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0位研究生放弃百万年薪,集体出家当和尚,背后真相揭开

2024-11-23 13:49   广东  
关注我的你,是最善良的!

只为苍生说话,用笔杆子道明事态原委、丈量人间温情。






30位研究生放弃百万年薪





在现代社会,放弃百万年薪出家成为和尚听起来像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但是2017年,30名来自各个领域的研究生,包括前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即将晋升为大学教授的女博士,以及其他多个领域的精英,共同作出了这样惊人的选择。他们背后的动机和转变是什么?

01
集体出家当和尚
世界上很多人都为了追求金钱、名利或者社会地位而每日奔波。然而有这么一群人,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他们却选择组团出家,远离世间纷扰,过着清贫的生活,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原因?
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大多数只为了追求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实现这一个目标,我们需要从小开始努力学习,然后考上大学,再获得美好生活。
那你是否会相信,曾经有30位年薪接近百万的研究生放弃了本该获得的美好生活,
集体出家当和尚。

当时,这件事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有不少网友说他们浪费才华,也有不少网友说他们浪费社会资源。究竟事情始末是什么呢?“这么年轻就当和尚,脑子有问题吧?”
这一切都要从职业和尚说起。职业和尚是什么人呢?顾名思义,这其实也是一种职业,他们的待遇不错,工作主要是研究佛法,或许是基于此点因素,寺庙在选取“职业和尚”的时候会将学历放高,以此研究出更加深奥的佛法,而这30位研究生就是职业和尚的一种。
正如前文所说,在他们入庙当和尚的时候,他们已经超越了成百上千的学子,考上了名牌大学,甚至还读研了,毕业了。在大多数人眼中,他们有希望在毕业后为国家作出贡献,毕竟研究生并不是那么好考。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他们已经有绝大多数人能达到百万年薪。这样的生活按理来说是常人最羡慕的,
但为什么他们却放弃了呢?

