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队合照
前期准备:
在队伍组建完成后,我们认真聆听了相关线上培训,深入研读活动文件与要求,明确活动目的与流程,进行了一系列规划与安排。
期间,团队积极与浙江省瓯海中学的孙嘉禾老师取得联系,经过沟通,确定于2025年1月20日进入校园,以校园宣讲和定点咨询的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为了让宣传更有效果,我们反复打磨宣讲内容,准备好宣传资料和学校文创产品,确保能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学校的特色与优势,为高三学子提供丰富而直观的信息来源。
▲ 校园风光
具体过程:
团队于1月20日下午抵达学校集合,顺利进入母校后,小队成员首先同校园内的标志性建筑合影留念。学校里的一草一木都牵动着我们的回忆,这些熟悉的草木,承载着昔日与同窗探讨问题的热忱、向老师请教知识的虔诚,它们如时光的书签,将珍贵过往深深定格在我们心底。
随后,我们带着学校精心准备的文创礼盒看望恩师。见到老师的那一刻,我们心中满是激动与感激。老师询问大家在绍兴文理学院的学习情况,队员们详细地分享了自己在大学的学习经历,以及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社团组织的收获。同时,我们也真诚地感谢老师们在高中时期的辛勤付出,回忆起老师们在课堂上的精彩讲解、课后的耐心辅导以及在生活上的关心鼓励,师生间的情谊在这一刻更加深厚。
▲ 拜访恩师
接下来,团队成员进入高三班级宣讲。团队首先播放了文理学院宣传视频,展示校园四季风光、学术讲座、社团活动及科研实验室等,引起同学关注。接着团队结合PPT介绍绍兴文理学院历史、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和就业情况等内容,重点介绍学校师范教育、纺织工程、化学化工等优势专业的师资、设施与成果,并展示历年各专业在浙江省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给同学们分析招生趋势。期间,团队还分发了宣传折页方便同学们了解我校,并送给他们学校文创纪念品,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
▲ 进班宣讲
在宣讲环节后,团队配合母校安排,进行定点咨询活动。在摊位前,同学们纷纷围过来,围绕专业课程、就业前景、录取分数线等方面展开提问。团队成员则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并结合自身经历感受,解答同学们的困惑。成员还进一步讲解了学校转专业政策、校园周边环境、校园内部环境等内容,耐心答疑,确保同学们对绍兴文理学院有更深入的了解。
▲ 定点咨询
在宣讲和咨询的过程中,团队也没有忽略学校文创产品和宣传页的分发。团队给同学们梳理并讲解了宣传页上的关键信息,方便同学们使用。带有校徽的书签、橡皮、明信片等文创产品,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这些物品在他们手中传递,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文理学院的印象,更在无形中拉近了他们与我校的距离,让文理学院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 分发文创和宣传折页
在本次“感恩母校·逐梦文理”活动中,逐梦绍大小队顺利完成宣传工作。借此机会,团队与高中时期的任教老师们聚在一起,共同回忆起了那段充满汗水与梦想的高中岁月里的拼搏故事,增进了师生感情。通过全面且深入的介绍,团队充分展示了绍兴文理学院的综合实力与独特魅力,有效地提升了学校在母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在解答学生报考疑惑方面,团队凭借专业、详细且实用的建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大学生活的向往与报考热情,也成功地加强了绍兴文理学院与瓯海中学之间的联系。
汉语言文学(师范)223班包添雅:重回高中母校,一切既熟悉又陌生。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有机会感谢恩师,还能将自己在绍兴文理学院的美好经历分享给学弟学妹。看到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的眼神,我感到无比自豪。活动中,我锻炼了沟通能力,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实现梦想,在心仪的大学开启新的征程。
汉语言文学(师范)223班陈心怡:参与这次活动,我收获颇丰。在宣讲和咨询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解答他人的疑问。与学弟学妹们交流时,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更加珍惜在大学的时光。这次经历让我明白,每一次付出都能带来成长,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这样有意义的活动。
汉语言文学(师范)223班滕真珍:通过这个活动,我不仅重温了高中校园的温馨怀抱,也为宣传自己的大学贡献了一份力量。在与同学们互动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这让我更坚定了帮助他们的决心。这次活动提升了我的综合能力,也让我对大学生活有了新的思考,在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天地,我学会了以更加深邃的目光审视自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拥抱未来。期盼未来能有更多契机投身于如此意义非凡的活动之中。
供稿:逐梦绍大小队
编辑:王沈祎
初审:刘国豪
二审:陈 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