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主题非遗摄影作品征集启事

文化   2025-01-20 16:03   黑龙江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是历史悠久、参与人数众多、文化内涵深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精髓,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寄托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加强保护、传承和弘扬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提高公众对传统节日当代价值的认识和保护非遗的自觉意识,展现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及时代活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www.ihchina.cn)丰富春节相关内容,并编辑出版春节主题非遗图书,宣传春节的丰富内涵、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附各地欢度春节的摄影作品,展现春节的风俗民情和传承保护的生动实践。特向全国摄影工作者征集相关摄影作品。


主办单位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官方网站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www.ihchina.cn)


征集时间

自征集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3月1日止


征集内容

全国各地欢度春节及相关国际交流的摄影作品


入选作品稿酬

单幅稿酬人民币500元/幅

组照(3幅及以上)作品稿酬

人民币1200元/件


征集细则

1.全国摄影人均可投稿。

2.作品以欢度春节的社会实践为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回家过年,春联、窗花、年画、灯笼等相关节日用品的制作与张贴陈设,办年货、祭祖、吃年夜饭、守岁、拜年、逛庙会、闹社火、赏花灯等节日习俗等内容,体现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彩色、黑白不限;每人限投10幅(组);单幅、组照均可(组照按一件作品计算,每组不少于3幅不多于8幅)。投稿作品须为JPG文件格式,不得对原始画面的内容进行增加或删减。如在后期制作中对影调、色彩等适度调整,需以不违背拍摄对象客观真实属性为准。

3.请将投稿摄影作品发送至邮箱ichchuanboshi@163.com,邮件统一命名为“春节摄影作品—作者姓名联系电话”。须在邮件正文中介绍作品名称、拍摄时间和简要内容,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个人简介(包括作者的专业背景、从事的行业等)。主办方承诺不会泄露投稿人的非公开信息。

4.入选作品将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众号进行公示,为期5天。主办单位将通知作者提供作品的原始数据电子文件、调整后的电子文件,其中JPG格式不低于5MB,TIFF格式不低于50MB。作者须在指定时间内按要求提供,否则将取消入选资格。

5.作品确定入选之后,主办单位将与每位作者签订版权使用协议书,并发放相应稿酬。主办单位有权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图书相关宣传中使用入选作品,并不再支付报酬。

6.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投稿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的整体及组成部分均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7.对于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一经发现,将立即取消入选资格。“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可能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具有欺诈性质等一切违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的情形。

8.不符合本征集启事规定的作品不能参选;已入选的,将予取消资格;主办单位有权收回作品稿酬等,并予以公开通报。


其他事项

1.该征集不收参加费,不退稿。投稿作品在发送过程中损毁,相关损失及后果由投稿者自行承担。

2.本征集启事解释权属于主办单位。凡投稿者,即视为其已同意本征集启事之所有规定。


联系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巴老师:18866689121

师老师:18811375318

邮箱:ichchuanboshi@163.com





往期回顾

今日大寒,岁暮时来龙江看雪吧

2024省直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一年——省文化和旅游厅

寒假超强攻略,带你玩转黑龙江

2024黑龙江“冷水鱼·冬捕季”系列活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分会场启幕 ——黑土优品 | 新鲜北鱼走向全国餐桌

来源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排版 | 张文璋

统筹 | 杨晓蕾 陈金丹

审核 | 吴   璇

监制 | 盛   任 

文旅龙江
全省文旅活动新闻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