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壳牌地下原位改质技术助力非常规油气田开采

百科   2025-02-03 16:42   天津  

地下原位改质是通过对地下储层进行高温加热,将固体干酪根转换为轻质液态烃,再通过传统工艺将液态烃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方法。该技术具有不受地质条件限制、地下转化轻质油、高采出程度、低污染等优点,一旦规模化应用,将对重质油、页岩油和油页岩开采具有革命性意义。


作者  |  zy

石油圈原创,石油圈公众号:oilsns

01. 壳牌地下原位改质的技术原理

壳牌公司地下原位改质技术采用小间距井下电加热器,均匀地将地层加热到转化温度。该技术通过缓慢加热提升产出油气的质量,相对于其他工艺可以回收埋藏极深的岩层中的页岩油,同时省去地下燃烧过程,减少地表污染,降低对环境的危害。为了避免地下水污染,壳牌公司开发了独有的冷冻墙技术,可有效避免生产区域在页岩加热、油气采出和后期清理过程中地下水的侵入。对于一个商业开采项目,根据加热器间距和加热速度,将地层加热到转化温度的时间估计需要2 ~4年。试验结果显示,电加热原位改质工艺所生产油气的能量值是所消耗能量的3倍。

物理法原理:主要利用物理手段改变地下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通过加热、加压等方式使稠油等粘性物质的粘度降低,从而提高其流动性,便于开采。在一些地下水污染修复中,可采用电动力学方法,通过施加电场使污染物在地下水中发生迁移和聚集,实现原位分离和去除。

化学法原理:借助化学反应对地下物质进行改质。例如,在稠油原位改质中,采用多元供氢体系协同纳米催化剂,将陆上重质油炼油加工工艺中的加氢裂化原理应用到地下油藏,使重质油在地下原位环境中发生定向裂解,转化为轻质油,提高油气采收率。在地下水污染修复方面,基于含水层介质中铁的类芬顿氧化技术,利用过氧化氢或其缓释剂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等强氧化性物质,将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生物法原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对地下物质进行原位改质。一些微生物可以在地下环境中分解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在石油开采中,也有研究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如微生物可以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气等,降低原油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增加原油的流动性。




02. 地下原位改质技术的应用



稠油原位改质技术:在石油开采领域,稠油资源丰富,但由于其粘度高、流动性差,开采难度大。多元供氢体系协同纳米催化剂原位定向裂解重油机理的技术方案,将陆上重质油加工工艺转移至地下油藏,实现了地下油藏原位环境定向裂解重油技术创新,提高了油气采收率。

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技术:陕北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开采先导性试验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提取了全球第一桶原位热解煤焦油。该项目通过在煤层地下原位隔绝空气条件下,利用中低温热解技术,优先提取了煤中蕴藏的焦油,同时生成可替代无烟煤和焦煤的热解半焦,为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类芬顿高级氧化技术常被用于难降解有机污染地下水的修复。如以纳米过氧化钙作为过氧化氢缓释剂,将其制成纳米颗粒注入地下形成反应带,提高了过氧化氢的利用率,改善了修复效果,可有效降解地下水中的硝基苯等污染物。此外,PRB 技术通过在地下安置活性材料墙体,拦截污染羽状体,使污染物与反应材料发生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而转化为环境可接受的形式,实现了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可用于溶解性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修复。

   


03. 地下原位改质技术的现状与挑战

发展现状:目前,地下原位改质技术在石油、煤炭和地下水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石油行业,稠油原位改质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多种技术方案和工艺正在逐步完善和优化;在煤炭领域,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技术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生产实际的突破,为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地下水修复方面,原位修复技术如 PRB 技术、类芬顿氧化技术等已经相对成熟,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面临挑战:然而,地下原位改质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技术的复杂性和地下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技术的实施难度较大,需要对地下地质条件、流体性质等进行详细的勘察和研究。其次,原位改质过程中的反应控制和监测技术还不够完善,难以实时准确地掌握改质效果和地下环境的变化。此外,部分技术的成本较高,如一些特殊催化剂的使用和复杂设备的安装维护等,限制了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与自动化:随着传感器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地下原位改质技术将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在地下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获取地下物质的性质、反应过程和环境参数等数据,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原位改质过程的智能控制和优化;

多技术集成与协同:未来,将更加注重多种地下原位改质技术的集成与协同应用。例如,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更高效的改质效果。同时,也将加强与其他相关技术的融合,如与油藏工程技术、煤炭开采技术、地下水模拟技术等相结合,提高技术的整体应用水平;

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地下原位改质技术将更加注重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研发更加环保、高效的改质方法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例如,采用生物可降解的催化剂、绿色的溶剂和能源等,降低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04. 结语


地下原位改质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在石油、煤炭和地下水等领域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解决技术面临的挑战,推动技术的智能化、集成化和绿色化发展,地下原位改质技术将在未来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修复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石油圈原创,石油圈公众号:oilsn

- END -



欢迎加入石油圈科技人才广场
↓↓↓




石油圈
跟踪全球油气行业科技前沿及发展动态,聚焦双碳能源转型与产业数字化变革,聚合高端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国家能源科技自立自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