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的另一半是指责型人格,强烈建议你看看这篇文章!

2024-11-14 21:49   广东  
关注我的你,是最善良的!

只为苍生说话,用笔杆子道明事态原委、丈量人间温情。






假如你的另一半是指责型人格





在爱情里,我们都像是在摸彩票,期待着能中到那张“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大奖。可惜啊,现实总是爱开玩笑,不是让我们等太久就是让我们遇到了“挑战型”选手——没错,就是那种指责型人格的伴侣。“指责”在亲密关系中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01
强烈建议你看看这篇文章!
你的生活中是否存在“指责型人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处事方式。有些人天性温和,避免冲突和纷争;有些人则脾气暴躁,常常与他人产生摩擦;还有些人则期望成为他人生活的中心,希望其他人都能围绕他们转。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受到这些个体带来的各种压力:例如,被迫去做某些事情、
感受到“道德绑架”、

或是与人交往中的不愉快。
心理学家萨提亚(Satya)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她的理论:所有的人际交流都涉及到自我、他人以及具体情境这三个维度。她进一步指出,根据个人的性格差异,交流方式可以分类为:取悦型、指责型、过度理性型、干扰型和协调型。
遗憾的是,如果你发现你的伴侣属于指责型人格,这可能意味着你们的关系要比普通情侣更为复杂,婚姻生活可能不太幸福,甚至可能经历许多痛苦。如果短期内难以改变这种状况,应该怎样缓解这种痛苦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指责型人格的一些特征。首先,指责型人格的人往往潜意识里只关注他人的缺点:他们倾向于有选择性地忽略别人的优点,专注于缺点。这样的人常常生活在不断的批评和指责中,无端放大他人的缺陷,
似乎他们的眼睛被蒙上了一层,

