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队合照
前期准备:
在完成组队后,小队认真聆听了相关线上培训,并研读活动文件与要求。对PPT进行逐帧研究分析,力求在宣传过程中达到有问必答,答则必对的效果。同时,为避免宣讲中出现什么突发情况,小队将视频和PPT做好备份,以备不时之需。
在与嘉善县第二高级中学李广老师取得联系并经过沟通后,团队确定于2025年1月21日进入高中校园,通过线下交流形式,展开宣传活动。
▲ 校园风景
具体过程:
团队于1月21日上午抵达学校集合,顺利进入母校后,小队成员首先同校园内的标志性建筑合影留念。
作为宣讲人,我在收到返校宣讲邀请后,便与学校老师和负责人沟通,确定宣讲时间、地点与受众年级。为深入了解同学们需求,我设计了调查问卷,收集他们在学习方法、高考备考、大学生活适应等方面困惑。
依据问卷反馈,我开始宣讲PPT。内容涵盖个人大学生活精彩瞬间、学校特色专业介绍、高考备考实用技巧等。为让宣讲更生动,我插入有趣图片、视频,还准备个人学习笔记、大学录取通知书等实物展示。同时,为了更好的宣传效果,我多次演练,力求语言流畅、表达清晰,控制好时间。
宣讲当天,我提前到达教室布置场地,在黑板写欢迎语,摆放宣传资料。同学们陆续入座,眼神满是好奇与期待。我以轻松幽默的自我介绍开场,分享自己高中时的趣事,迅速拉近与同学们距离,活跃气氛。
正式宣讲时,我先展示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如社团活动、学术竞赛、国际交流等场景,同学们不时发出惊叹。介绍大学专业时,结合自身经历,详细阐述各专业课程设置、就业方向,让同学们对未来专业选择有更清晰认知。
谈及高考备考,我分享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整理错题本、提高课堂效率等实用方法。还讲述自己在高三如何调整心态,克服压力的实战经历,鼓励同学们勇敢面对挑战。期间,我设置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问题涉及选科策略、自主招生准备等。我耐心解答,还给予个性化建议。
宣讲结束,不少同学意犹未尽,围过来继续提问交流。有的同学拿出笔记本,记录要点;有的分享自己学习困惑,寻求帮助。我认真倾听,针对偏科、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分享具体解决办法。有同学对绍兴文理学院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询问招生政策和往年录取分数线。我结合招生资料,详细介绍,并鼓励他们树立目标,努力拼搏。
这次返校宣讲,我希望借自己的经验,为学弟学妹指引方向、答疑解惑。看到他们眼中的光芒与坚定,我相信他们定能在未来实现梦想,创造精彩。
▲ 进班宣讲
▲ 校园风景
在本次“感恩母校·逐梦文理”活动过程中,逐梦小队宣传工作顺利完成。在活动过程中,小队成员分工明确,步调一致,同各位任教老师回忆高中的拼搏故事,向各位高中学弟学妹们推荐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鼓励大家报考我校,并向刚刚结束高考首考的学弟学妹们给予鼓励。本次大学生返校宣讲活动成效显著。同学们对大学专业和生活有了直观认知,不少人表示目标更清晰,如高二的小李明确想报考宣讲中提及的计算机专业。备考方法的分享也具实用性,高三学生反馈在时间管理和解题技巧上收获大,学习更高效。互动环节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他们主动提问、交流,对未来规划更积极主动。整体来看,活动在指引学业方向、传授学习方法、鼓舞学习热情等方面成果突出,为同学们成长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返校宣讲,是一场温暖且意义非凡的双向奔赴。作为宣讲者,重返高中校园,一切既熟悉又陌生。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朝气与好奇的脸庞,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宣讲过程中,我分享大学生活的精彩瞬间,展示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学术竞赛,同学们眼中满是憧憬。讲述备考经验时,他们专注记录,积极提问,让我深感责任重大,力求解答精准。
活动结束,同学们围过来继续交流,那一声声真诚的感谢,让我无比满足。这次宣讲,于我是回顾与总结,梳理自己的成长轨迹;于他们是启发与激励,为迷茫的高中生活点亮一盏灯。我深刻体会到,分享经历能带来力量传递,未来我愿参与更多这样的活动,助力更多学弟学妹逐梦前行。
▲ 校园风景
供稿:逐梦文理小队
编辑:金叶青
初审:刘国豪
二审:陈 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