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深耕 课外细作 (王颖超)

文摘   2024-10-25 16:58   河北  

我带的刚刚毕业的十七、十八班是从杨倩老师手中接下的,就是在大会上被表扬内务、候课抓得勤,年级会上被称赞逐个检查背诵的勤奋的杨倩老师,所以我接班后也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松懈,一直在努力,终是没留遗憾。在去年10月五县联考、一月质检一、三月质检二、四月质检三考试中获得第一的成绩,也因此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能够代表自己和教研组领奖!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深耕课堂,同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离不开课外的功夫,今天我就来谈一谈我的“课堂内外”。
一、课堂
(一)课前三分钟,厚积薄发。一轮侧重积累成语,二轮加入文学常识和翻译句子,三轮加入诗歌赏析,此时不局限于3分钟,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查找诗的作者、背景,梳理读诗的思路,侧重学生个体提升。
(二)课上。
1.提供情绪价值。做个情绪稳定的老师,进班前,无论自己经历了怎样的喜怒哀乐,到班里都要将乐观向上的情绪展现给学生,能容忍高三娃儿突如其来的亢奋,安抚其莫名其妙的低落。做得好的可劲儿夸,给予肯定,表示信任;做得不够的,告诉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总之就要给学生信心。
2.确保态度认真。就是尽可能让学生扎实地学会每一个知识点,比如默写这一环节,从全文背诵到默写、易错字的挑写、改错字,再到情境默写时审题圈画出每一个关键词,最后到学生各自拿出易错题相互听写,层层深入,目标是每人满分6分。即使达不到满分,却可以让学生无限接近目标。
3.创设教学情境。高考讲究“无情境,不设题”,教学应该注意情境的设置,让学生们易于接受。比如讲文言文时说到“企者不立”,指的是踮起脚站不久,告诫人们踏实做事,不要急躁,我就让学生站起来体会一下,分享切身体验,记忆更深刻,也会对句子有深层体会。讲《老子》四章时讲到“无”和“有”之间的关系,想到有的同学作业不认真完成,认为平时做的练习在考试中不会出原题,课上讲的知识并不会是下一次考试内容,思想不端正。我就利用这篇文章告诉他们,太斤斤计较眼前的有用,反而可能不会有大用。虽然上课讲的很多知识并不是这次考试的重点,但是它们一样重要。就像庄子反驳惠子的话,大地并非不宽广,可人实际踩占的只是立足之地,然而把你容下两只脚的以外的“土地”都向深处挖,并且挖得很深很深,那么你的脚踩的那一块“地”还能够像原来那样供你使用吗?”惠子听了只有老老实实地回答说“不能”。此时学生就明白了做的大量的练习就是脚下坚实的土地,看似“无用”的反复练习铺就了走向远方的“有用”之路。
二、课外
备、教、辅、批、改,“教”之外都是课外,我要讲的课外就只是“备”。
(一)备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接了这个班之后,我就在网课期间努力的记住学生姓名,争取开学后能够真诚的叫出他们的名字,这是师生亲近的开始。当然也会观察他们中谁积极主动,谁踏实认真,以便在课堂上有的放矢。至于名字,最后当然是都记住了,我们彼此信任又默契,春日收到花瓣书签,秋天收到梧桐叶题字,高考入驻考点前更是收到了很多封表示感恩和感谢的信,我也把全班学生的名字串成一篇文章给他们加油鼓劲儿!祝他们前程似锦!知生情还要感谢我们团结友爱的任课组,王荣立、赵健两位班主任对于我这个唯一新加盟的“新”老师很重视,教研时给我开小灶,详细介绍每位学生的特点,让我在与学生沟通时更轻松,更有针对性。
(二)备课:备教材,知考情。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寡就是不敌众,要想成绩好,学科组的教研必不可少。在上课方面,赵荣辉老师说:“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她会为弄明白一类阅读题研读一本书,比如《额尔古纳河右岸》《平凡的世界》,读完之后把心得分享,我们就不只拥有了情节梗概,还有人物评论、手法赏析等等。感觉这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幸福。在选题时,冷旭阳老师说:“李校长、段校长一再强调要懂高考,高考题反复做,我来组题,做!”于是我们的娃儿反复练了全国各地的高考题,也练就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试能力,为实战取得理想成绩打下了基础。
 如今,没有从高一起步的我直接上了高二,虽说高三复习接触过必修课本,毕竟还不够,唯有继续深耕细作,才能跟上我们奋进栾中的大跨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一直在路上!我的心路历程和工作情况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识别二维码关注河北栾城中学



河北栾城中学
河北栾城中学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