看不见周围人的优点。
其次,他们具有弥漫性倾向:不仅对某一个人的缺点敏感,而且对周围每个人的短处都能发现。换句话说,具有指责型人格的人喜欢挑剔每一个人,似乎没有人能逃出他们的“法眼”。
指责型人格通常是后天模仿形成的。研究显示,这类人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在孩童时期形成的。这类人的父母很可能也具有指责型特征,因此这些人从小就生活在被压迫和批评的环境中,长大后也开始模仿这种行为,批评包括伴侣和孩子在内的其他人。
这种人格具有家族性:例如,如果一个家庭中的祖母和母亲都是指责型人格,那么其他家庭成员,如叔叔,很可能也表现出相同的特征。最后,指责型人格的一个特点是无意识性:这些人坚信别人是错误的,而自己总是对的。他们对自己的看法深信不疑,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这常常导致夫妻间频繁争吵。
如果你的伴侣是这种人格类型,长时间处在这种负面沟通模式中,你可能会感到自信心下降、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情绪悲观甚至抑郁等心理状态,婚姻的质量也可能大幅度降低。
你们的日常争吵不断,造成家庭氛围极其紧张,你们的孩子尽管无能为力,但也生活在持续的忧虑中,他们长大后也可能发展成为指责型人格,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何有效处理与指责型人格的关系,并保护自己不受伴侣批评的负面影响?
在尝试去改变伴侣之前,我们首先应考虑改变自己的反应和态度。需要了解到,拥有指责型人格的伴侣通常习惯于表达不满,他们喜欢发泄负面情绪,并且习惯于自我吹嘘他们的“完美”。实际上,他们自身也存在不少缺点,尽管他们有可能意识到这一点,但即便明白自己犯了错误,也很少会承认。他们固守着错误的自我认知,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因此经常寻找“替罪羊”。
因此,当你受到伴侣的批评时,千万不要让他们的态度影响你的自我认知。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保持坚定的自我认识,不应仅因几句批评便陷入自我怀疑。要记得避免无谓的争执,因为争执往往会加剧情绪对立,他们通常会将反驳看作更严重的错误。
面对指责型人格的伴侣,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尽量减少交流;如果无法避免,那么学习一些交往技巧和应对策略变得尤为重要。当他们发表否定意见时,你应首先进行自我反思,确认自己的优点,并提醒自己与这样的人争论毫无益处。你可以通过培养自己的兴趣和优点,每天在镜子前进行自我肯定,全面接受自己,增强自信。
这样一来,即使面对严厉的批评,你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要明白,指责型人格的人通常内心感到不安全,他们通过批评他人来抵御自己的不安全感。这些人可能具有很强的控制欲,如果你的行为不符合他们的预期,他们会立即发出批评并要求你改变。对于与指责型人格的人相处,如果你对他们的行为感到生气,那么最好是尽量保持距离;如果你更多的是同情他们,那么就应该学习如何巧妙地与他们交往,以减少生活中的冲突和不快。
拥有指责型人格的人,总是热衷于挑剔别人的错误,总是在批评与指责他人,他们会无端放大缺点,完全无视优点;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争吵成了家常便饭。长期处于被指责与否定的那一方,会出现不自信、自我否定、悲观等心理状态,婚姻质量也会大大下降。
经研究发现,指责型人格形成的原因可能与其父母有关。他们的父母大概率是指责型人格,由于从小被父母打压以及指责,长大后也开始指责别人,包括伴侣和孩子。父母争吵不休,整个家庭氛围极度紧张,孩子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等孩子长大结婚后,在自己的婚姻中会不自觉效仿父母。
还有那些被父母溺爱长大的孩子,他们自私霸道,生活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评判他人,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容易陷入指责模式中难以自拔。
如何不让自己陷入对方的指责中呢?想要改变对方很难,不如先改变自己。这类人只是习惯性的不满,喜欢把坏的情绪发泄给别人,而自己却可以轻松地自以为很“完美”。难道他们真的认为自己没有错吗?还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其实是在转移自己对自我的错误认知,想要找一只“替罪羊”来承担错误。
所以不要轻易被对方套路,要清楚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别因为他人的几句话而自我怀疑和贬低,更不要与之争辩。争辩只会催化他们的不可控情绪,在他们的眼里争辩就是承认了过错,又被套路了!
他们经常指责道:“这点事都干不好,你还能干什么!”“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做,真的笨死了!”听到这些否定言语,首先得审视自我,暗自提醒自己并不是这样的人,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对方的表情动作。或者开口赞美他,不要与之争吵,不要轻易动怒。
面对指责型人格的人,在不能离开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一些应对措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争吵,因为这完全没有必要。不断自我提升,创造和发现自己的优点,要学会自我肯定,完全接纳自己,让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以及勇气。当你的内心变得强大时,他的“评判”与指责就无足轻重了。
其实指责型人格的人是缺乏安全感的,他们为什么会拼命指责别人?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只能通过指责他人,来甩脱包袱,使自己免于责难,以求心安。他们还拥有很强的控制欲,倘若你的言行与其所思所想不一致,他们就会立马指责你,并要求你做到同步。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能与指责型人格相处好,只要你不在意他人的指责,时常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多表扬他们的优点,也就减少了他们指责的频率,自己也不会受影响。
跟指责型人格的人谈恋爱啊,你得有颗强大的心脏才行。他们就像是天生的“侦探”,总是能敏锐地捕捉到你身上的任何一点“蛛丝马迹”。他们还有个特点就是特别“健忘”,至少在记自己的错方面是这样的。他们总是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好像一切问题都是你造成的一样。跟他们吵架啊,你经常会有种“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无力感。一旦发起火来,他们的音量能立马提升好几个档次,用词也是越来越“犀利”。有时候你甚至会怀疑他们是不是把你当成了什么“假想敌”,专门来跟你过不去的。假如你的另一半是指责型人格,强烈建议你看看这篇文章© 由 复禾健康 提供
就像我们看《甄嬛传》里面的皇帝一样,他之所以长大后变成了一个那么喜欢责怪别人的人,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小的时候呢,家里环境就很复杂母亲不受宠,父亲又对他特别严厉,每天除了学习就是训练,几乎看不到什么笑脸。稍微做错一点事,轻则挨骂,重则挨打。这种环境让他从小就心里憋着一股气,也养成了他敏感多疑的性格。后来他好不容易有机会掌握了大权,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可是,他内心深处对温暖和关爱的渴望并没有得到满足。反而,他变得更加猜疑和易怒,对身边的人总是充满了不信任。
为了掩饰自己的脆弱和不安全感,他选择了用指责和惩罚来控制别人,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地位。其实我们身边很多指责型人格的人都是这样过来的。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赞美和认同,反而经常受到责备和打击。这样的经历让他们学会了用指责来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如果以上方法都试过了还是无法改善关系的话,那不妨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具体的建议和指导。相信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一定能够走出困境,
建立起更健康的关系模式。

数字化转型行家
只为苍生说话,用笔杆子道明事态原委、丈量人间温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