实验舱准备好器材,刘祥注意搜索“锁眼-28”卫星,发现以后马上锁定。


张航飞“飘”到问天实验舱,看到那台精致的微波发射器,绿色的指示灯闪烁着,表明它可以随时投入使用。

张航飞穿戴好太空服,把微波发射器移到空间站K1出口的隔离舱,关闭内舱门,打开外舱门,将发射管对准浩渺的太空,拇指放在发射钮上,屏住呼吸,耳机里听着钟良竹的指挥口令。

21:05,刘祥报告:“发现一颗卫星,从轨道参数分析应该是‘锁眼-28’卫星,目前位于我国青海省上空,我们的位置大约在陕西省上空,距离该卫星275千米。”

钟良竹立即命令刘祥调整空间站的姿态,以K1出口方向对准那颗卫星。刘祥启动矢量发动机,让空间站在太空翻了一个跟头,使得空间站的K1出口一面对向了那颗卫星。钟良竹命令张航飞:“发射微波”。

张航飞迅速按下发射钮,只听微波发射器发出一阵低沉的“嗡嗡”声,表示发射微波的红色信号灯频频闪烁。为保险起见,他连续长时间按了三次。

这台机器长时间工作了三次,并没有出现机器发热、元器件损坏和死机等故障,说明这台机器的可靠性还是挺高的。张航飞又按照这台机器的试验流程和项目操作了两遍。完成了该机器的试验。

钟良竹马上向指挥中心报告了完成任务的情况。由于“锁眼-28”卫星距离空间站较远,无法判定我们的微波攻击是否奏效,只能等以后从其它渠道的信息来判断证实了。为此钟良竹内心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是否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过了三天从国内传回消息说,M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宣布,一颗M国卫星在飞行到中国上空时遭到不明物质攻击,星载仪器全部失灵。很显然这是被我们从空间站发射的微波烧毁的。当然,这是后话。

21:50,钟良竹靠在主控台前,用束缚带把自己固定住,他要填写今天的工作日志。他把今天完成的工作一一列出来,不列不知道,这一列把自己都吓了一跳,乖乖,今天还真干了不少事儿呢。

6:30,使用舱外机械臂和智能机器人“吴刚”“俘虏”了M国的卫星;

9:00,接收“嫦娥-15号”送来的氦-3原料;

10:00,接收“天舟-18号”送来的物资和小卫星;

10:30,冶炼铌钛合金试验;

12:00,清除太空垃圾;

13:00,出舱修复太阳能帆板;

13:45,施放“纳卫星”;

14:30,协助国内公安机关抓捕持枪抢劫银行的歹徒;

16:00,反击M国“上帝之杖”的攻击;

17:00,量子通信试验;

21:00,使用微波攻击M国“锁眼-28”侦察卫星,完成微波发射器的太空试验。

真是繁忙的一天啊!也是硕果累累的一天!

钟良竹看着眼前工作日志上列出的这份任务清单,心中感慨万分,我们的祖国真是越来越强大了。自从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发射升空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在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太空利益的忠诚卫士,维护国家安全的太空“长城”,维护人类太空环境安全的爱心大使。真为伟大的祖国感到无上的骄傲,为自己是一名中国的航天员而感到无上的光荣。

钟良竹把另外两名航天员召集过来,做了简短的工作总结,鼓励同志们再接再厉。

“神舟六十八”乘组在太空工作已经快一年了,再过五天“神舟六十九”载人飞船搭载乘组人员就要上来轮换他们了。所以钟良竹安排同志们利用这几天的时间清理各种物资和试验资料,按照清单将要带回地球的物品打包,存放在核心舱。其它的物品也要分门别类收拾好,做好与“神舟六十九”乘组交接的准备。并安排张航飞今天晚上值班。

22:30,当今天的太阳第14次照在空间站的窗户上时,钟良竹已经钻进睡袋,用手抚摸着未婚妻送的平安玉坠进入了梦乡,嘴角挂着甜蜜的微笑。

撰稿:董晓军 郝建军 胡国新

2024年10月于长沙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

在这篇充满科幻色彩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空间站的强大功能和中国航天员的卓越智慧与勇敢担当。从应对不明国籍卫星的靠近,到成功“俘虏”卫星、进行各类科学试验、协助地面抓捕歹徒、反击他国攻击等一系列紧张刺激的情节,展现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故事中的铌钛合金冶炼试验、天-地(水下)量子通信试验等,凸显了中国在太空探索和科技创新方面的不懈努力。同时,航天员们在忙碌的工作中展现出的爱国情怀、专业素养和团队精神,令人钦佩。中国空间站不仅是国家太空利益的忠诚卫士,更是人类探索太空、维护太空环境安全的重要力量。期待中国航天事业在未来继续书写辉煌篇章,为人类的太空探索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推荐阅读。

——编辑:李亚文


作者简介


董晓军教授 1978 年入伍,1982 年任教,大校军衔,专业技术五级,从军 40 年,从教 36 年。长期从事军事理论及作战指挥研究与教学工作,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在国家及军队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 80 余篇,获得军队院校教学育才奖银奖一次,军队二类、三类优秀专业技术干部岗位津贴各一次,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

编辑简介


李亚文,毕业于汉语言文学系,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工作之余,酷爱读书,爱好文学,勤奋文学创作。199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散文《追求》、生命之旅》、《捧出你的微笑》、《月是故乡明》;诗歌《雪》、《爸爸的白发》;微小说《足迹》、《历史的天空》等公开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上。



END



银河小说 | 仔仔:俘虏

银河小说丨枫岭:她叫陈秀芬


向上滑动↑


图文编辑 | 浅浅眉 


YINHEYUEDU

欢迎搜索加入我们

欢迎到网站投稿,找到知音

银河悦读网网址:

www.yinheyuedu.com

银河悦读

文若银河  

悦读无限

银河悦读中文网前身为榕树下雀之巢文学社团,2017年4月29日在上海创立该网站已近7年,现管理团队近60人。

网站汇集来自全国各级作协会员,退役军人、退休人员和高校及中小学的教师、大中小学生以及各界网络文学写手,是国内首家以中老年为主体覆盖全龄段的原创文学艺术网站。在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广东、海南、四川、云南、陕西、内蒙古、新疆等21个省市自治区创建了40家分站。

网站以“书写你我光芒”为宣言,以“网聚正能量,抒写真善美”为宗旨,以“传承红色基因、传承中国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志愿奉献”为精神坐标,以创作出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奋斗目标,是广大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也是浩瀚文学星空的璀璨星座。

2019年中国妇女报称誉:红色网络文学领跑者

2020年志愿军研究会称誉:红色文化传承方队


责编:浅浅眉  初见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动动小手点个在看

银河悦读
文若银河,悦读无限,被誉为“红色网络文学领跑者”的文艺网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