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还在上班的前亚洲首富,安息了!

财富   2024-11-13 12:03   江西  

人生不应该是一个战场,而应该是一趟愉快的旅程。



11月7日,香港嘉华集团创始人、主席吕志和博士,在家人的陪伴中安详辞世,享年95岁。

这位12岁就开始做生意,90高龄还在北大演讲中自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临走前还坚持到办公室上班的终生奋斗者,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


吕志和1929年生于广东江门,1934年随家人为避战乱到了香港。

读书到初一,日军占领香港,兵荒马乱中,12岁的他辍学,从跑街叫卖花生瓜子开始做起了生意,并很快进入角色,与祖母搭班子买食材加工成食品对外兜售,还雇小工来帮自己。

自己和家里人都没有做食品生意的经验,吕志和“开动脑筋,到街上去看,留意大家喜欢什么,别人在卖什么,然后想办法做出来,并且要求自己弄得比别人漂亮、干净、好吃一点。”

这种差异化的经营创新也由此成为贯穿他一生的经营哲学。

两三年时间,小小的吕志和就赚到大约200万元日本军票(约50万港币),但日本战败后军票作废,这笔当时可以在香港买下半条街的钱也一夜间成为了废纸。

此后,吕志和在一家汽车零部件销售店得到一份看仓库的工作。

常人看来,这简单无趣。但吕志和通过货物的进出,掌握到上游供货商、下游渠道商,以及什么好卖,什么不好卖等关键信息。不到半年,他就兼职做起了类似现在的代购小生意。

3年后,这个店的老板因为跟国民党合作而一败涂地。吕志和用先付3万港币,再分期付5万港币的办法,盘下了这个快要破产的生意。20岁的他,又因此成了做老板的人。

不久,朝鲜战争爆发,吕志和披星戴月地抓住机会,源源不断从新加坡买货,然后突破禁运封锁,将货物销售到中国内地。不但很快还清了五万块的分期付款,还根据市场的需求,把业务做到各种车辆船舶小零件等贸易领域。

吕志和认为,做贸易:一是要多掌握情报并从中发现商机,二是看准机会要马上执行。

不久,他就发现一个大商机:一位在日本有关系的朋友告诉他,美军在冲绳有大量起重机、推土机等军事物资要出售,他第一时间前往冲绳,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

当时,香港基础建设开始蓬勃,对机械设备的需求与日俱增。急于从冲绳撤退的美军像卖废铁一样把大量物资卖给吕志和,大多数产品的价格只是原价的1%-2%,他一转手,就可以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

冲绳之后,吕志和还跑到韩国、东南亚,用相同的办法收购美军的物资然后倒卖到香港,一时间几乎垄断了香港土木工程、建筑公司的大型机械设备生意。

美军的物资总有一天是要卖完的,而吕志和则提早未雨绸缪,开发出了新商机:既然大家买我的机械设备做工程有利可图,我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去做工程呢?

他立即组建工程公司,加入到港英政府对观塘的开发中,几年间就成了观塘最大的工程队,承担这里差不多80%的工程。

但这个生意做得热闹,利润却没多少。当时,为了得到工程,很多同行都用很低的成本去竞标,杀红了眼,甚至亏本也要去抢,以至于做得越多亏得越多成为普遍现象。

难以独善其身的吕志和,眼见一批批同行倒下去,又开始了新的思考:建筑工程的蓬勃发展对石料需求巨大,石矿场生意不错,但当时的矿场大多人工作业,效率低下。“于是我就想到,他们用人工干都能挣钱,那我如果用机械来做,一定可以赚到更多。

1955年,已经对机械设备娴熟,又有工程经验的吕志和成立“嘉华”公司,以石矿为主启动了全新的创业。凭借机械设备的优势,嘉华很快脱颖而出,并引领香港石矿乃至建材业务向现代化迈进,吕志和也从一个生意人一步步变身为真正的企业家。

至今,嘉华集团依然是香港最大,也是在内地发展得最大最好的建材公司。公司长期占有整个香港约1/3的建材市场,香港每四幢楼就有一幢由嘉华的建材建造。吕志和也因此赢得“石矿大王”的荣衔,而且是中外激烈竞争中香港本土唯一剩下来的王者。

