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山水田园综合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

时事   2025-02-09 12:11   贵州  

在碧海街道丁家寨社区
新建的大桥横跨烧杠河两岸
连通产业基地与村庄
构成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资助的产业配套桥梁

“大桥联通丁家寨社区乌都寨组、卢家寨组、南冲组、邵家坟组,不仅便利了群众生产生活,还有效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社区旅游发展。”据丁家寨社区主任卢世龙介绍。

图片

大桥效果图


七星关区是贵州省人口最多的县级行政区,境内红色文化遗址众多,红色基因源远流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七星关区紧紧聚焦“三大主题”和“两区一典范一基地”战略定位,大力建设“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山水田园综合示范点,打造七星关区的“城市会客厅”“三清五治”农村综合改革示范点。
图片砂锅寨社区

示范点位于碧海街道砂锅寨社区,经烧杠片区至梨树镇上小河村沿线村寨。包含丁家寨社区至乌都寨猕猴桃基地配套桥梁建设、丁家寨社区朝阳组杨梅及食用菌产业配套桥梁建设、产业发展配套设施、丁家寨社区农产品晾晒场、丁家寨村公所至猕猴桃基地配套产业路建设、烧杠城乡融合发展产业示范园8个子项目

图片砂锅寨社区
自项目启动伊始,省、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全过程对项目实施跟踪调研、督促指导。七星关区成立领导小组,组建指挥部推进项目建设。目前,除丁家寨社区农产品晾晒场项目未完工外(进度70%),其余7个子项目均已完工

“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山水田园综合示范点
为推动示范点文化振兴,七星关区以建设“雕磨时光”休闲体验娱乐场、“人文荟萃”避暑养生地、“刺梨花开”维C补给站、“蛙鸣稻香”传统农耕文化记忆港、“烟雨平桥”十里田园核心示范区、“水墨画卷”白族风情文化体验园为思路,让示范区多元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与乡村风貌交织共融。

图片梨树镇上小河村

山水田园综合示范点
同时推动文化资源与红色基因联动,邀请致公党中央,致公党省委,省、市文联相关领导,夜郎谷创始人宋培伦老先生实地调研指导,挖掘当地传统文化,相继建成红色文化长廊、红色文化馆、红色步道,留住红色记忆,让红色资源“动起来”、红色基因“活起来”


图片

图片梨树镇上小河村

此外,七星关区加强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在示范点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全面改善了示范点人居环境,增进民生福祉。2024年新建、提质通村路(产业路)9.64公里、14.55公里,项目硬化里程达58.12公里。完成3.5公里的河道治理,新(改)建沟渠5275米、污水处理设施2个。修建修缮污水沟渠(管网)3450米、“三小园”改造574户、改圈54户、新(改)建厕所42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

山水田园综合示范点

图片丁家寨社区土窑修缮改造项目

通过一系列措施,示范点联农带农效果明显。“山上种天麻、山中种刺梨、山下种贡米”的发展布局,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为群众带来了稳固的利益联结

图片
图片

通过培育天麻、刺梨、梅花鹿等特色产业,实现产值4293万元。通过推进服务业,新增市场主体37家,引导32名农民回乡创业。2024年经营性资产新增291.3万元,资产总额达1048.09万元,同比增长38.49%,集体经济积累增加53.79万元,资金总额达96.83万元。



记者 | 李金苗

编辑 | 胡秋婷
编审 | 李   丹
终审 | 向昆鹏
监制 | 黎秀禹 
新闻热线 | 0857——8345777




点亮

分享给更多人

↓↓↓

微七星关
党媒的另一副面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