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逯雅娟 李文琪
作为“长江入苏第一站”的临江福地,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自古就有“上元之民善商”的美誉。如今的江宁是国家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榜单前十,并上榜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
从经济增速领跑到创新领跑,江宁发展的背后离不开高质量司法的服务和支撑。近年来,江宁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立足审判职能,服务中心大局,系统谋划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路举措,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司法书写宜商护企“江宁新答卷”。
聚焦企业需求
南京某汽车销售公司的两名股东因生产经营方针、利润分配等事项长期存在冲突,导致公司陷入被解散的困境。承办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发现,该企业满足解散条件,可以依法解散。然而,一裁了之是否是“最优解”?
“企业的背后是500名员工和数万名车主。如果公司解散,员工将被遣散,数万名车主的车辆维修、保养无法得到保障。显然,依法解散企业并不是最佳路径。”最终,承办法官决定采用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在承办法官的组织下,双方多次进行线上线下沟通。最终,双方成功达成和解协议并签署备忘录,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完善决定企业能否生存,而商事合同的顺利履行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江宁法院聚焦企业的诉求,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举措,尽力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江宁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近年来,江宁法院以“百名法官进企业”“百名企业家进法院”活动为载体,先后走访高新企业、建筑企业、餐饮企业等多种类型重点企业100余家,并邀请企业家进法院,与民营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听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诉求和建议。江宁法院先后组织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见证执行、旁听庭审30余场,增强企业家法治意识的同时也增强了企业家对司法助力营商环境的信赖。
保障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作为南京市经济体量最大的板块,江宁区共有高新企业2400余家,建成高端智能装备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平均每天获得58个专利授权。而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首要的因素。依法保障人才的引进和流动,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和创新技术是保护科技创新的关键一环。
南京某齿轮公司与员工刘某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约定在刘某离职后两年内不得前往与公司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刘某从该公司离职后,作为行业工程师被人力资源公司派遣至一个与齿轮相关的技术公司工作。南京某齿轮公司以刘某违反竞业限制协议为由提起诉讼。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在发现劳动合同的可疑之处后,通过对实际用工主体、报酬发放、用工管理、劳动条件等方面的审查,认定刘某违反了竞业限制协议,最终,判决刘某向南京某齿轮公司支付违约金。
“从表面上看,刘某是与人力资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但刘某实质上是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进入竞业限制的企业工作。这极有可能对南京某齿轮公司的商业秘密和经营信息安全构成威胁。”该案承办法官介绍。
这是江宁法院聚焦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宁法院不断加强对商业秘密、商标权、著作权、特许经营资源的司法保护,通过依法审理相关案件,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确保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以高效司法服务更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打通救治路径
“目前,水上游乐园项目运转良好,一个季度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南京某旅游公司负责人对“重生”后的企业充满了信心。
原来,该公司曾经营一个大型水上乐园,但因财务管理不规范,该公司背负了大量非经营性债务,一度面临资不抵债的经营困境。江宁法院在江苏省率先开展管理人改革试点工作,采取招标竞争方式选任管理人,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分析评估企业的经营价值和挽救可能,合理确定重整方案,促成新投资人入驻,保障了水上乐园的正常经营,实现了“破产不停产”。
“近年来,江宁法院坚持‘应收尽收’原则,在畅通市场主体退出通道,深入推进‘执转破’的基础上,探索‘执破融合’创新举措,打破‘立审执破’之间的程序壁垒,统筹各类审判资源,进行司法程序内部的重塑再造,寻求最佳救治方案,解除民营企业的后顾之忧。”江宁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江宁法院积极深化改革,制定《“执转破”案件集中摇号指定管理人工作指引》,提升管理流程效率;对外搭建府院联动平台,与区商务局联合制定《关于建立企业破产财产处置、重整投资人招募协作联动机制的意见》,促进府院联动机制深化发展;健全“以破促执、以执助破”工作衔接机制,充分发挥“执破融合”资源整合、优势叠加效应,为市场主体出清和重生提供助力和保障,为民营经济整体健康平稳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高质量司法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江宁法院将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立足审判,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不懈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厚植发展沃土,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司法力量。”江宁法院院长李传松说。
来源:中国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