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腐蚀问题是油气行业代价最为高昂的“病症”之一,据美国国家腐蚀工程师协会数据,油气行业每年面临超13亿美元的腐蚀成本,沙特阿美公司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油气行业数十亿美元腐蚀难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你的药箱里。
沙特阿美公司及其位于达兰的勘探与石油工程研究中心(EXPEC Advanced Research Center)进行了一项新研究,对几种常见药物开展标准行业腐蚀测试。在阿布扎比国际石油展(ADIPEC)上发布的 SPE 216036 报告显示,至少有一种未具名药物出色地通过了测试,沙特阿美正将其作为传统缓蚀剂的潜在替代品展开研究。
酸化增产是沙特阿拉伯提高深层碳酸盐岩油藏渗透率的常用技术,然而,此类处理常用的盐酸具有腐蚀性,会危及钢套管和油管的完整性,传统缓蚀剂虽有效但昂贵且剧毒;同时出于减少运营环境足迹的需求,替代缓蚀剂的研究大量开展,沙特阿美的研究重点在于找出可在酸化增产处理期间用于井下的药物。伴随诸多植物基缓蚀剂应运而生,沙特阿美发现成功的植物基缓蚀剂有一共同特性:由生物碱分子构成。生物碱至关重要,因其可吸附于钢材,且是许多常用处方药的关键成分。含苯、氧、氮不同组合的其他药物能在金属表面形成薄保护膜,这就是缓蚀的关键。由此,研究人员注意到了每个家庭中的小药箱。有资料指出,仅三分之一的处方药被服用,全球大量药品遭丢弃或冲入马桶,这种处置方式容易因垃圾填埋渗滤液或污水系统水污染而影响动植物生命,可能引发重大环境问题。倘若将其用在油气田领域,过期药品相比较传统缓蚀剂环境风险较低,且 “因过期不宜供人使用,成本天然低廉”,尽管已过期,但另有研究表明多数过期后仍具有一定药效。沙特阿美虽未公布所测试药物名称,但列举了具备这些特性的“高用量”药物,如止痛药吗啡、抗疟药奎宁及西地那非。研究人员最终挑选出从当地药房和医院收集的九种药物,分为三组:草药类药物、兴奋剂、激素和免疫系统增强剂。将各类药丸研磨成粉后,与盐酸溶液混合,室温下将钢片浸入6小时。结果显示多数药物有一定缓蚀作用,少数反而加速腐蚀。最终,第三组的“7号样本”脱颖而出,室温下缓蚀效率达99%。该样本在150°F(65.56°C)下进一步测试,缓蚀率超88%。在200°F(93.33°C)测试时,研究人员称无缓蚀剂的对照溶液6小时后“完全溶解”,获胜样本的缓蚀率比行业最大可接受率低近30%。![]()
从当地药房和医院收集的药物经研磨成粉末状后用于测试。
来源:沙特阿美公司 / 石油工程师协会 216036 号文件
与沙特阿美的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处,西安石油大学和长庆油田等联合针对过期药物在油田中的资源化利用开展了相关研究。来源:【《丝路新周刊》|过期药品“变身”原油流动改进剂 西安石油大学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M4m167eg/?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132a74d9924fe6fa90fedc7e6e89c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