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特刊 | 作者感言(二)

文化   2024-11-19 22:50   山西  



张丽

2021级新闻学本科生


这是我参与学院记者节策划的第三年,细细想来,每一次从确定写作主题到搭建框架组织成文,再到反复修改,整个过程极为不易。我也亲历了记者节特刊内容一年年走向丰富、完善和成熟的过程,心中倍感荣幸。

今年我主要参与了三篇文章的修改工作,虽愧感能力有限,但每篇文章都尽心尽力。与两年前主要是写作能力提升方面的感触不同,今年我最深刻的感受是:那些杰出的新闻先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那就是将自己的新闻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不仅有专心致志、以事其业的敬业精神,更有舍生忘死、不畏艰险的民族大义。正因为他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所以,那些他们曾奋斗过的地方,他们为中国新闻事业所做的贡献才能被后人永远铭记。

这也启发我要将自己的新闻理想、学术理想融入新时代的发展大潮,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实践深深扎根进人民的火热生活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王丽宇

2023级新闻与传播

专业研究生

在学院策划的记者节推文活动中,我有幸参与了《魏奉璋:太岳前线英勇领航、笔耕不辍的“新闻轻骑兵”》一文的撰写。从资料收集、文字写作到最后的校对修改,每一个环节都让我内心深受触动。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尽力寻找了有关新闻烈士魏奉璋的历史资料,试图从更多的细节中捕捉他坚定而勇敢的身影。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故事如同一幅历史画卷,在我眼前缓缓展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毅然决然地深入前线,以笔为枪,以墨为弹,坚守在宣传阵地上,他的精神让我深感震撼,无比敬佩。

在文章写作和校对的阶段,为提高文章中用字、词、标点、格式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我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仔细打磨。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一个字、词或标点的错误,都可能影响到整篇文章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每一次的修改与调整,都是对文章严谨性的追求和尊重。

通过这次写作,我得以回顾新闻烈士魏奉璋的故事,并对战时新闻工作者在恶劣环境中的执着与坚守深有感触。像魏奉璋一样值得我们敬佩的新闻烈士还有很多,他们的故事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中国共产党新闻人的坚韧、勇敢与无私。再次向抗战时期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致敬!

贾丹珲

2023级新闻与传播

专业研究生

在学院此次的记者节策划活动中,我参与了关于《太岳日报》社长魏奉璋一文的写作,收获颇丰。

在文章撰写前期,由于史料中关于魏奉璋的记载不多,因此我们需要在各个资料中抽丝剥茧,总结归纳,逐步勾勒出其伟大的事迹。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核实,每一个观点都需要有确凿的证据支撑。这不仅考验了我们的信息检索能力,也对我们的事实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入文章修改的后期,为了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小组成员们认真地对文章的逻辑结构、字句、标点等反复斟酌。这不仅是一篇文章的写作,更是一份对未来新闻工作者的鞭策与激励。

通过这次写作,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魏奉璋和太岳日报全体成员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他们诠释了党的新闻工作者的担当与奉献,让我们深受感动,也倍感振奋。在追求新闻理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始终保持对新闻的敬畏与热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END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

扫码关注我们吧!

栏目策划丨庞慧敏

图文丨张丽 王丽宇 贾丹珲

编辑丨新声融媒体中心 韦丁楠

责编丨新声融媒体中心 韦丁楠

二审丨韩晓芳

三审丨庞慧敏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微信公众平台旨在宣传学院文化、展现学院特色、服务院内教师与学生用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