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煤小保当公司,矿区环境宜人、不见煤尘,员工着装整洁、热情自信,无人驾驶矿车“开进”矿井深处,智能巡检机器人在井下“独立上岗”,百米井下,“智慧”闪耀,颠覆了大众对煤矿的刻板印象。
近年来,公司通过智能化开采技术、安全监测与预警技术、绿色开采技术以及数字化管理等多方面创新应用,全面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矿井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
公司以敏锐的战略眼光,率先研发投用全国首套中厚煤层450m超长智能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并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以二号煤矿为主战场,深入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创新研发出集中-分布式敏捷供液系统,实现快速精准移架,单架移架速度降至6秒以下,产能提升3倍以上。同时探索出煤流运输从“分段控速”到“智能控速”先进开采工艺,为我国中厚煤层高效智能开采积累了宝贵的核心技术,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赚”足了底气。
随着公司一号煤矿2-2煤开采区域的变化,平均煤层厚度逐渐由6-7m降到4.5-6m,若按照常规方式布置工作面,不仅难以实现预期的产能目标,更无法达成增收创效的目的。
对此,公司针对厚煤层强矿压特点全力研发。成功研发出首个国产化大截深采煤机,其性能卓越,为高效开采提供了强大动力。打造出行业首套槽宽1400mm,7000kW功率驱动协同控制技术的刮板输送机,极大提升了煤炭运输效率。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实现了成套装备配套工艺参数的优化,高可靠性设计以及柔性产能高级智能化保障体系的构建,形成了“三大一超”工作面开采工艺与围岩控制技术,推动公司在煤炭智能开采领域稳步向前。
“三机区域解除闭锁,乳化泵、喷雾泵准备启动,采煤机区域作业人员注意,煤机左右截割滚筒准备启动,请大家注意安全。”
伴随着井上与井下穿越地表的“连线”,百米井下的“网络直播”再次开播了:只见采煤机如钢铁巨人般挥舞着截割滚筒,厚厚的煤壁瞬间被破成小块,滚滚的“乌金”如流水般“奔”向地面……
在5G通信技术的加持下,工作人员坐在大屏幕前,就能对地层深处的采煤作业进行“网络直播”了。而采煤作业能够如此智能、便捷,归功于智能综采系统。只见控制大屏上采煤全过程一目了然,实时数据,运行状态各项监测数据跃然“屏”上,实现了地面一键启动、远程控制,设备群组协同智能化控制,对两顺槽超前支架联动、设备列车自动推进、煤机三机功率平衡调速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工作人员无需前往工作现场,就能对井下设备运行、人员位置、安全检修等作业情况了如指掌,极大地提高了矿井生产效率,真正做到了减人、增效、保安。
拥有“智慧大脑”的矿井是什么样的?公司以一连串令人瞩目的数字给出了有力答案:近年来,申请专利240余件,获得授权专利130件。此外,还发表了高水平科技论文153篇,其中61篇被北大核心数据库收录。同时,累计实施科研项目69项,科技成果转化30余项,被中煤学会授予“煤炭科技创新优秀单位”。
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中,公司成果斐然。从最初的积极探索到如今的落地见效,智能化建设已然迈入高质量运行阶段。先后投用了2大类8种31部智能机器人,它们能够自动完成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巡检,将员工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开启了小保当“无人值守+智能巡检”的生产模式。通过利用三维模拟技术搭建虚实同步选煤厂,实现了对入选原煤产品、生产工艺运行参数以及人员不安全行为等的全面监测,为生产的各个环节注入了“智慧基因”,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智能矸石充填系统,单日最大填充量可达6112吨,设计年处理矸石量高达200万吨。
如今,从“会”采到“慧”采、从“人控”到“数控”、从“少人”到“无人”,公司将5G、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中,实现了少人化、自动化、可视化运行,走出一条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取“乌金”之路。(乔建瑜 张慧峰)
@打造矿业科技综合服务平台www.intelmining2018.com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转载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机构所有,转载仅供参考、交流等非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