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经开区(八十八)丨从“轻松驿站”看智能化嬗变

文摘   2024-11-05 18:41   四川  


   从“轻松驿站”

         看智能化嬗变


郝志武



德阳经开区旌湖两岸修建了非常人性化的“轻松驿站”,这是市政管理部门为广大市民化解三急的场所。

辩证地说,吃五谷杂粮,本就是生存哲学不可或缺的一环。难怪周星驰在《唐伯虎点秋香》中设计出那一句很糙的台词:“人生就是吃喝拉撒睡”,已然成为至理名言。这句话俗不可耐,却是一句不折不扣的大实话。厕所,人人都要上的,除非你属貔貅,只进不出。

旌湖经开区段两岸,几乎每相隔300米就有一处别具一格,如一栋栋别墅般的“轻松驿站”,它们座落在一排排香樟树旁、运动场边、茵茵绿草中。装修讲究,灯光明亮的驿站,似乎有淡雅的香水味儿飘逸,洁净如五星级宾馆一般,着实让我大开眼界。这是迄今为止我在公共场所见过的最漂亮最干净的厕所。

感慨之余,我想起十年前的旌湖两岸。十二年前,我还住在距离旌湖不算太远的蒙山街附近。那时候每天锻炼的主要路径就是从浦江街绕经岷江桥,沿着旌湖东岸再从珠江桥返回。印象里,只有原二重老水泵房(现茶楼)和东岸的西湖街口(现奥运圣火坛)有两座很陈旧还“很那个”的厕所。可想而知,当时老旧的市政基础设施,完全跟不上城市日益发展的需求,完全无法为市民们大开“方便”之门,大行“方便”之事。

如今,德阳经开区市政部门经过短短几年的建设,在旌湖两岸打造出契合时代理念的,涵盖了“智慧厕所、百变空间、共享纸巾、共享充电、共享雨伞、智慧超市、艺术鉴赏与阅读、传媒娱乐、扫码免费出纸”等多项智能元素的十多间新型厕所,补齐了“厕所革命”的短板。市民朋友们在旌湖两岸休闲散步,从此与尴尬说再见,可尽享极大的方便。笔者在洁净的“轻松驿站”里看到:“感应皂液”“感应洗手”“感应干手”“感应纸篓”“真空抽吸”等标识明显,台面干净。侧壁安装了方便老人站立的扶手。吊顶安装了烟雾报警装置。门后张贴着火警、急救、投诉电话和紧急联系人的电话。一块“今日已消毒”的温馨提示,吸引了我,定睛细看消毒日期为:11月2日,每两小时消毒一次。还有责任人的签名。

大多数人的认知,是把“吃与喝”“拉与撒”这两个词汇,分开对待。吃与喝,往往归为高贵的阳春白雪行为。拉与撒,却是下里巴人拉稀摆带的代名词。其实,吃喝拉撒四字真经,含有“先雅后俗,雅不避俗,俗不伤雅”的辩证关系。2013年第6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1月19日设立为“世界厕所日”。旨在“提高人们对全球卫生设施和水资源状况的认识,推动节能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的建设,倡导人人享有清洁、舒适及卫生的如厕环境”。

这是一场厕所文化的现实革命。

当说到“厕所文化”的时候,就不得不再次说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了。古今文人纷纷以妙趣横生的笔触,将“厕所文化”的内涵诠释得妙不可言。南朝时期,便有巨富石崇将如厕之事冠以雅称为“更衣”。如今,更有读书人婉称厕所为“听雨轩”“观瀑亭”。

1931年新春,成都北门大神庙新建了一个公共厕所,厕所门口贴上了这样的对联:

任他盖世英雄,入此门,还得低声下气;

凭你齐天大圣,闯其所,只宜屈膝弓腰。

此联语句通俗,韵味十足,对仗工稳,诙谐幽默。不服不行,此对联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方便”之事,写得情趣盎然。还有一些对联“如厕”之事写得充满美感,诸如:

静坐觅诗句;

放松听清泉。


来前百步紧;

出后一身轻。


小坐片刻,便会放松意念;

清闲须臾,即成造化神仙。


如厕但觅诗意美;

出恭犹闻翰墨香。

大俗之事,被文人墨客们大雅的诗句描绘的如此妙哉。就连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唐伯虎也为“方便”之事写过一副对联:

且看来客多情,甘解衣带终不悔;

莫道此物无用,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最初“很那个”的厕所,到舶来WC字母的冲水厕所,再到城市智慧型的“轻松驿站”。这是从尴尬到文明,简陋到精致,传统旱厕到水厕,再到智能集成的深度转换。个人“方便”之区区小事,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通过智慧创新,早已嬗变成为无数人尽享方便的大事。可见,厕所文化也好,厕所革命也罢,厕所的进化,既是一部时代变迁史,还是一部文化发展史,更是一部文明演进史。

作者简介

郝志武,国机重装二重装备质量部质检员。与人合作《旌城四友》一书,《德阳日报》《西南商报》《华西都市报》《达州晚报》时有作品发表。现为德阳市作协会员,德阳经开区特聘作家。


编辑:德阳经开区党群工作部

德阳经开区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2010年6月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是联合国“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挂牌园区、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园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