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切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区深入开展“五风行动”,大力弘扬良好家风,以良好家风滋润文明校风,以文明校风引导自律行风,以自律行风促进法治政风,以法治政风带动和谐社风,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格局,加快推动建立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2024年3月,七星关区举办2024年庆祝“三八”妇女节暨“最美家庭”“最美巾帼奋斗者”事迹展播晚会,对部分“最美巾帼奋斗者”和“最美家庭”的事迹进行了展播。
谭美东
其中,谭美东获选“最美巾帼奋斗者”。“这份荣誉是对我的一份巨大认可,也是激励我继续前行的动力,我将努力在家政行业树立自己的品牌标杆,同时带动更多的女性实现自身价值。”谭美东激动发言,她用自己的奋斗事迹激励着每一个想闯出自己天地的女性。从一个外出务工的“打工妹”,到成为家政企业的“掌门人”,提供就业岗位3500余个,谭美东不仅找到了赚钱养家的门路,也让一批批想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家庭妇女找到自己的出路。谭美东在社区开展养老服务工作
走进青松村村民委员会院坝里,一面以红色为背景、贴满一张张青春面庞的墙格外引人注目。“墙上展示的,就是我们村的学霸!”该村驻村第一书记肖元寿指着墙上的照片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青松村“学霸墙”
据悉,青场镇青松村走出了131名大学生,其中包含3名博士和15名硕士。小村庄为何盛产“学霸”?在肖元寿看来,这份傲人的“成绩单”,与村民对教育的支持和良好家风的营造息息相关。
肖元寿在向记者介绍
为切实做好良好家风建设,近年来,青松村通过树立村规民约、制作宣传展板、开展“好儿媳”“好婆婆”评选活动等方式,不断涵养良好家风、文明村风、淳朴民风。
注重榜样选树,传递良好家风。七星关区通过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好妈妈”“好爸爸”“好孩子”寻找活动,鼓励弘扬向上向善家庭美德等评比活动,掀起了建设新时代良好家风的浓厚氛围。
作为一所有着优良育人传统的学校,近年来,区第一实验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文明校风建设成效明显,营造了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图片]()
走进区第一实验学校,处处洋溢着文明的气息。整洁的校园环境,绿树成荫,花草相伴,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优美的学习场所。教室里,书声琅琅,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展现出良好的学习风貌。“向日葵之约”文化创建
注重文化创建,以“向日葵之约”为主题,开展班级文化创建活动;注重活动引领,以主题班(队)会等教育活动为途径,实现文明礼仪教育常态化;注重示范作用,选举产生“大队委”,定期组织和开展少先队的各项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区第一实验学校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文明校风建设。![图片]()
让文明成为校园最美底色,向着更高品质的文明校园稳步迈进,助力每位学子扬帆远航。文明之风也正如和风细雨,丝丝缕缕沁入区第一实验学校的每处角落,校园处处绽放文明之花。积极打造文明校园,我区其它学校也在加油使劲。其中,毕节二十小“文明校风行动”示范校创建有声有色,毕节六小申办成功中国工农红军贵州毕节七星关红军小学。![图片]()
![图片]()
同时,为丰富“文明校风行动”内涵,我区探索多元办学模式,通过“名校引领”、以强带弱,开展集团化办学,让文明校风吹拂全区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学子都在春风化雨中健康学习、快乐成长。毕节二十二小
![图片]()
七星关区中医妇幼集团医院自组建以来,随着医院“自律行风”工作的推进,贴心的服务、优化的流程、优秀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和医院知名度。![图片]()
走进区中医妇幼集团医院,映入眼帘的便是导诊台,也是医院的党员示范岗位之一。“您好,这边有自助挂号终端可以挂号,过来我帮您挂。”看着来诊群众抱着小孩子,导诊台的工作人员周娟快步向前,帮助群众解决挂号需求。党员示范岗
据悉,为加强表率作用,区中医妇幼集团医院积极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标准”活动,在医院划分4个“党员责任区”、设立8个“党员先锋岗、示范岗”,鼓励党员干部在服务中“当先锋、做表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依托“党建五项行动”牵牢医院发展“牛鼻子”,区中医妇幼集团医院以“五抓五提”为抓手,“五心、六声、八有”服务为载体,推动“自律行风”行动走深走实,为七星关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在全区开展“自律行风”工作,以涉及民生最直接的卫健、医保、司法、市场监督、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六大行业为突破口,我区还推动“自律行风”行动向体制外延伸,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推动自律诚信建设。![图片]()
其中,结合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我区打造中医妇幼集团医院、“美团外卖”“阳光厨房”行风建设示范街区、黔信(毕节)律师事务所、巡游出租车协会等一批行业示范点,引领行业风气健康发展。
法治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青少年人生中的“必修课”,在七星关,一股法治的力量,正悄然改变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进一步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今年以来,七星关区司法行政系统选派62名干部兼任辖区内83所中小学、幼儿园法治副校长,以法治化手段助力校园法治建设,实现普法宣传与学校保护的深度融合。法治副校长许琼在上课
这些法治副校长持续深入辖区各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卓有成效的法治进校园宣传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筑牢法治基石。学校不是唯一的教育之地,学生也不是唯一的普法对象。为提升全区人民群众的法治素养,我区还通过录制电信网络诈骗、失火引发火灾、区未成年人观护基地介绍等法治宣传视频,以及策划制作大型直播活动等进行全面的普法宣传,让群众知法守法、敬法用法。![图片]()
注重氛围营造,我区在双山镇锦绣社区、小坝镇公鸡山社区、朱昌镇花厂社区建立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在人民公园、拓海中央公园、南山公园打造反诈宣传主题公园,通过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学法、懂法,潜移默化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建设法治政风,普法只是途径,关键还在行政过程中。在做好普法工作、提升群众法律意识的同时,政府在行政过程中遵循法治原则所形成的政治风气和行政风气才是根本。2024年,为推进依法行政,助推建设法治政风,我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累计培训行政执法人员2000余人,同时组织了10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学习,确保行政执法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
走进清晨的响水乡青山村,仿佛踏入了一幅宁静而独特的画卷。具有彝族特色的民居楼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土黄色的墙壁与青灰色的瓦片交相辉映,房前屋后生机勃勃的花草为村庄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漫步青山村,处处能感受到和谐的氛围。近年来,响水乡青山村正悄然发生着以党建为引领,青山村大力倡导文化包容,通过组织开展各种不同的文化活动,让村民参与其中,增进思想交流,促进互相了解。“近年来,我们大力挖掘和传承彝族文化,通过举办彝族火把节,让彝族传统民俗活动进一步被激活,促进民族团结,充分展示浓厚的民族文化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响水乡青山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王思雪介绍。活动聚人,文化润心。我区除了积极开展民俗活动,促进地方团结发展,还在全区通过举办各类评比、演讲、体育赛事活动,利用不同的平台、舞台、载体,以活动我为引领,传递团结、友爱、睦邻等精神,携手共进和谐社风。2024年,我区通过开展“一周一榜样”选树活动,开设“榜样·七星关”专栏,发布相关稿件500余条次,阅读量达40万+;开展“露天电影放映会”等活动,线上线下传播总量达3.86亿次;举办“讲绝壁天渠故事·学绝壁天渠精神”演讲比赛等各类文学艺术活动1300余场次,覆盖群众12万余人次;举办首届“致福足球杯”校园足球联赛等活动400余场次,覆盖干部群众20万余人次,不断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和谐文明环境,推动和谐文明新风尚逐渐形成。![图片]()
点亮
和![]()
分享给更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