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的实践与探索(武育彩)

文摘   2024-11-24 22:18   河北  
关于如何利用学习小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的经验和体会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小组产生的机制
经过这几年的不断调整与完善,现在小组产生机制基本定型,给大家介绍下小组产生规则,类似学校新生分班,电脑派号的感觉。目前我教过的班级都是56人以上的,所以我一般分八个组,每组七人。我们分组是按抓阄形式进行的,先把每个班的数学成绩按降序排列,把准备好的八个纸阄摇晃均匀放在讲台桌上,同时在黑板上画八块区域,然后让1-8名的同学抽号,抽到几号就是第几组,并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每组的第一位同学即组长。然后是9-16名同学上台抓阄,依次类推。在这个时间段,组长把后面的组员按顺序抄下来,每个组的几号成员也相应的产生了,帮扶安排是1号管23号,2号管47号,3号管56号。
二、小组运行规则
下面分享如何使用小组及对应的使用目的。
1.上习题课时利用小组讲题。
1)时间上。
提前一两天告诉同学们要上习题课,明确处理哪部分的习题,如果这些题有不会的,需提前解决,或问老师或看答案或同学之间帮忙解决,当堂上课的时候就不允许问老师这些题目了。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组长自己先把题弄清楚,起个带头示范作用,保证每个组至少有一个会的,让学习最好的那几个学生动起来,再回去给组员讲解,既解决了自己的困惑,又加深一遍印象。
2)程序上。
首先是讨论环节。给学生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小组内部讨论,组长根据自己组的情况合理安排。会做的同学通过讲解把题目又加深了一遍印象,一知半解的同学听一遍后大致解决问题了,不会的同学起码有一半印象了。这个时间段我督促学生们讨论,同时搜集下有问题的题目,然后从中选择八道题制成八个阄,并把题目和相应的分数写上去。
其次是抽签环节。每组派一名同学过来抓阄,这个环节的规则是,抓到几分讲对了就加相应的分数,讲错了或者是下课时还未讲到就扣相应分数的一半,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不管题目简单或难,先讲就占有优势,督促组长想要得分就得早点准备,不仅仅限于课上的20分钟。
最后是讲题环节。过程可投影,可板书。如果这组题难,每组自定一名人员,要是讲了半截不会了,可以请求组内其他人支援共同完成。要是别的组有不同做法可在所有同学讲完后再讲,加相应的分数。在讲题的过程中我会适度点评,同时要求别的组给讲题者挑毛病,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同时讲题者可以有目的的对别组同学进行提问,答不对就扣分加到自己组里,以达到相互制约,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的目的。
利用学习小组背诵公式定理。我会亲自检查组长,组长再按帮扶号码检查组员的背诵情况,如果有不配合的同学,我单独检查。具体实施是,课前三分钟时抽组抽号来检查,背不过或说不清楚的,会根据情况扣一分或二分。
有些必须掌握的常考题型。一上课拿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限时做一道或两道题,时间一到立刻按小组收上来,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限时练来模拟考试,能真正了解同学们对某种题型的掌握情况,也让学生对自己的掌握情况有个清醒的认识,课后我会给相应的分数,让记录员记录,再交给组长,让组长开会分析情况,逐级解决,第二天再测相同题型。给分原则是,第一次限时练某种题型对了一题加一分,错了不扣分,第二次相同题型对了加一分,错了扣一分,直到这个题型大部分学生掌握即可,还剩个别不会交给帮扶人员精准解决。这种政策对分值影响最大,所以负责的组长一般都会积极去改进。
奖罚制度一月一总结,分两项奖励,一是前面说的那几项的分数的和,二是月考后每个组员的数学进退的名次的和。倒数第一名给正数第一名每人5根笔芯,倒数第二名给正数第二名每人四根笔芯,依次类推。
三、小组运用的优缺点
我在运用小组时,时刻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小组讨论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缺点是,学生一开始不会讲题,讲的慢,耗费时间,很多时候也讲不到重点,所以需要老师去示范,引导,纠正,鼓励。 


识别二维码关注河北栾城中学


河北栾城中学
河北栾城中学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