期间,吕志和以强大竞争优势先后让大大小小70个中外石矿场退出市场。与外资巨头打到头破血流才胜利的决战中,他的竞争策略也至今被反复上演。比如:“对方若亏3块,我就做到只亏1块”,“我用小出血,把他打成大出血。陪他亏,陪到他亏不起。”

石矿业务期间,吕志和还遇到一个重挫。

他曾请两位专业人士协助管理一个矿场——大亚石业,并给予其股份。但公司上市后,这两人却卖掉股份给图谋吞并大亚的对手,并最终令吕志和退出他生平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这令吕志和对人心莫测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警惕,进而在管理上变得谨慎,其结果就是既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他的事业扩张,同时又令他的事业根基更为牢固。他总是说:

“人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可靠的人,再好的生意我也不去做。”

石头山上建立基业的过程中,吕志和也高度关注社会发展中的其他商机。1980年代,香港向国际大都会迈进,他认定酒店旅游业会前程似锦,于是耗资4亿港币兴建了一座五星级酒店与假日酒店合作经营,成为香港酒店旅游业新的领军人。

在当时,投出如此巨资兴建酒店,被视为巨大冒险,很多人也都不看好。

但后来的发展证明了吕志和的眼光,只用四五年时间,吕志和就收回这家五星级酒店的投资,之后更有人要出资70亿收购,但被他拒绝。这也大大鼓励了他对酒店业的信心。1980年代,他还利用假日酒店的桥梁,进入美国并安排次子吕耀南扎根在此发展酒店业。

吕志和在美国做酒店,核心是收购物业当业主。1985年,在美国收购五星级酒店的成本大约是十万美元一间房,到1992年已跌至约五万美元,吕志和则在此期间越跌越买,到1997年,其家族已在美国全资拥有17家酒店,超过4,000间客房。

1998年,吕志和还被权威酒店杂志评选为“全美12大酒店业主”之一,这也为他在“石矿大王”之外赢得“酒店大亨”的名号。除了收购,吕志和也通过竞投土地在美国自建酒店,并因此进入到地产领域。

如今,吕志和家族不但是美国最大的华人酒店业主,同时也是在多个城市卓有影响的地产发展商,在华盛顿、纽约、西雅图、洛杉矶等拥有土地储备与项目。

在香港,吕志和旗下的嘉华国际也是知名地产商。吕志和1964年就开始做地产,但因担忧地产业务的风险,他把大量资金都投到了酒店,进而也错过了成为香港一线地产商的机会。不过,他也并不后悔。他说,机会总是无限,在有限范围做好,我已是相当知足。

吕志和是拿过深圳外商企业申请001牌照的人,也很早参与过广州的旧城改造。但因地方政府无视规则而遭遇过重创,虽然他在内地业务规模也是相当可观,但内地并没有成为他早期大举投资的重点,直到今天才以上海为根据地奋起直追。

如今,吕志和家族已在内地发展有建材、酒店、地产等多元化业务,而所有上述商业与事业,都不如他73岁后的新事业引人注目,并且改变巨大。

上世纪80年代,吕志和就认为综合式的休闲度假及会展经济将成为世界旅游发展新趋势,并一直提议香港朝此发展。但相当长时间内,他的倡议都是被重视,但却没被贯彻。

直到一个机会的出现,他得以将自己去多年的构想付诸实践。

2002年,澳门决定分拆博彩牌照。原本是局外人的吕志和,从中看到实践其多元化旅游发展大计的契机,相信这是比博彩更适合澳门未来的路。

之后,他成立银河娱乐,并在激烈竞争中成了意外的大赢家。

如今,作为澳门三家获得博彩批给合同营运商之一的银河娱乐,已是全球最大度假城、酒店及博彩企业之一,并以拥有澳门悦榕庄、澳门大仓酒店、澳门银河酒店、澳门JW万豪酒店、澳门丽思卡尔顿酒店、澳门银河莱佛士酒店、澳门安达仕酒店等7大五星级豪华酒店为核心的“澳门银河”傲立于行业,同时经营着澳门体量最大的度假城、零售、餐饮、酒店及博彩项目。