人各有喜好,对大多数人来讲,
这或许是一件好事,但对他们来讲,他们却觉得按部就班的生活不适合他们,甚至这些名义上的荣耀加身就像是牢笼关住了他们的自由。长时间的压抑让他们无所适从,更无处释放。
情绪的作用极大,在情绪的带领下,我们可能会做出特殊的选择,他们是正常人,他们也会如此。最终,他们在情绪的带领下作出了轰动一时的决定:集体出家。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30位研究生几乎在同一时间内从公司辞职,想要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对于万千世界,他们是向往的,但他们最向往的还是去看一看佛,看一看佛法中的故事。历史总是那么惊奇地相似,在某一段时间内,他们一起来到了四川省仙女山的云海寺。
云海寺是千年古刹,但并不是想象中的大寺庙,相反云海寺非常贫穷。在四川达州的一隅,隐藏着一座饱经风霜的古老寺庙——云海寺。它坐落在海拔近千米的仙女山之巅,四周环绕着神秘的云雾,如同仙境一般。云海寺,这座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古遗迹,素来因其地处仙女山之巅而承载着"云海之名"。传闻当年刘备带着他的将士们曾经在这里歇脚,足以看出云海寺的历史很久远。
然而, 在1958年的浩劫让寺庙遭受重创,虽然后来有过重建,却始终未能恢复往日的辉煌。正当云海寺即将淡出人们的记忆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仁卿法师,原湘潭大学的法学教授,一个对佛法有着深厚热爱的学者。
仁卿法师自幼接触佛教,工作之余,他常常到附近的寺庙静心学习,每一次的拜访都使他感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2014年,仁卿告别了书斋,剃度出家后便携着仅有的一点积蓄来到偏远的云海寺。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院墙倾颓,砖石烂朽,杂草丛生遍及殿宇,到处是狼藉的废墟。他深入研究古籍,发现这座寺庙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与许多名人有着不解之缘。
刘备曾在此驻足,日本的法宽老禅师等高僧也来此修行,寺中的祖师塔更是见证了宋朝曹洞宗的传承。仁卿法师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他渴望在这里寻求内心的平静。然而,当他向家人宣布出家的决定时,却遭到了强烈反对。他的家人担心他,不想让他放弃稳定的生活,去追求看似虚无的信仰。然而,仁卿法师的决心坚定如磐,他选择了遵循内心的召唤,前往峨眉山受戒,取法名仁卿,寓意着仁慈与善良。在人们的疑惑与亲人的顾虑中,仁卿法师踏上了修行之路。
这里不仅是朝拜者心中的圣地,更是佛教信徒们朝山的起点。在这30位研究生没有来到云海寺之前,云海寺不仅没有人来参观,寺庙里也仅有四名和尚。但那又怎样?心之向往的地方就是好地方,哪怕条件苛刻,这30人也不曾后退半步。在云海寺老和尚的安排下,他们成为了云海寺的职业和尚。
他们在云海寺待的时间越来越久,在某天晚上,30人集聚一堂,对云海寺的翻修工作进行了讨论。他们认为云海寺本身就是千年古刹,不应该如此凄惨,哪怕庙里和尚稀少,但是也应该干干净净,在环境上有千年古刹的风格。
在30人的努力下,云海寺焕然一新,仿佛是一个新的地方,再没有了破败不堪的景象。此时,山下的人听到了云海寺焕然一新,纷纷来瞻仰古刹风采。其实,人们还是存有私心,他们除了来看云海寺外,还想来看看云海寺的和尚。
彼时,30个年薪接近百万的研究生去云海寺出家的消息已经传开,因此,人们齐聚云海寺,一方面是人们对云海寺充满好奇,想来看一看究竟是怎么样的寺庙能留住这样的人才,另一方面是想看看这30个和尚都长什么样子。凡事有因就有果,在此机缘下,云海寺也变得越来越好。
现如今,这30位研究生已经依照他们的思想活得自由且安逸,或许他们从来不后悔自己做出这样的决定,但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这样的行为总会受人非议。对于这30位研究生,有的网友指出,他们浪费了才华,浪费了社会资源,毕竟学成了却做了和尚实在是让人不解。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或许对于这30位研究生而言,这才是他们最好的决定。或许他们的父母投入了那么多,换来这样的结果并不开心,但人活在世上,不就是图一个快乐吗?而且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尚,他们只是职业和尚。
佛法历史悠久,佛法的历史如果细究起来,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了。或许人们在提起佛教的时候,第一印象想起来的是印度,但其实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已经深受佛教的影响。毫不夸张地说,在任何一个地方,提起佛教,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相关内容。
好的文化需要传承,佛法亦是如此。对于佛法的传承,我们更应该重视。这些职业和尚就是用自己的知识对佛法进行研究和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们也是对某种职业进行研究。万千世界无奇不有,既然能活到自己想要的模样,那为何不努力地去尝试一番呢?
   他们都是学识非常丰富,在社会上有着一定地位的年轻人,有的是研究生博士生、有的是大公司的主管经理、还有的是企业老板。
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明明有着如此光明的前景,无论之后向哪方面发展都会小有成就的人,为什么会选择集体出家呢?
其实他们虽然拥有很多人羡慕的生活,但是面对纷扰的都市和工作上的压力,内心时刻都无法感受到平静,即使拥有他人羡慕的身份和地位,仍旧感到无比空虚,浮躁不已。
他们逐渐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每天毫无意义的忙碌?还是随波逐流地追求着众人认为的美好人生?最终他们决定出家,抛去外在,跟随自己的内心,寻求一份安宁,找寻人生的意义。
这30位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父母的心思,浪费了社会的资源,但他们就活出了自己,难道不是一件乐事吗?不要将自己的心思和想法加到别人的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我们要学会的道理。对于他们,我们是看客,对于我们,他们是看客。对对错错,谁又能分得清呢?只希望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想活的样子。
面对这么贫瘠荒凉的地方,他们反而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他们决定依靠自己,将寺庙修缮起来。每日黎明之前,他们就起床诵经参悟,学习佛法,或互相探讨,或静坐冥想。除了自身的学习,还逐渐完善起外部的环境。
他们自给自足,开辟荒地,去学习怎么种菜,作为本身就是高学历的人,学习种菜对他们来说还是很简单的,但是除了种菜外,还有很多的难题待解决。寺庙没有人维护,经历多年风吹雨打,墙上很多地方都早已开裂,摇摇欲坠。
他们就先将寺庙前后的的杂草清理出来,拓宽了山上的道路,然后合力在山上搬运石头和泥土,还筹钱去购买水泥、推车、铁楸等工具将寺庙各处重新修整完善。除此之外,他们还下山诵经讲学,用讲学筹集到的钱扩建了好几座院子,像苦行僧一般日复一日的忙碌,着实有些吃不消,但是大家还是打起精神,相互扶持的走下去。虽然日子清苦,但是看到寺庙焕然一新的模样,众人内心无比满足。他们如此向往佛门生活,其实也是受到了云海寺僧人仁卿法师的影响。经历了几年的考验,有一部分人因受不了寺庙过于清贫的生活而选择纷纷还俗,回归喧闹的城市,继续过着普通的大众生活。还有一部分人,依然坚定自己的内心,在云海寺安稳的度过接下来的人生。他们也经常会下山参加佛学大会,与众多僧人交谈甚欢,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现在的云海寺,早已不是当年破败不堪的模样,经过几年的修整和香客的捐赠,云海寺焕然一新,随处可见生机勃勃的景象。很多的香客慕名前来,络绎不绝,他们或是对僧人好奇,或是诚心参拜,总之云海寺每天都非常热闹。
其实一直都有很多人都对他们出家的行为议论纷纷,认为他们接受了社会和国家对他们的培养,却反而选择逃避世俗。还有好多人觉得他们这是对自己家人的不负责任,如果出家了,家人怎么办,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为了弥补对家人造成的亏钱,他们在寺庙里修建了一座院子,名为“尽孝堂”,这所院子就是让他们的父母居住的,若是父母想念他们,随时都可以过去探望顺便小住几天。
这些人的父母一开始都很反对他们出家,但是过了这么多年,也渐渐想开了,孩子们都有自己的追求,他们也不再过多的干涉,只希望他们能够开心就好。这些出家为僧的人,一路走来也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风景,他们不惧世人眼光,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寻找着属于他们的人生真谛。
虽然这些人的做法好多人都无法认同,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的人看中的是外在的富足,有的人看中的是内心的充实。这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种选择,不同的选择都引导众人走向不同的人生,
这样的人生才能够丰富多彩。

数字化转型行家
只为苍生说话,用笔杆子道明事态原委、丈量人间温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