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基广学衢
宋末元初,桐城桂林方氏始祖德益公,自池口迁桐城,居凤仪里凤仪坊,以乐善好义被人称道。德益公居住的房屋与元朝学宫相邻,学宫前有一条道路比较狭窄,通行困难。于是德益公主动割让出自己居住之地的一半,将学宫前道路拓宽,方便了大家出行。由此可见方公德益是一位洒脱不凡躬行仁义的人啊!其广衢义举可谓是开启了桐城礼让之先河!同时也开创了一个簪缨继世,耕读传家,家族兴旺的桂林方氏望族。(《安庆府志》康熙十四年、《桐城县志》康熙二十三年、《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光绪六年)
捐园筑城墙
明嘉靖年间,桐城马埠吴氏有吴公自峒,字伯高,号石兰,吴檄幼子。自峒少孤苦且贫穷,受桐城乡贤方梦旸资助,为其选择老师,供给他食宿十余年。自峒刻苦攻读,得中乡试会试,并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中进士,选翰林院待诏,历任尚宝卿,再升太常寺卿,南右通政等。吴自峒心系乡梓,爱民如己,桐城建城,需要拆民居,吴自峒说:“吾产可破,民居则不可损”,于是他主动让出田园界地,用来修筑城墙,民房幸免于被拆除。吴公德让之举被桐人铭记。
先让礼让“二十丈”
先让村,是菜子湖畔的一座湖心岛,地处今枞阳县义津镇西南部,与菁华村等村毗邻,先让村古名先巉(土+毚)咀(俗称下家矶)。南乡有一支高甸吴氏早先迁到岛上生活,繁衍生息,渐成岛上大族。
康熙初年,先巉咀岛上住着一位名叫吴公廷枚的乡贤,此公善文词,通经史,初中县院试,当时正值朝代更迭之际,社会动荡,于是吴公淡泊名利,弃举于乡里创办私塾,以行化乡里为己任,讲学授徒,课教子孙。由于他德高望重,为人谦恭,人称“大先生”。
吴氏先祖有泰伯、仲雍三让天下、奔吴立国的故事。吴公常对子孙说:“我吴氏之家向来以礼让传家。凡是居家不可不以让字为先。”
吴公家祖山和邻里家的祖山相邻,因为在历史上就分界不清楚,后人难免因为伐木开垦而发生摩擦,为了平息争执,避免矛盾激化伤了和气,于是吴公亲自到祖山察看,然后他对子孙说:“汉寝唐陵何处是,再过些些也不妨。我们不妨就让他家十丈吧。”大意是说:汉唐朝历代帝王的陵寝现在都不知道在哪里了,我们家的这个山界再过来一些些又有何妨呢!于是命家人将界碑后移了十丈。对方看到后深为感动,说:“我们两家都姓吴,一个祖宗下来的,吴大先生让十丈,我们也要让十丈。”于是双方共让出二十丈的缓冲地界,从此两家和谐相处,“先让礼让二十丈”被传为佳话。
为了弘扬这种先让礼让之美德,当地乡贤将先巉咀改称为先让咀,今名先让村。正所谓“我先让,你礼让,互让十丈美名扬”。先让礼让这份宝贵的品德,值得我们传承与学习。(参考吴社教先生《先让的故事》)
礼让六尺巷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康熙年间,桐城张文端公(大学士张英)的住宅旁边有一块空地,和吴氏人家相邻。吴家人圈院墙时侵占到了这块地。张氏家人不满,也把墙砌上欲把侵占的地夺回来。于是两家就地界问题争论不断互不相让,官司打到了县衙,县令知道两家非富即贵两头都不好得罪,只得将案子悬而不决。
张家人见此情形,于是写信快马寄到京城向大学士张英求援,文端公接到信后,在信的后面批了一首诗将信寄回,家人打开一看,诗中大意是:一封信寄来只为了一堵墙的事,让给他三尺又有何妨呢?万里长城如今还在哪里,可早已看不见当年修筑它的秦始皇了。张家人看完信后,默默的拆除了自家砌的墙往后退让了三尺。吴家得知情况后,被张家的大义所感动,也向后退让了三尺。从此两家之间多出一条近二米宽百余米长的巷子。张吴两家礼让六尺巷之举被坊间传为佳话,流传至今。(姚永朴《旧闻随笔》民国版;徐国治《桐城志略》民国1936年版)
从元初德益公主动“割基广学衢”,到明嘉靖年间吴公自峒爱民“捐园筑城墙”,再到康熙初年吴廷梅大先生“先让礼让二十丈”,及到康熙年间张吴家两家“礼让六尺巷”,桐枞礼让文化之风源远流长。
作者:方友才(枞阳浮山)