坊间常常因此评说,73岁后的吕志和,只用10年就创造了超越何鸿燊一生的财富和成就。也是靠着银河娱乐的卓越表现,2014年,吕志和一度超越李嘉诚成为当时的亚洲首富。

作者毕亚军于嘉华集团60周年庆典与吕志和博士交流


做被需要的事,是吕志和的择业观。

战后的基础建设对机械设备有需求,所以做了机械设备贸易;城市建设对石矿建材业有需求,所以进入石矿建材业……澳门有经济转型的需求,所以做了银河娱乐……吕志和说,他总在思考社会需要什么?大众需要什么?“只有能惠及他人和社会,成功才有生长的土壤。”

创新改良,把被需要的事做出新价值,则是吕志和从贩卖小食品到打赢博彩娱乐世界大战,始终奉行的成事之道。

从创业到今天,吕志和做的都是充满竞争的行业,也是所谓的传统行业。有人问,他在竞争中获胜的秘诀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创新改良,不和人家争。

但他的创新不是发明新技术或新产品,而是对技术、产品等要素的重新发现、重新组合与重新表现,是在习以为常中打破常规创造新价值。

他说“完全的创新,我没这个能耐。”他所奉行的创新,是以新的理念和方法将从前的、旧的东西改良,换个方式做出新价值来,是经验、智慧、勤奋再加上方法论的产物。

平时多看,多学习,多思考,多积累,是吕志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

不喜欢“差不多先生”的吕志和,喜欢做“为什么先生”。发展事业的过程中,他总是在不断追问为什么?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直到找到不一样而且更好的答案为止。这个答案,往往就是他的创新成果。

中西合璧是吕志和创新业务,施展管理的重要精神。他强调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特色,但要把全世界优秀的为我所用。银河娱乐快速崛起的很大原因是,坚定地把自己定位在以中国和亚洲特色,服务以内地中产阶级为主的亚洲市场,并向全世界学习。

着眼长远,实事求是,稳中求进,是吕志和基业长青,强者恒强的最大保障。他总是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趋势出发布局业务,扎扎实实地发展有长远需求的生意。除了自己的公司上市,他几乎没有过脱离实业的资本炒作,也不羡慕他人的爆发。

着眼长远的吕志和注重对事业发展节奏与时机的把握。他说,“你必须有先进性,但也不能太过超前。不光要分析市场会不会起来,更要踩准时机,预判它会在什么时间起来。”

如何既长远,又不太超前,吕志和的办法是:把长远目标分拆成多个阶段性目标,结合当前的形势,循序渐进地实施。

在澳门,他一开始就看到了澳门的未来是大型综合度假村的多元化博彩娱乐休闲和旅游会展经济,但却不是一开始就推出大型项目,而是先跟随市场的节奏,做了几个相对规模小的项目,以此试错学习和自我提升,等到自身条件和外部市场都更成熟后,才全力以赴。

吕志和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强调审时度势,居安思危,量力而行,稳中求进,是位小心翼翼地伟大冒险家。他的风险管理原则是:本来可以做十件事,但为了稳妥,通常只会去做五件。

他知道这样会慢,但他说,只要做得好,慢一点也没有关系,慢慢走,也总是可以走上去。众多人不顾一切追求一万,而他更注重防止万一的发生。“即使大浪打来,也不会全军覆没。”

很多人说,事情要牢靠,需要打一颗钉子进去,而他的大女儿吕慧瑜形容,他不光要打颗钉子,还要在钉子上加个倒钩心里才踏实。几十年走下来,吕志和有句发自肺腑的感言:

天大的挑战来了你还站得住,比天大的机会让你站得高更重要。

也是因此,当吕志和被一众传媒封为“澳门新赌王”之后,了解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位彻底的不赌的“赌王”。

