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学段的跨越,都需要学校、家长和孩子一起从身体、心理、习惯、知识、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和准备,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学段衔接要做好哪些事,升学才能不焦虑?现在我们大家一起了解——
01
科学做好衔接
避免认识误区
学段划分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根据各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而进行划分。学段衔接的关键时期主要包括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和初高衔接三个阶段。不同学段之间的知识和技能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每个学段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不同的要求,进入新的学段,学生往往面临着环境的变化、学习任务的加重以及人际关系的调整等挑战,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科学做好衔接,对学生个人健康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学段衔接顺畅,能够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加有序、高效地开展。科学做好学段衔接是构建完整、连贯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各个学段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实现教育的整体目标。科学做好学段衔接可以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学段衔接常见误区
观念误区
认为学段衔接就是要让孩子快速适应新学段的学习节奏和要求,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新知识,忽略了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比如在幼小衔接中,要求孩子在幼儿园大班就学会小学一年级的全部课程内容,这会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在小学升初中阶段,过早地让孩子学习初中的数理化课程,可能会使孩子在进入初中后觉得课程重复而不认真听讲。
方法误区
孩子进入新学段后,没有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仍然沿用之前学段的学习方式。比如从小学到初中,初中课程的知识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如果孩子还是像小学那样依赖老师的督促和细致的指导,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难以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
沟通误区
学校和家庭在学段衔接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导致教育目标不一致,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忽视心理引导,在学段衔接工作中,家长和老师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制定教育计划和方法,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02
幼小衔接
做好入学准备
幼小衔接的关键不在于知识的衔接,核心是该年龄段幼儿怎样有效地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幼小衔接,为后续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主要有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中,主要包括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
幼小衔接,家长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帮助孩子建立对小学的积极预期,消除恐惧感。通过讲述小学生活的美好经历,激发孩子的向往之情。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新挑战,树立自信心。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使其与小学作息相衔接。教授孩子独立整理书包、准备学习用品等生活技能。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自主阅读等学习习惯。
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
主动与孩子的老师建立联系,了解孩子在校表现。积极参加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增进对学校教育的了解。与老师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
03
小初衔接
搭好贯通桥梁
从小学到初中,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生身心发展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习环境上的变化
刚进入初中,面对新的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学生需要适应新的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学生将结识更多同学和老师,需要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习内容上的变化
升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增多,课程量加大,初中的知识量大幅增加,难度也明显提升。此外,初中的课程设置也更加多样化。面对突然增加的课程数量和难度提升,很多孩子会不适应。
学习方式上的变化
初中老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讲解的速度会加快,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更大。
学生身心发展上的变化
小初衔接的时间点有部分孩子已经处在青春期的前期,青春期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经历巨大的变化,青春期的行为和情绪呈现复杂多变的特点,易出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叛逆期”。
小初衔接中的能力贯通培养十分重要,要注重加强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学习能力的贯通培养
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学会制定学习计划、独立预习、复习和总结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寻找多种解决方案并进行评估选择。
社交能力的贯通培养
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适应能力,学会在不同场合、与不同人群进行恰当的交流。学会分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达成目标。面对新的学校、老师和同学,引导学生尽快调整心态,融入新的集体。
自我管理能力的贯通培养
包括时间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目标管理能力,初中课程增多,作业量加大,更需要学生具备高效的时间管理能力。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要教会他们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制定长期的人生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具体的阶段性目标,有计划地为之努力。
04
初高衔接
做好人生规划
初升高衔接是一个关键时期,高中阶段的学习和初中有很大的不同。
知识难度的跨越
初中知识多为基础性内容,易于理解和掌握。高中知识更加深入和复杂,高中课程涵盖的知识面更广。
学习方法的转变
初中阶段,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学习,学习方法相对被动。而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更加主动地学习,具备自主规划学习进度、自主选择学习资源、自主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
心理压力的增大
高中课程难度大、知识量大、教学进度快,考试频繁且难度较高,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明显增大。
自我认知的挑战
进入高中后,学生可能会发现身边的同学都很优秀,自己在初中时的优势不再明显,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焦虑。同时,高中阶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学生需要在学习、社交、兴趣爱好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培养的重要时期,做好人生规划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初升高衔接阶段,学生可以回顾自己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思考自己对哪些学科、活动或领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等进行全面的评估。
目标设定
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可以是在高中阶段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参加某个社团活动、获得某项荣誉等。长期目标则可以是考上理想的大学、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等。
学业规划
在初升高衔接阶段,学生要对高中的课程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为选课和学习做好准备。根据高中课程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职业规划
在初升高衔接阶段,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职业介绍书籍、观看职业纪录片、参加职业体验活动等方式,了解不同职业领域的工作内容、发展前景和所需技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和劣势,以及对不同职业领域的了解,学生可以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一旦确定了职业目标,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职业发展计划。
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编辑|张连奇
一审|陈 磊
二审|蔡永杰
三审|王守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