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仍然在路上”关注我们
一个老辅导员的心声
矗立在大学校园里的人物雕像
(28)
文:曲建武
我很早就有参观游览的兴趣,尤其想看遍世界的大学。所以,我到一地,我最愿意去的地方就是大学,然后就是名人故居、名人墓地、博物馆、著名庙宇、自然景观……至今我利用各种机会已经参观了国内外1300多所本科高校,保留着“世界上参观大学最多的人”这个世界纪录。在这些大学里有多种人文景观,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一尊尊矗立在校园里的人物塑像和一块块刻着文字的石头。从这些人物塑像和精美的石头上,折射出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他(它)们似乎都在默默地提醒每一个来到大学的人,都应当深深地思考大学是什么、为什么上大学、怎样才算真正的知识分子,这样一些读书人必须给予回答的问题,会使我们自然而然地得到启迪、鼓舞、奋进的力量。今天开始编辑一些人物雕像推送给大家。
(此雕像立于于武汉大学)
李达(1890年10月2日-1966年8月24日),名庭芳,字永锡,号鹤鸣,湖南省永州市零陵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和教育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此雕像立于山东建筑大学)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广东新会人,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此雕像立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胡先骕(1894年4月20日-1968年7月16日),生于江西南昌,字步曾,号忏盦,博士,教授,1912年进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农业和植物学,1948年入选中央研究院院士。植物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
(此雕像立于中山大学)
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后来成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源头,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魏源被誉为我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此雕像立于江西师范大学)
蔡方荫(1901年4月27日—1963年12月13日),字孟劬,江西南昌人。中科院院士、土木建筑结构专家,中国力学专家、教育家。土木建筑结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关于曲老师的新年心愿景:新年新愿景
相关荐读
扫描文末捐款码或点击喜欢作者共建励志基金
基金会爱心捐赠码
长按投出您的爱心基金
或者↓点击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