管理上,吕志和既不以西方制度是万能的灵药,也不对中国式的人情主义抱天真的幻想,而是在西方制度化和中国人性化之间,于情、理、法的复杂关系里寻觅出中庸灵活的运用——以中国思想运用西方制度,建立与完善自己的管理体系和文化:

以制管事,用心带人,约法建章的同时注重人性的关照和发挥。

吕志和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灵活应用,强调从仁、义、礼、智、信,德、智、体、群、美的继承与发扬,以及人与社会常情和常识中,学习人与人相处的哲学和艺术。

他说,传统美德和人与人相处的艺术,看起来与现代管理学风马牛不相及,但却是一个商业架构茁壮的根基。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他提得最多的提案,是如何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及推动人民自觉遵守法律。到自己捐赠的学校考察,他谈得最多的是:

知识教育很重要,品德教育更重要。

永无止境的学习,是吕志和灌溉创新创建花朵与果实的不竭源泉。

吕志和的学习,既来自书本报章知识和庙堂之高,也来自工作、生活和江湖之远。他曾以“唯有读书高”比喻学习知识的重要,但又绝不迷信于书本或者所谓的权威。

他倾听专家、学者,乃至妇孺的意见,乐于向他人求知,但绝不会被一学之僻,一家之言迷信。他孜孜不倦地学习,消化中国主流哲学思想,也积极拥抱现代科技与前沿技术的力量,并融会贯通应用于自己的经营管理实践。

无论多么忙碌,吕志和都没有停止过学习新事物和掌握新信息。他喜欢周游世界,对新事物保持无限的热情和兴趣,他妻子曾比喻他是一匹野马,总喜欢四处奔跑。

靠着这种“与时奔跑”的精神,每进入一个行业,做一个项目,他都会去广泛地参观、考察、学习、消化,吸收,然后创新、创建。因而无论进入到哪个行业,他都能带来改变和新鲜空气,也引领行业变革和社会进步。

吕志和对所有希望成功的人最大的忠告是:多问耕耘,少问收获,多做好自己,少比较别人,不要终日想着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和捷径,忽略了勤奋用功的重要性。

他说,无论在工作上或成长的过程中,唯有尽力尝试,追求完美,才可以提升自我的价值,给生命带来一个有意义的目标。

同时,他也告诫大家,目标再大,也要懂得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能好胜心过强,财迷心窍,被权力和物质迷惑与蒙蔽,弄巧成拙,耽误光阴。他总是强调:做人做事,重在无愧我心,只要竭力而为,结果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事。

他说自己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一生勤勉,只是喜欢工作,所以至今仍不言休,而支持他工作的是对创新创建的“嗜好”与“兴趣”,以及从工作中享受成功感的快乐。


吕志和博士与《吕志和》传(毕亚军著)


“中庸是道,平凡是福”是吕志和的人生哲学。他说自己做生意不追求暴利,当然也不想亏本。别人吃三碗饭,他吃一碗便够,有合理利润便会心满意足。

他不给自己的事业设定终极目标,但每一个机会都会竭尽所能去把握。最大努力的同时,他也总有接受最坏结果的准备,只要方向正确,一时挫败也都乐于接受。

争先但不恐后,求进而又知止,也是吕志和与很多雄心勃勃的成功者最大的不同。

虽然一生经历无数的商业竞争甚至商战,但他从内心不喜欢战斗这个词语,他说:人生不应该是一个战场,而应该是一趟愉快的旅程。

这种乐天知命,让他不是那么凌厉风行,但却也让他在起起伏伏中更加从容不迫,步履坚定。因而,几十年的大风大浪中,他的进程有迂回,有放缓,但前进的步伐从未有过停歇。

吕志和坚信,诚信营商,老实做人,取诸社会,用诸社会,这都是获得长久事业和人生成功的根本。一次与EMBA学生的对话中,有学生问到,诚信、老实,这些观念在现代弱肉强食的社会是否依然可行?吕志和淡淡地答道:

“我现在仍然能够在商界生存,不知道这是否算是答案。”

