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仍然在路上”关注我们
一个老辅导员的心声
我和沛兴的交流
文:曲建武
老师好: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1月7日清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短短一天的时间,当看到遇难人数从9、26、53、96上升126,惨重的伤亡数字、缺氧的高寒环境,令人属实揪心;同时,也看到仅一天的时间,道路保通、通讯保障、物流保畅,当天晚上就让受灾群众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救助物资能够达到饱和状态,令人属实感受到国家的强大。
当亲朋好友们看到西藏地震的消息后,纷纷打电话、发微信问我这边怎么样,叮嘱我照顾好自己。大家的关心惦念让我很感动也很温暖。谭刚老师还从新疆寄了很多特产,今天收到老师您从大连寄发的海蜇丝,虽然身处遥远的边疆,但大家的关心温暖如天涯比邻,激励我和焱林坚定的前行。
今天陪焱林去医院检查了一下,一切都好。因为高原地区容易缺氧,我和焱林考虑春节后在太原那边先租个房子,方便明年小孩出生。生活的路,一路走来,很不容易,看到老师寄发的快递上“大连海事大学”的字样,莫名地热泪盈眶,不由地想起大学时的点点滴滴。青少年时期,是最容易走错路的时候,没有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润物无声的引导,我都不敢想象今天的自己在哪里,在做什么,和母亲说起时间的匆匆,距老师第一次家访已近10年,站在时间的这头,我是多么庆幸自己当时能够在海大遇见老师,庆幸没有选错人生的道路,也感谢曾经勇敢的自己和当下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的自己。
巡察期间,因为工作积极,组里把优秀的名额评给了我,休假回来后,我也积极撰写网评文章,2024年被那曲市选中了2篇,我也越来越理解老师您当年语重心长教导我们要学会不争而得,从打扫卫生的小事以身说法,从下乡插队的实干以身作则,当别人因为工作分工、任务安排发牢骚、起纷争时,我想到了您的有容乃大,想到无欲则刚,得其大者兼其小,这是我工作的第四个年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一切都在变得向上向好。
再次感谢老师的关心,前几天看到大连下雪了,希望老师和师母多多注意身体,出外讲学别太辛苦了,愿一切安好,扎西德勒!
XX好!
每每想起你和焱林在四千多米的雪域高原奋斗的身影,老师的脑海里都会闪现出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说过的这句话: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你和焱林就属于这样的人。正像你在读书时就坚定地表示的那样:植大木以立长天,处江湖以忧国民,放下尘世繁华,做勇敢的人。这在一些年轻人张口就“内卷”“摆烂”的当下,你和焱林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当代青年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什么是“内卷”?我在讲课时常用你的行动来诠释。所谓“内卷”,就是理想信念不坚定。整个巴青县只有你和焱林两个硕士研究生,那里翻一百个跟头都碰不到第二个人,那里根本没有“内卷”,那里只需要信仰!读大学读的就是这种精神品格,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实现中国梦伟大事业中。延安时期,我们党在延安办了自己的大学,叫陕北公学。当时的办学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国内有四五万青年徒步奔向延安,他们中有许多都出身于富裕家庭,他们本可以过优裕的物质生活,但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担当、奉献和牺牲。毛泽东给陕北公学题词时说“中国不能亡,因为有陕公。”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使命和责任。我们今天办大学,就是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当代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老师总是挂念着你和焱林。你们确实不容易,要克服很多我们在内陆想象不到的困难。你们堪称当代青年的榜样。老师看着你走了过来。如今你在工作中取得了那么多的成绩,这是你人生追求奋斗的结果。一定做有格局的人。我们工作不是为了和谁比,而是在大美的中国、大美的时代、做大美的人,实现我们人生的最大价值。转眼焱林有了身孕,照顾好她的身体是你们眼下最重要的一件事。能在太原那边租个房子也好,各方面都方便些。等我安排时间过去看看她。
我来欧洲了。国内有个教育集团举办了“欧洲领导力训练营:马克思历史探索与团队力量培养研学班”,组织大学生沿着马克思的足迹走一遍,我应邀做他们的顾问。马克思的墓地我去过,马克思的故居我一直向往着能去一下,这次算是如愿了,我23号回国。现在刚下飞机,出了机场就往特里尔去。此次欧洲之行对我也是学习的过程、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之旅。
家里都好吧?你父母在哪里过年?我回国后再给他们邮寄些年货。
我和你师母一切都好,谢谢你的挂念。你师母也是常谈起你,说你是好样的,能吃苦、肯奋斗。让我多关心你。
要过安检了,就聊到这里。
扎西德勒!
开通赞赏的小说明
关于曲老师的新年心愿景:送给小伙伴们的新年祝福
相关荐读
扫描文末捐款码或点击喜欢作者共建励志基金
基金会爱心捐赠码
长按投出您的爱心基金
或者↓点击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