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仍然在路上”关注我们
一个老辅导员的心声
矗立在大学校园里的人物雕像
(36)
文:曲建武
我很早就有参观游览的兴趣,尤其想看遍世界的大学。所以,我到一地,我最愿意去的地方就是大学,然后就是名人故居、名人墓地、博物馆、著名庙宇、自然景观……至今我利用各种机会已经参观了国内外1300多所本科高校,保留着“世界上参观大学最多的人”这个世界纪录。在这些大学里有多种人文景观,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一尊尊矗立在校园里的人物塑像和一块块刻着文字的石头。从这些人物塑像和精美的石头上,折射出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他(它)们似乎都在默默地提醒每一个来到大学的人,都应当深深地思考大学是什么、为什么上大学、怎样才算真正的知识分子,这样一些读书人必须给予回答的问题,会使我们自然而然地得到启迪、鼓舞、奋进的力量。今天开始编辑一些人物雕像推送给大家。
(此雕像立于东北大学)
张捷迁(1908年7月21日—2004年7月2日),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27 年入东北大学学习,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又赴美留学,毕业后历任美国多所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气象学等方面的研究。
(此雕像立于东北师范大学)
丁则民(1919年7月22日—2001年2月26日),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史专家,中国美国史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曾任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前副理事长、顾问、民盟长春市委常委、吉林省长春市第六届政协委员。
(此雕像立于中南大学)
汤飞凡(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衣原体之父”,医学微生物学家。他生产了中国自己的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和世界首支班疹伤寒疫苗,并将沙眼发病率从将近95%降至不到10%。抗战结束后,生产出中国自己的卡介苗和丙种球蛋白。解放后,成功遏制1950年华北鼠疫大流行,研制出中国的黄热病疫苗。他领导选定的牛痘“天体毒种”和由他建立的乙醚杀灭杂菌的方法,能在简单条件下制造大量优质牛痘疫苗,为我国提前消灭天花奠定了基础。1961年,采用其研究的方法,中国成功消灭天花病毒,比世界早了16年。
(此雕像立于山东大学)
蒋维崧(1915年-2006年7月25日),字峻斋,江苏常州人,以文字学研究而闻名于世,当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书法篆刻家,以金文见长。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省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顾问,山东大学教授,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国学鸿儒、书坛大家。
(此雕像立于上海外国语大学)
姜椿芳(1912年7月28日—1987年12月17日),别名椒山,笔名有林陵、什之、厚非、江水、叔懋、侯飞筠、蠢仿、绿波、常江、少农、江鸥、贺青等20多个。革命文化战士;我国当代著名翻译家,新中国、文化教育、编辑出版事业、外语教育事业奠基者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首倡者之一和第一任总编辑;华东革命大学附属上海俄文学校校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首任校长。
关于曲老师的新年心愿景新年新愿景
相关荐读
扫描文末捐款码或点击喜欢作者共建励志基金
基金会爱心捐赠码
长按投出您的爱心基金
或者↓点击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