在生活上,吕志和也追求平平淡淡才是真。

无论获得怎样的成就,遭遇怎样的打击,都努力保持着平常心和平实的作风。贵为世界级富豪,他依然大排档,茶餐厅,而且是一家大排档餐厅的常客。

他说:“以前我去都是排队,现在大家熟悉了,他们不好意思要我排队,我也不好意思插队,于是就叫员工先去排。做人千万不要自大,要知道‘一山还有一山高’。大家都平等,也不值得收藏自己。

在香港大家族中,吕志和家族一直保持着低调,即使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传媒提问,也一直秉持一个理念:只谈自己知道的分内之事,不指点江山、臧否人物。

无论吕志和本人还是下一代,乃至第三代,也都不是圈子或者社交文化的热衷者。在香港的八卦刊物里,基本上看不到吕氏家族的新闻,第三代更从未在媒体抛头露面过,其作风也与大多数香港豪门大相径庭。

即使到了在澳门这个喧嚣的大舞台上,银河娱乐与其他几位同行的作风也有显著的不同。他们踏踏实实专注于业务,保持言行谨慎,包括业务上,尽量避免与同行短兵相接,针锋相对。

被传媒追问彼此的竞争关系时,基本上是一致对外强调:大家都是朋友,携手发展有助澳门的城市繁荣。

吕志和注重与社会分享创造成果。多年来,他已累计捐资超40亿元用于支持香港、内地的教育、文化、科技、医疗等公益慈善事业。他还作为香港酒店业主联会创始人及主席,帮助香港酒店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通过长期支持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酒店及旅游管理学系的发展,对酒店旅游业的人才培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教育始终是吕志和捐赠的重点,仅在内地,他就先后捐资兴建122所希望小学、中学,并在香港、内地以及国外先后捐助20多所知名大学,仅2017年之后的捐赠就包括捐助北京大学1.2亿元、清华大学2亿元,上海交大2.5亿元等等。

2014年9月24日,吕志和还首期捐资20亿港币,成立了“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来表彰对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贡献重大的人士,彰显推动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科技进步,但生态破坏、阶级分化、社会矛盾激化、政治纷争,甚至战争残杀,种种不和谐与危机正为未来埋下巨大隐忧。人的内心愈来愈不安宁,似乎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吕志和认为,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人性的贪婪和道德文明的缺失所致,是价值观层面出了问题,这也是他发起“世界文明奖”的初心。

“希望我们的社会,不但有经济的繁荣,还有精神的高贵,不但有科技的发达,还有人文的璀璨。而这一切都需要从心开始,需要有良好的榜样来推动和激励。”谈到对“世界文明奖”的期待,吕志和说,“哪怕只是播下一颗有益的种子,这也是我的一个心意。”

吕志和呼吁有能力承担更多的人,要在创造财富的同时更多承担社会责任。

他说,“懂得欣赏自己和他人,保持平和与善心,是获得幸福感的秘诀。‘施比受更有福’,你拥有的多,能与别人分享,让自己成为他人生命的福祉,这是一种福气。”

他认为,发展到今天,国家也好,个人也好,都更应该静下来好好想一想,“那么拼命地发展与工作,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我小时候,人们家里的米缸上,都贴着‘常满’二字,寄托着对温饱的渴望。然而当时条件所限,现在看来很低的渴望也无法实现。现在,物质条件不再成为人们享受幸福生活的障碍,我们实在不应该欲壑难填,贪得无厌,变成物质的奴隶和竞争的机器。”

吕志和感叹,从物质经济上说,我们现在正处于人类社会最美好的时光,无论宗教团体,还是教育机构,以至政府民间,都应正视当下精神灵魂落后于科技物质发展步伐的现实,并且采取切实行动,丰盈人们内心世界——

在继续创造的同时,也好好享受亲手创造的这个美好世界。

内容来源:华商韬略,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号观点,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企业家交流参考之目的,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财智名家论坛
财智名家论坛创办于2004年,隶属于财智管理学院,每月举办大型论坛,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经济论坛之一。财智管理学院本着“帮助企业和企业家成功”的宗旨,开设企业管理培训项目:卓越经理人研修班、德鲁克经典研修班、企业定制内训、私董会项目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