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讯息] 第20240731期 总第610期
本文内容转载自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oHz51JvfONIC89WEaPo6g
内容版权归原官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需转载分享本文,请注明“排版/格式来源于公众号[公管学人]”
第八届中国研究生
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案例名称:《从数字到价值的治理效能何以可能?——基于“公共价值三角”的南京公安警务效能生成机制》
队伍名称:灯等灯等灯队
所获奖项:一等奖
所在院校:南京大学
指导教师:孔繁斌、杨黎婧
队伍成员:郭晗、范冰晴、张爱文、胡虹宇、马恒悦、徐泺燚、黄煜程
一、案例简介
随着群众法治意识更强、民众规范诉求更多、监督透明程度更高,警务评价系数走低、警民纠纷矛盾频发、网络涉警舆情畸变等公共安全治理难题愈发棘手。基于上述困境,南京市公安局首创“民意110”机制率先破题,本案例深入分析“民意110”通过对不同大数据平台涉警民意的收集整合与数据运用,在形成精准化、智能化和科学化的警务评价结果后,如何有效发挥对政策改进、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状况的预警和研判作用,从而构建从全量收集民意到及时回应民意再到深度运用民意的闭环。
二、案例描述
南京市公安局从聚焦群众不满意事项入手,探索建立了以公安执法服务“好差评”制度为核心,集成问题发现、投诉受理、整改反馈、研判应用为一体的“民意110”机制。然而,“民意110”迭代之路充满了冲破回应诉求难、收集民意难、引领警务难、预判风险难等关隘的坎坷。
主要包含四个阶段:
(1)“起”自民声:“有困难找警察”,诉求回应浮于表面。过去,群众在报警求助或者窗口办证后,经常面对投诉回应无果、投诉渠道分散、投诉结果应用难的问题,对公安机关公信力、形象力构建造成不小影响。
(2)“承”难改革:“有事儿您说话”,回应体系从无到有。南京公安对症下药,实现了从一句口号到整套制度、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从简单评价到深入解题“三大转变”,实现了把民意收集“粗枝大叶”修为“精枝玉叶”,将民意评价“吐槽不少”转向“好评如潮”,从民意运用“瓮天蠡海”跃入“九旋之渊”。
(3)“转”角遇阻:“满意不是终点”,机制发展濒临关隘。正当“民意110”蓬勃发展之时,“唯满意论”“红灯思维”“边际效应”三大疑问与瓶颈摆在了面前,只有攻坚克难,方能长治长效。
(4)“合”家欢洽:“共话美美与共”,多维价值方显效能。南京公安秉持现代警务理念,坚持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创新实施诉求“每日盯”、民意“督到底”、精准“动态析”三项机制,在让群众更加满意的同时,达到了安全风险更早把控、作风建设更强驱动、警务决策更趋精准的目标。
“民意110”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背后逻辑,是从最初的问题发现、调研论证到整体布局、规划建设再到如今的延伸发展、多元升级,多年蝶变暗藏着政府、社会、公民等多元主体,从价值冲突逐步走向包容耦合的漫漫长路。历经多年的蝶变与沉淀,现如今“民意110”机制在民意引领警务的“新赛道”上,为南京公安新质战斗力的加快形成与提升不断注入“加速度”。“民意110”机制在全国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获专题介绍,公安部、江苏省公安厅专题刊发简报推介,南京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基层治理的优秀范例,在全市民生部门推广;山东、重庆、香港等28个省区共318批次考察团来访学习。
三、案例分析
本文针对此案例开展剖析,梳理出警务效能提升背后蕴藏的数据技术支持、制度安排保障、价值目标实现,三个公共治理要素间的互动逻辑关系,在理论上呼应了“公共价值三角”,即基于组织使命、政治支持和操作可行性来实现公共价值创造,共同构成了警务效能“公共价值三角”的解释架构,基于此分析了南京公安“民意110”警务效能提升的背后机理,在民众价值期待和诉求、公安职能部门的效能提升、社会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目标等价值为内外动力的推动下,在政治支持、制度支撑、组织设置等制度框架的影响下,通过信息和资源优化、民意获取、民意回应等可行性的数字技术,真正实现警务现代化视角下的警务效能跃升。案例体现的内在互构关系,为数字治理和警务效能提供新的研究框架,为地方公安机关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长效性的实践范本参考。
四、案例价值
本案例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1)本案例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不满意问题的症结,把小的“不满意”在基层一线化解,避免不满意情绪或矛盾的积累,对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2)案例塑造了“价值构建-制度认可-技术支持-价值实现”的战略闭环,摸索出一套以公共价值战略三角模型为主要分析框架的良性模式,通过实际运行与持续完善,实现了社会治安满意度、公安队伍满意度连年上升的显著成效。(3)提出了“意识重构、机制优化、效能改善、职能明确、价值矫正”五个层面策略,推动“民意110”机制收集民意更加广泛、回应民意更加及时、运用民意更加深入,为新时代地方公安机关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长效性的实践范本。
五、指导教师
孔繁斌,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入选者,兼任南京大学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为公共管理理论、政府组织与运作比较、中国公共政策过程。兼任第五届全国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第七、八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第二、三届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共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届江苏省公共管理学科联盟理事长、第五届江苏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担任多个国内专业学术期刊编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发表多篇专业学术论文,成果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近年来,积极关注和推动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与建构。
杨黎婧,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公共伦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价值、行政伦理、公务员行为。先后在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中国行政管理》、《南京社会科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参与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等科研项目,为国际公共价值研究学术联盟委员会常任委员、国内公共价值学术共同体发起人之一,讲授《行政伦理学》(本科专业核心课)、《公共伦理》(公共管理专业学位MPA)等课程。
六、赛后感言
“灯等灯等灯”队名灵感来源于windows开机音乐,你追我赶、斗智斗力的紧张赛程虽已过三月,但诙谐有趣、犹在耳畔的队名,依然时常带我们步入这场群英荟萃、名师引领、大咖云集的公管案例饕餮盛宴。
开机启动即全力冲刺。回望团队比肩奋战的半年历程,有人称之为“梦境的光点”,点滴相连、流光瞬息,时至今日仍感邈如旷世;有人称之为“取经的苦旅”,团队各司其职、分兵把口,步履维艰但一路生花、满车而归;有人称之为“知行的交合”,由京返宁后,团队各自奔赴山海、不负热爱,将所悟所得化为学习工作的强劲势能,继续躬身践行南大公管人“道器相济、兼有天下”的承诺与誓言。
借此机会,再次感谢全国MPA教指委提供的交流平台,感谢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周密安排,感谢学院指导老师的倾囊相授与智囊团的竭力保障,感谢南京大学MPA中心、全院师生以及幕后每位朋友的关心支持!
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衷心祝愿国赛越办越好,期望“我们”也能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咱们下次顶峰相见!
(本文编排:学君)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阅读更多学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